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建筑技术
铁道建筑技术

余春红

月刊

1009-4539

editor@rctech.com.cn

010-51011592

102600

北京大兴县康庄路9号

铁道建筑技术/Journal 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铁道建筑技术为全国性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实用技术杂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铁道部优秀科技期刊。2000年杂志改版为大16开本,扩大了容量,开辟了"本刊特稿"栏目,申办了广告经营业务。本刊刊登范围较广,论文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机制砂改进高性能混凝土力学和工作性能及机理研究

    汤志军黄书才喻鹏周佳乐...
    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机制砂掺量及其成分对地铁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工作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以广东地区产机制砂为研究对象,配置不同机制砂掺量和不同石粉含量的高性能混凝土并开展相应试验,研究机制砂掺量及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扩展度、坍落度、新拌混凝土状态、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结合混凝土电镜微观结构揭示各因素对其性能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机制砂掺量及其石粉含量分别为40%和5%时,机制砂混凝土施工性能和所呈现状态最优;随机制砂掺量增加,混凝土抗压和抗折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最终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但混凝土早期强度会随石粉含量增加而显著增加.综上,本研究所用机制砂可部分替代天然砂,且替代率为40%时效果最佳;所配置的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各项工作性能良好,可满足施工性能和结构强度要求.

    机制砂石粉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TBM备件分级库存及配置优化方法

    黄江帆罗炜王宝友周钇澎...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基础建设飞速发展,我国涌现出大量长大隧洞工程,单个工程采用十几台甚至几十台TBM集群化施工.目前,TBM备件管理仍以单一项目(1~2 台TBM)建立的独立库存为主,资金承受能力存在上限,且TBM备件需求预测严重依赖个人经验,缺乏有效的理论预测模型.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备件分类管理方式及其需求预测模型.首先,根据集群化TBM规模化特点和备件性质,建立包含独立库存和联合库存的TBM分级库存备件管理模式.其次,依托备件的串联系统,分析备件故障与系统故障概率分布,搭建需求预测模型.该模型分步确定保障单项设备持续运转备件满足率为约束的TBM备件初始配置,以及保障TBM整体持续运转的系统满足率为约束且资金占比最小为目标的TBM备件分级优化配置.最后,以某工程作为研究对象,在考虑备件满足率指标与系统满足率指标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分级库存配置研究.实例结果表明,所述方法可为集群化TBM备件合理化分级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TBM备件独立库存联合库存分级库存配置优化

    盾构机盾尾密封油脂对橡胶性能影响研究

    耿靖玮焦坤
    10-1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三元乙丙橡胶为受试件,研究盾构机盾尾密封油脂对橡胶性能的影响,分别测试常温环境(23±2)℃下盾尾密封油脂浸渍橡胶7、14、21、31 d,老化条件(70℃×96 h)下盾尾密封油脂浸渍橡胶,以硬度、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三个指标值表征油脂对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三项力学指标下的油脂对橡胶均具有腐蚀作用,且随浸渍龄期增加,橡胶性能损失愈大,老化条件下橡胶性能损失更为明显.建议以老化条件下油脂浸渍为测试条件,评价油脂对橡胶腐蚀性指标限值为:手涂型硬度损失≤10 度、拉伸强度降低率≤30%、拉断伸长率降低率≤25%;泵送型硬度损失≤10 度、拉伸强度降低率≤40%、拉断伸长率降低率≤30%.

    盾尾密封油脂橡胶老化三元乙丙橡胶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硬度(邵尔A)

    岩体节理及岩块力学参数对TBM净掘进速率的影响

    史勇陈勇张康健张志强...
    14-1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岩体节理及岩块力学参数对TBM净掘进速率的影响,采用离散元法分析岩体节理倾角和间距对TBM净掘进速率的影响.结合施工现场统计资料,研究岩块力学参数与TBM净掘进速率相对关系.结果表明:(1)当其他条件不变,节理倾角在0°~60°时,TBM净掘进速率随节理倾角增大而加快;而当节理倾角在60°~90°时,TBM净掘进速率随倾角增大而降低.(2)一定范围内,节理面发育程度越高,节理组数越多,TBM净掘进速率越高.(3)TBM净掘进速率随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增大而减小,随泊松比增大而提高.本文得出一系列有意义的拟合曲线,可为定量分析TBM净掘进速率与岩体节理及岩块力学参数之间关系提供依据.

    TBM节理倾角力学参数净掘进速率离散元法

    抗拔桩简化模型及其与地下结构相互作用影响研究

    张伟万尊坤许银银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模拟抗拔桩对地下结构的约束作用,并探究两者相互作用影响情况,依据工程实例,建立地铁车站与抗拔桩共同作用的三维计算模型,对目前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抗拔桩简化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地铁车站与抗拔桩受力及变形差异,并提出各简化模型所存在的问题及其适用条件.结果表明:铰支座模型夸大了抗拔桩对结构底板的约束作用;梁单元模型与桩体弹簧模型可等效为同一种简化模拟方法,当抗拔桩端部能够有效嵌固,桩端位移为零时可近似采用;对于围护墙与抗拔桩联合抗浮工程,采用抗浮力模型可能出现与实际受力不符的情况;桩土弹簧模型可以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关系,相较于其他模型较为贴合工程实际;抗拔桩与地连墙之间抗浮力的分配与抗拔桩弹簧刚度密切相关.

