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特产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特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
特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

杨福合

季刊

1001-4721

tcyjbjb@126.com

0431-81919588

130112

吉林市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聚业大街4899号

特产研究/Journal Special Wild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农科院特产所和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央级农牧特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野生经济动植物的引种驯化、遗传育种、饲养繁殖、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贮藏保鲜等最新科研成果。介绍农牧特产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等。辟有研究报告、文献综述、译文、经验交流等栏目。本刊实用性强、报道及时、内容丰富,适合各级从事特产科技工作的院校师生、科研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专业户参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前舒安胶囊的质量控制及原药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戴博宋青徐方楚张兰欣...
    120-124,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开发了薄层色谱法对关黄柏及虎杖药材的鉴别方法,并建立了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方法,为前舒安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关黄柏及虎杖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关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色谱柱为YMC-Pack Pro C18(4。6 mm× 150 mm,5 μm),以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25:75)为流动相,柱温为40 ℃,检测波长为347 nm。结果表明,通过高效液相测定的盐酸小檗碱在9。2~147。6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0。42%,RSD为0。66%,关黄柏、虎杖的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和稳定性均良好,检测成本低,检测结果分析快速,可更有效地控制前舒安胶囊的质量。

    前舒安胶囊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凝胶色谱结合GC-MS/MS法测定树脂类中药中禁用农药残留

    陈树东林晓佳梁金钊陈筠桦...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技术,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同时检测树脂类中药材中24种农药残留的方法。通过对比不同前处理方式的净化效果,选择以乙腈提取树脂类药材中农药成分,以乙酸乙酯-环己烷(1∶1,v/v)复溶,采用BIO-BeadsSX3(25mm×300mm)凝胶净化柱进行净化,分离去除树脂类、色素等大部分杂质后,选用VF-5ms(30m× 0。25mm× 0。25 μm)色谱柱分离,结合电子轰击电离源(EI)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4种禁用农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检测限为0。001~0。005 mg/kg。典型的样品基质在不同浓度的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6。7%~117。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12。5%。研究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技术作为树脂类药材基质的净化方式,克服了分散固相萃取和固相萃取法净化容量不足的缺陷,解决了树脂类基质杂质对质谱系统的污染和干扰问题,提高了定性和定量的准确性,具有可操作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以满足树脂类药材中禁用农药的高通量检测要求,可作为特殊基质药材中禁用农药检测方法的有效补充。

    凝胶色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树脂类中药农药残留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中药材原料中154种农药残留

    耿春辉张嘉楠王爱卿周凤盈...
    132-14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中药材原料中农药多残留检测的效率及准确性。本研究建立了基于全自动QuEChERS方法的中药材原料中154种农药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快速检测技术,对前处理条件和仪器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基质效应评价。中药磨粉后加水浸润,采用1%(v/v)乙酸乙腈提取,采用全自动QuEChERS设备进行提取和净化,净化液过0。22μm有机滤膜过滤后,采用LC-MS/MS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测定,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54种农药在2。0~100。0 μg/L的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定量限均可达到0。01mg/kg,在0。01、0。02、0。10 mg/kg的加标水平下,回收率分别为60。7%~96。2%、68。3%~93。5%、64。2%~97。5%,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4%~8。3%、0。3%~4。9%、1。0%~10。4%。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本地自产及市售的56批中药原料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有27批中药原料中检出农药残留,共检出 45种农药,包括药典中禁用的农药杀虫脒、特丁硫磷以及克百威。该方法简便、快速、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中药原料中农药多残留的快速分析。

    中药材农药多残留分析全自动QuEChER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抗肿瘤矿物药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周小航都晓伟于丹张天雷...
    144-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矿物药药用历史悠久,是极具中医药特色的医药组成。伴随科技不断进步,对矿物药的认知再不断加深,对抗肿瘤矿物药的认识也不断提升。本文综述了常见抗肿瘤矿物药所含化学成分、炮制后成分及相关药理作用的研究。为科学合理认知抗肿瘤矿物药资源,更好的开发矿物药提供理论参考。

    矿物药抗肿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黄连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王明月李修刚商立影白雪媛...
    154-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连膏为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经典名方,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皮肤科疾病及肛肠科疾病;黄连膏有抗炎、抑菌、抗氧化和促进创面修复等作用。本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黄连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根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五原则",预测分析黄连膏的质量标志物。结果表明,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药根碱、黄柏碱、姜黄素、姜黄酮、梓醇、地黄苷D、毛蕊花糖苷、阿魏酸、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I可作为黄连膏的质量标志物,为黄连膏后续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以及研究奠定基础。

    黄连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质量标志物

    多维色谱技术在中药复杂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侯旭晖尹健杨松柏
    165-172,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复杂成分分析是中医药研究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指导临床用药以及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药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往往难以全面、准确地鉴定及完成其定量分析过程。近年来,多维色谱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分离分析手段,己用于中药复杂成分分析。该技术利用不同色谱模式的特点,实现对复杂样品的高分辨率分离,从而提高了中药成分分析的准确性和分析效率。本综述重点总结了多维色谱技术在中药复杂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包括色谱及多维色谱技术的概述、不同类型的多维色谱系统应用场景及优势、多维色谱技术在中药复杂成分分析的应用领域。同时,对多维色谱技术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中药复杂成分分析多维色谱技术色谱模式活性成分中药现代化

    地板藤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田树兴
    173-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板藤在少数民族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涩肠的功效,为治疗湿热黄疸、泄泻、痢疾、水肿、风湿痹痛、无名肿痛的常用药。对地板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归纳与总结,以期进一步加深对地板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更好地开发利用该药用资源提供参考。

    地板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中药复杂体系的多组学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杨松柏尹健侯旭晖
    178-185,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复杂体系是由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组成的,这些成分在体内外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发挥着治疗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组学分析技术已经成为研究中药复杂体系的重要工具。多组学分析技术,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能够全面地揭示中药成分在分子层面的作用机制,为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综述重点总结了中药复杂体系概述,不同组学分析技术的效用,多组学分析技术在中药复杂体系的药效解析、分子层面阐释、疗效及安全性的优势,探明中药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对中药复杂体系深入发展的优化策略,以促进中药复杂体系的深入发展。

    中药复杂体系多组学分析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

    吉林省蓝莓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吴林陈潇裴彤韩娇...
    186-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蓝莓作为一种新型世界性果品,具有营养价值高、口感独特等特点,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展蓝莓研究试种以来,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现代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蓝莓产业深入发展,并加速了与乡村振兴政策的融合。本文结合吉林省目前蓝莓产业现状,深入探究吉林省的自然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状况,因地制宜提出未来蓝莓产业的发展方向,对解决吉林省现有蓝莓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带动蓝莓经济发展、优化产业模式及特色产业的振兴提出建议。

    蓝莓产业现状对策

    草业科学专业"绿茵计划"本科新生导师制实施成效分析

    张兵肖海军尹淑霞董世魁...
    191-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草业科学为小众专业,为探讨新生导师制是否能够提升草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促进其在学生学习、科研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以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三年间实施的新生导师制"绿茵计划"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全面分析本科生新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新生特别重视导师的理解与尊重,而非导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具体实施效果分析表明,本科新生在专业认知、学业、生活等方面从导师处获得的帮助较为显著,达到了预期目标,然而,在职业规划和心理帮扶方面,学生获得的帮助比预期低。"绿茵计划"新生导师制对草业科学专业新生的大学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新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应更加注重情感关怀、心理引导和专业价值观培养。

    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专业认知探索与实践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