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陶瓷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陶瓷学报
陶瓷学报

冯林华

季刊

1000-2278

tcxb_0798@163.com

0798-8499628

333001

景德镇东郊新厂景德镇陶瓷学院

陶瓷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eramic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日用陶瓷工艺、陶瓷机械、建筑卫生陶瓷、陶瓷美术、结构陶瓷、复合陶瓷、陶瓷史、陶瓷加工、无损检测及测量技术、陶瓷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陶瓷与金属封接技术等学科方面的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上述专业范围里未发表过的学术论文、科技报告研究简报、学术动态、文献综述、陶瓷美术理论与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氧化铒掺杂对粉煤灰基堇青石陶瓷性能的影响

    曹纯心孙盛睿刘阳桥陈爱英...
    1178-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粉煤灰、滑石、氧化铝和氧化镁为原料,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0.5%和1.0%的氧化铒,采用高温固相烧结制备堇青石陶瓷.研究了氧化铒的掺入对堇青石陶瓷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r2O3的掺入可促进堇青石相的生成,且掺入0.5 wt.%Er2O3时效果最佳.其通过在低温时形成液相,提高液相中Mg2+和Al3+的迁移速率,以促进反应生成堇青石,从而提高堇青石的转化效率.当Er2O3掺入量为0.5 wt.%时,在1300 ℃烧结温度下,试样物相组成较纯净,杂质相较少,晶型较完整,晶粒无异常长大.在1300 ℃烧结温度下,掺入0.5 wt.%Er2O3试样体积密度为2.095 g·cm-3,显气孔率和吸水率分别为14.86%和7.09%;掺入0.5 wt.%Er2O3试样压缩强度达到149 MPa,较未掺杂试样提高了230%.研究证实,氧化铒作为烧结助剂可明显改善堇青石陶瓷的综合性能.

    堇青石粉煤灰压缩强度Er2O3

    低热膨胀系数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制备及性能研究

    黄硕熊芬刘丹丹高祥达...
    1185-1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片状滑石、片状高岭土等材料采用挤出成型工艺制备了低热膨胀系数的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根据堇青石的组成位点设计了多组配方,通过对烧结后载体微观形貌、孔径分布、热膨胀系数等性能分析,确定了制备低热膨胀系数蜂窝陶瓷载体的配方.结果显示,片状滑石、片状高岭土以及超细氧化物的加入可促进堇青石定向排列,从而有效降低载体热膨胀系数,且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在室温~450 ℃具有负热膨胀特性,使得所制备的载体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0.3×10-6℃-1(室温~800 ℃).该研究结果对低热膨胀系数堇青石材料的生产和研发具有借鉴意义.

    堇青石低热膨胀系数蜂窝陶瓷负热膨胀

    取向生长钨酸钴结晶釉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黄玲艳吴锦涛张金津曹丽云...
    1193-1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钨酸钴作为一种重要的催化剂材料,因其在陶瓷表面功能化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备受关注,但目前对于其催化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固相烧结法,在特定保温时间(8 min)下制备了具有显著取向结构的钨酸钴结晶釉.该结晶釉对亚甲基蓝和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效率显著,分别达到约78%和72%.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钨酸钴晶体中(100)晶面具有最高的表面电荷密度(1.024),且其大量暴露是导致优异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这为后续钨酸钴结晶釉在陶瓷行业的设计调控和功能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钨酸钴光功能结构机理理论计算

    Al2O3复合Li2O-Al2O3-B2O3微晶玻璃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周坤黄祖志胡思佳应思琦...
    1199-1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ULTCC技术是一种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电子基板材料制造技术,Li2O-Al2O3-B2O3微晶玻璃具有极低的烧结温度,是一种新型的ULTCC可用材料.采用高温熔融水淬法制备得到Li2O-Al2O3-B2O3基础玻璃,通过DSC、XRD、HSM以及SEM等研究了Al2O3掺入对Li2O-Al2O3-B2O3复合Al2O3烧结材料的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Al2O3掺入量的增加会导致复合材料经600 ℃烧结后的晶相Li3AlB2O6、Li(AlB2O5)析出量明显减少、Q×f逐渐降低、介电常数总体呈现逐渐增大趋势.当Al2O3掺入量为10 wt.%时,复合材料经600 ℃烧结后的体积密度为2.14kg·m-3,介电常数为4.7(7.4GHz处),Q×f值为19662 GHz,具备在ULTCC领域应用的前景.

    ULTCC氧化铝硼铝酸盐微晶玻璃介电性能

    陶瓷工业球磨机衬板参数对磨矿效率影响的研究

    高文杰刘金海
    1207-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磨矿效率,减少能量损耗,采用离散元法对陶瓷工业球磨机衬板高度、衬板数量对磨矿效率的影响进行了仿真,数值结果表明:当QM1800x2100球磨机衬板高度为35 mm时,有效碰撞能量损失率最高,磨矿效率最佳;当衬板数量为10条时,瓷球间的有效碰撞能量损失率达到最大值,表明这一设置下的磨矿效率也能达到最大.