    地下结构抗拔桩相互作用简化模型数值计算弹簧刚度

    无缝线路钢轨锁定轨温施工技术研究

    付刚
    24-2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轨应力是无缝线路钢轨强度承载检算的唯一指标,也是无缝线路管理技术要点,尤其是钢轨温度应力是工务施工维修管理的核心.通过分析无缝线路锁定后钢轨温度力分布与变化规律,提出钢轨伸缩端延长锁定长度计算方法;考虑钢轨低温或高温作业环境,提出钢轨温度人工干预施工技术,并采用应力均衡法解决温度应力集中问题;基于钢轨强度承载力计算结果,结合兰新线嘉峪关地区无缝线路地段线形和垂直磨耗特点,给出锁定轨温管理所允许具体范围.研究结果对降低钢轨温度应力,确保无缝线路稳定具有指导意义.

    无缝线路钢轨应力锁定轨温钢轨防断

    基于BIM技术的地铁变电所电缆敷设优化技术研究

    姜攀
    28-3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牵引变电所大多设于地下,有限空间内施工电缆数量多、接口复杂,专业施工容错率低、返工成本大,需要对电缆敷设进行专项优化设计,达到一次成优、节省成本的目的.本文依托苏州轨道交通 11 号线项目,研究电缆自动寻址技术,分析变电设施精准布置、冲突规避、线缆路径规划等流程,明确了线缆分层排布原则,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电缆自动寻址模拟敷设方案,并实现对电缆交叉、弯曲半径、占积率、电缆预留等的自动控制,可有效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变电所施工管控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变电所电缆敷设BIM技术自动寻址

    转体桥临时锁定及无称重配重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刘伟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桥梁转体前不平衡称重拆除砂箱可能损伤滑道与称重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临时锁定及无称重配重施工技术,推导配重力矩等计算公式并制定施工方案,在两个转体桥的四个转体T构中,通过测定临时锁定型钢割断前后应变变化值,计算转体桥配重力矩,同时在转体T构中采用常规不平衡称重技术,计算出不平衡力矩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临时锁定及无配重称重技术测量与配重力矩计算结果准确度较高,能够精确反映桥梁结构偏心状态,并且可以控制配重后转体桥体系偏心距在10 cm范围内,表明临时锁定及无配重称重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实现称重配重工作,具有一定可靠性与可行性.

    转体桥梁临时锁定无称重配重技术不平衡力矩试验验证

    覆跨比对地铁隧道洞室围岩稳定性影响分析

    朱朋刚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和使用功能需要,地下工程埋深和跨度往往存在较大变化,研究覆跨比对洞室围岩稳定性影响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太沙基围岩压力理论推导表征围岩压力随覆跨比变化规律的理论公式,并采用基于网格自适应划分技术的有限元模拟方法,从地表极限承载力、位移响应、应力响应及围岩塑性区等方面,对不同覆跨比矩形洞室围岩稳定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Ⅳ级围岩条件下,矩形洞室围岩压力随覆跨比增大而增大,当覆跨比H/D =2 之后,围岩压力开始逐渐趋于稳定;当覆跨比H/D<2 时,矩形洞室在极限状态下易发生贯穿至地表的垮塌破坏;当覆跨比H/D>2 时,洞室拱顶上方出现压力拱效应.故覆跨比H/D =2 可作为Ⅳ级围岩条件下深浅埋洞室分界线参考值.

    地下洞室覆跨比有限元太沙基理论压力拱效应

    深埋超小净距隧道近接施工力学特性研究

    居国防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中岩柱厚度小于2m深埋超小净距隧道先行洞未施作二次衬砌时的近接施工力学特性,通过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方法,研究超小净距隧道近接施工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特征.结果表明:(1)先行洞未施作二次衬砌时开挖后行洞,近接施工影响显著,因后行洞施工引起的先行洞围岩变形约占其总变形量的43%;后行洞开挖使得先行洞初支变形和内力呈现明显的偏压效应,即靠近中岩柱侧收敛变形和结构内力增幅远大于外侧.(2)初支钢拱架受力大致可分4 个阶段:先行洞开挖影响段、中期稳定段、后行洞近接开挖影响段以及后期稳定段.施工过程中先行洞左右拱脚和仰拱部位存在较大拉应力,应重点关注.(3)先行洞仅施作初支情况下开挖后行洞,将初支变形和内力作为必测项目,可动态掌握其变化规律,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障施工安全,避免后行洞爆破对先行洞二次衬砌造成结构损伤.

    超小净距隧道近接施工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偏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