首页期刊导航|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姜左

季刊

1008-5475

xuebao@jssvc.edu.cn

0512-66503831

215104

苏州市吴中大道1158号国际教育园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季刊,1985年创刊。学报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为经济建设服务,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兼收并蓄各种学术观点,以严谨的学术态度鼓励科技创新、学术创新、抵制学术腐败;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办好每个栏目,服务于广大作者、广大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趋势、问题与策略——基于古今中外职业教育发展史的分析

    闫文晟李晓梅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系统分析古今中外职业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当企业主体作用得到发挥的时候,职业教育就呈现良性发展;反之亦然.校企二者"合则双赢,分则两伤".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社会性、开放性等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办学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联合各方多主体育人,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当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存在着重成立轻建设、"穿新鞋走老路"和理论研究滞后等现实问题.建议通过探索实体化运行模式、落实企业办学的主体地位、构建评价体系和加强理论研究等措施,赋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高质量建设和发展.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外四大职教模式"艺徒制实体化评价体系

    "双高计划"背景下智能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

    孙国波陆艳凤张蕾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高计划"背景下,智能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既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方向,也是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促进智能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不断融合,可实现学习空间智能化感知,打造开放式数字教学资源,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推进"双高计划"建设.然而,智能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在校企合作、数据共享、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表现为:产教融合智能化平台建设滞缓、"信息孤岛"现象日益凸显、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欠佳.为此,应构筑产教融合智能化平台,培育智慧化高职教育新形态;建立数据挖掘和共享机制,竭力破除"信息孤岛";构建"转变理念+强化培训"行动框架,提高教师智能技术应用水平.

    双高计划高等职业教育智能技术产教融合智能感知

    职业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融合内嵌与推进策略

    叶惠美
    15-2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观职业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发现二者在历史逻辑和融合内嵌层面均存在高度统一性.即职业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历经共同萌芽、同向成长、协同建成与创新发展四个阶段,且二者之间以理念转变为根本引领、以科技创新为内驱力、以人才培养为重要基石,存有高度耦合内嵌逻辑.为此,通过铸牢职业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融合内嵌的坚固屏障、壮大职业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融合内嵌的人才基础、抓牢职业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融合内嵌的导向指引等举措,可有效促进职业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深度融合发展.

    职业教育中国式现代化融合内嵌历史逻辑

    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教高地建设的时代内涵、应然逻辑与实践路径

    吴君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教高地高质量发展是对新时期职业院校创新改革与发展的全新诉求.时代内涵层面,技能型社会视域下的职教高地重点应以革新化为根本动力、以服务化为内在驱动、以多样化为科学准则进行构建.应然逻辑层面,技能型社会视域下的建设高水平职业教育创新高地,必须深刻把握共生逻辑、理论逻辑、人本逻辑与共荣逻辑,保障职教高地建设蓝图与现实发展情况高度吻合.实践路径层面,需从统筹目标资源、明晰多元主体分工特色、强化要素协同促进动能、注重因地制宜技能化发展视角出发,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创新、高地高水平建设.

    技能型社会职教高地行动逻辑时代内涵

    "职教高考"背景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适应性评价研究

    冯高飞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师型"教师的适应性,关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技能型社会的建设实效.在目的性、科学性、动态性等原则的指导下,结合"职教高考"宏观背景,分析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适应性评价现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具体评分方式.研究表明,从多面评价、多维评价、多层评价维度,结合过程与结果、内部与外部、定量与定性的具体实施策略,能够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适应性评价提供新的工作思路与操作方法.

    职教高考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适应性评价体系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重塑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评价范式

    漆凡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教师团队评价作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能,既是提高职业教育实效的重要抓手,也是满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高素质师资力量需求的有效途径.结合我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评价标准固定、方法简单、流程不畅、顶层缺位的现状,提出从"一元"转向"多维",以重构标准为着力点;从"控制"转向"融合",以拓展方式为关键点;从"鉴定"转向"引领",以优化流程为突破点;从"强势"转向"现代",以延伸主体为切入点.具体实践中,应着眼于政府外控,推行"双向"管评模式;立足于社会支持,发挥"三维"话语功能;根植于教师内驱力,构建"四频"能力框架;发端于院校设计,创设五项增值环境,以"自上而下"闭环评价系统赋能专业教师团队评价功能提升.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评价范式

    教育信息化2.0时代职教本科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

    谢玮玉曾俊
    40-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信息化2.0 时代,学生信息意识逐渐由"物本位"向"人本位"转变、信息应用由"平面化"向"立体化"升级、信息伦理由"无序化"向"秩序化"演变.据此,以职教本科学生信息素养评价面临的重点和难点为抓手,以教育信息化2.0 时代职教本科学生信息素养内涵的新定位,构建职教本科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信度与效度,能够客观评价职教本科学生信息素养状况,但需要根据实际变化不断完善.因此,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进:评价指标更为"立体化"与"特色化";评价方法更为"多样化"与"合理化";评价主体更为"层次化"与"多元化".

    职教本科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2.0因子分析法问卷调查法

    基于蝙蝠—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电动汽车锂电池故障诊断

    乔维德陆超袁桂芳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动汽车锂电池故障诊断问题,在分析锂电池故障特征与故障原因的基础上,建立电动汽车锂电池故障诊断模型.该模型包括锂电池故障样本采集处理、BP 神经网络、故障特征编码输出及故障类型诊断.采取蝙蝠—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初始结构参数,利用改进BP 算法和故障样本训练并测试BP神经网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BP 算法、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蝙蝠—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准确性最高、训练时间最短、训练误差最小.

    锂电池BP神经网络蝙蝠—粒子群算法故障诊断

    基于LoRaWAN技术和ThingsBoard平台的智慧牧场系统设计

    严敏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LoRaWAN技术和ThingsBoard平台设计了一种智慧牧场系统,实现对牧场奶牛及其畜牧环境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当奶牛活动超出牧场范围时,则显示报警信息;同时,系统能自动采集牛棚内的温湿度数据,实时显示在监控屏幕上,并根据采集的数据对牛棚的温湿度进行智能化控制,从而达到提升牛奶质量和增加牧场利润的目的.

    智慧牧场ThingsBoardChirpstackLoRaWAN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高校校园安全灰色评价模型及应用

    王庆王志刚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校园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正确评价高校校园的安全状况,通过对高校校园安全问题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影响校园安全管理的相关因素,构建了由5 个一级指标和19 个二级指标组成的高校校园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建立高校校园安全灰色评价模型,并结合某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校园安全评价,为提升高校校园的安全性提供对策和建议.

    校园安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灰色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