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特产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特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
特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

杨福合

季刊

1001-4721

tcyjbjb@126.com

0431-81919588

130112

吉林市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聚业大街4899号

特产研究/Journal Special Wild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农科院特产所和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央级农牧特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野生经济动植物的引种驯化、遗传育种、饲养繁殖、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贮藏保鲜等最新科研成果。介绍农牧特产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等。辟有研究报告、文献综述、译文、经验交流等栏目。本刊实用性强、报道及时、内容丰富,适合各级从事特产科技工作的院校师生、科研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专业户参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Box-Behnken法优化20(S)-原人参二醇微囊工艺研究

    刘晴韩晓冉纪忠娟司佳...
    143-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20(S)-PPD微囊的制备工艺.本研究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对20(S)-PPD微囊的制备有显著影响的三个因素,分别为转速、加水体积及壁芯比,然后将三个因素分别设置不同的水平,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应用Design-Expert 10软件分析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20(S)-PPD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壁材比芯材为1.17,即2g:1.72g,加水量为74mL,搅拌分散转速为209 r/min,优化后的制备工艺制备的微囊包封率可达51.05%,与预测值52.77%相接近,且微囊颗粒圆整,大小均匀.运用单因素实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20(S)-PPD的制备工艺,经试验证明后显示结果准确可靠,可行.

    20(S)-原人参二醇微囊制备工艺Box-Behnken响应面法

    牛、羊和鹿科动物遗传多样性及起源研究进展

    杨苏坤陈旭唐丽昕董世武...
    150-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牛、羊和鹿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肉奶等产品,而且在医药、科学研究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但这些遗传资源正在丢失并且部分品种已经濒危甚至灭绝.探究其遗传多样性和起源可全面的了解群体现状、遗传变异和分化以及明确祖先类型和迁徙路线,并提出科学的保种选育方案,为遗传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综述了牛、羊和鹿科动物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以及父系、母系起源的研究进展,为保护种质资源和濒危物种以及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遗传标记遗传多样性父系起源母系起源

    半枫荷类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及利用

    马晓琴张毅周信好唐丽...
    156-160,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半枫荷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珍贵药材,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和广东等地区,具有祛风除湿和活血消肿的独特功效,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药用植物资源.本研究总结了半枫荷类药用植物来源的多样性、生态特征、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并对其开发利用的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半枫荷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半枫荷基源植物资源开发化学成分

    环境应激对圈养野生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

    李方俊曹思广张鹏杨汉东...
    16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野生动物在人工圈养过程中受到多种环境应激源的干扰,导致其行为和生理处于应激状态,各种形式的环境应激可干扰野生动物生殖,包括生理、配子功能和生物体行为等,这些应激通常会降低动物繁殖的成功率.本文综述了环境中几种常见的应激对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阐明环境应激对圈养野生动物繁殖性能潜在的影响,为圈养野生动物的饲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环境应激圈养野生动物繁殖性能

    甘草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陈宁王贞妮刘冰王冬雪...
    168-174,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学习记忆障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减退等,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近些年,对中药治疗AD的研究逐渐兴盛起来,其具有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整体调节以及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等特点,符合疾病的复杂性需求.甘草作为我国传统药食同源补益类中草药,具有抗病毒、抗氧化、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研究表明,甘草对AD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晰.研究发现,甘草提取物可以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抑制Tau蛋白磷酸化的作用,进而发挥抗AD的作用,甘草单体活性成分及其复方不仅可以通过上述机制达到抗AD的作用,而且能通过抑制β-淀粉样蛋白沉积,保护胆碱能神经元,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达到防治AD的目的.本文就近年来甘草提取物、甘草单体活性成分及甘草复方防治AD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甘草防治AD提供理论依据.

    阿尔兹海默病甘草作用机制甘草提取物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

    威海无花果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策略选择

    王程琳
    175-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发展对于乡村产业振兴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本研究以威海无花果为例,对无花果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进行了 PEST和SWOT分析,并以此构建了 PEST-SWOT矩阵模型,提出威海无花果数字化转型的策略选择:在政治方面,完善市场监管,推进产业联动;在经济方面,引导资金投入,发展普惠金融;在社会方面,提升数字素养,培育专业人才;在技术方面,探索精深加工,强化技术研发.本文既对威海无花果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又对其内部资源和情况进行了深入探究,有助于推进乡村产业与数字经济的全面融合,从而推动乡村产业的持续良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伟大目标的实现.

    数字化PEST-SWOT分析乡村产业发展

    陕西省区域猕猴桃特色产业发展路径规划研究

    张丽屈佳
    181-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西是我国最重要的猕猴桃产地之一.本文对当前我国陕西省区域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发现陕西省猕猴桃产业具有资源禀赋优异、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的优势.本文对陕西省猕猴桃产业发展潜力,如区位优势、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选种育种等进行分析,总结了陕西省猕猴桃特色产业的发展路径,旨在为该地区猕猴桃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陕西省猕猴桃产业特色农产品发展路径规划

    畜牧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

    秦宁姜怀志单雪松赵元...
    186-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畜牧专业人才培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如何培养出一批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的专业人才,是涉农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本文以吉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为例,通过学生和导师两个核心切入点,对招考制度、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毕业成果等关键环节进行剖析,并针对实践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通过对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培养质量,为畜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理念提供理论依据,为优秀畜牧人才培养提供质量保障.

    畜牧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践

    《特产研究》投稿指南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