    离散元法陶瓷工业球磨机橡胶衬板磨矿效率

    透辉石涂层增强铁尾矿建筑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母军易晨浩韩波潘雪岗...
    1214-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铁尾矿建筑陶瓷砖坯为基体,采用预应力涂层技术提升建筑瓷砖强度.研究了透辉石涂层的配方组成与涂层厚度、保温时间、球磨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涂层复合试样抗折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透辉石涂层最佳配料组成为:白云石32 wt.%、石英56 wt.%、氧化铝12 wt.%.相较于无涂层的基体(103.23 MPa),复合试样抗折强度提升了31.95 MPa,提升幅度为30.95%.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复合试样的强度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涂层厚度为196.45 μm时,复合试样的强度最高(143.54 MPa),相比基体的抗折强度提升了40.31 MPa,提升幅度为39.05%.当涂层原料球磨时间为5h时,在1200 ℃保温0.5 h条件下,透辉石涂层的增强效果最佳,制备的具有双面涂层的复合体铁尾矿建筑陶瓷试样抗折强度达到148.51 MPa,较基体提升了45.28 MPa,提升幅度为43.86%.

    建筑陶瓷预应力涂层透辉石抗折强度

    钢渣及矿渣对低温烧结建筑陶瓷瓷胎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陈拥强刘方波郭智奇仝元东...
    1222-1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在建筑陶瓷配方体系中引入钢渣或矿渣的方式,研究了钢渣及矿渣对低温烧结建筑陶瓷瓷胎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其主要原料为预制泥料、页岩、钢渣或矿渣,助熔剂为钾长石和滑石.采用XRD、SEM-EDS、XRF等检测手段对建筑陶瓷进行了表征,并测试其抗折强度、吸水率、体积密度和线收缩率等性能.结果表明:当烧成制度为1120 ℃下保温60 min,钢渣和矿渣的含量各为10 wt.%和8 wt.%时样品的综合性能最佳,此时试样的抗折强度分别为89.9 MPa和91.7 MPa,吸水率分别为0.28%和0.19%.

    钢渣矿渣建筑陶瓷抗折强度吸水率

    无机陶瓷坯体增强剂对固废陶瓷泥浆性能与生坯强度的影响

    王永强查越林克辉黄弘...
    1231-1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制备建筑陶瓷坯体的过程中,获得高强度生坯的同时保障浆料的流动性是建陶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以凹凸棒石、煅烧凹凸棒石、硅酸钠溶液作为复合坯体增强剂加入到硅灰石尾矿建筑陶瓷坯体配方中,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于浆料流动性能与生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凸棒石的引入可以改善浆料流动性与悬浮性;而煅烧凹凸棒石可以在硅酸钠溶液的作用下产生聚合反应,增强颗粒间的结合度.在干燥温度为90 ℃、干燥时间为45 min的条件下,使用2wt.%的凹凸棒石、0.6wt.%煅烧凹凸棒石与0.8 wt.%模数为2的硅酸钠溶液可以获得良好的浆料流动性,并提升生坯强度.

    固废利用硅灰石尾矿坯体增强剂泥浆流动性生坯强度

    陶瓷线性电阻温度系数与瓷料合成依赖性研究

    游俊玮任鑫刘晓曼高丽...
    1238-1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ZnO+MgO+Al2O3+SiO2配方体系,制备了氧化锌线性电阻.通过改变氧化锌瓷料粉末的煅烧条件以及瓷体的烧结温度,详细研究氧化锌陶瓷线性电阻的温度系数和电阻率变化规律.实验数据显示,当氧化锌煅烧温度为1000 ℃、瓷体烧结温度为1240 ℃时,电阻片的电阻率为1165 Q cm.同时,在不同瓷体烧结温度下得到了不同电阻率的电阻片,当测试温度为100 ℃时,氧化锌线性电阻的温度系数随着电阻率增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此外,瓷料粉末中主原料氧化锌经煅烧处理后,其线性电阻的温度系数较低.其中,当氧化锌煅烧温度为800 ℃、瓷体烧结温度为1240 ℃时,电阻片的温度系数最低,达到520 ppm·℃-1.

    氧化锌线性电阻温度系数电阻率煅烧烧结温度

    CoO掺量对硅锌矿结晶釉非等温晶化性能的影响

    赵存河聂光临刘一军庞伟科...
    1245-1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辊道窑低温快烧工艺制备硅锌矿结晶釉建筑陶瓷,探究了CoO(着色剂)掺量对硅锌矿结晶釉非等温晶化性能的影响,并基于Kissinger法和水淬急冷处理揭示了结晶釉的非晶晶化机制.结果表明:随着CoO掺量的增加,结晶釉的蓝色逐渐加深,晶花面积占比、晶花直径与结晶相含量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规律,三者均在掺加0.6 wt.%CoO时达到极大值;硅锌矿结晶釉的非晶晶化机制均为表面析晶协同体积析晶,且适量(0.6 wt.%)CoO的掺加可以降低结晶釉的析晶活化能、提升Avrami指数、增强小角分叉能力,继而可有效促进结晶釉的非晶晶化;而过多CoO(1.0 wt.%)的掺加反而会减弱结晶釉的非晶晶化,导致晶花花瓣完整性和直径尺寸均有所降低.最终,利用辊道窑低温快烧工艺(环温1165 ℃、烧成周期70 min)成功制得花形结构完整、晶花直径尺寸达2.8 mm、蓝色发色艳丽(b*值达-50.2)的硅锌矿结晶釉建筑陶瓷.

    硅锌矿结晶釉建筑陶瓷非等温晶化晶花非晶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