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建筑技术
铁道建筑技术

余春红

月刊

1009-4539

editor@rctech.com.cn

010-51011592

102600

北京大兴县康庄路9号

铁道建筑技术/Journal 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铁道建筑技术为全国性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实用技术杂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铁道部优秀科技期刊。2000年杂志改版为大16开本,扩大了容量,开辟了"本刊特稿"栏目,申办了广告经营业务。本刊刊登范围较广,论文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时速600km高速磁浮铁路工程筹划关键技术研究

    周成杰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磁浮铁路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与一般的轮轨高铁有差异,不可照搬一般铁路的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收集大量磁浮铁路相关资料开展研究,得出结论:梁上板式轨道梁较整体式轨道梁在工程筹划方面更具优势;高速磁浮隧道采用矿山法施工时与普通隧道无本质差异,但开挖、支护台架等需要采用断面有效面积>120 m2 的设备;高速磁浮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时需要15.3 m外径大盾构设备;高速磁浮整体式轨道梁定子施工方案,定子在梁场中组装完成,梁场内设置总装车间,总装车间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定子、功能件的组装及将组装后的功能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梁上;高速磁浮梁上板式轨道梁定子施工方案,定子在轨道板预制场内装配,在轨道板预制场内设置定子装配车间,装配定子铁芯、功能件等,并进行功能件防腐处理;高速磁浮三相线圈施工方案,线圈不在预制场内安装,线圈一般在现场采用定子线圈敷设车安装.高速磁浮低置线路轨道梁需要安装功能区和定子,低置线路轨道梁建议在整体式轨道梁预制场或轨道板预制场生产,并在总装车间安装功能区和定子.研究成果可为高速磁浮铁路工程筹划提供参考和拓宽思路.

    高速磁浮工程筹划施组定子

    四元复掺制备绿色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研究

    耿靖玮
    5-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制备的活性粉末自密实混凝土(RPC-SCC)为基准,进行配比优化.使用河砂代替石英砂,根据紧密堆积理论,试配出达到最大密实状态的河砂掺配比例为细砂(0.15~0.3)mm:中砂(0.3~0.6)mm:粗砂(0.6~1.18)mm = 0.18:0.42:0.4;绝对体积法进行配比设计,利用石灰石粉等体积取代基准配比中的石英石粉,偏高岭土等体积取代硅灰;粉煤灰、矿粉内掺取代部分水泥;使用普通混凝土养护工艺(温度(20±1)℃,相对湿度>95%),制得水泥占胶材40.88%,坍落扩展度660 mm、28 d标养强度106.9 MPa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紧密堆积理论绝对体积法河砂偏高岭土石灰石粉

    车辆段建筑垃圾再生填料特性试验研究

    张新波
    9-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郑州地铁12 号线车辆段建筑垃圾填筑路基为背景,首先论述了建筑垃圾的组成成分和作为路基填料的可能性;然后以混凝土块和碎砖作为再生填料的主要成分进行室内试验,明确了再生填料的最佳配合比,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砖含量与最大干密度和承载比的关系,拟合出最大干密度与砖含量的二次曲线;最后通过试验段验证了建筑垃圾作为路基填料的可行性.通过研究可知,根据不同砖、砼比例设计建筑垃圾再生料,能够满足多种回填区域的强度要求,做到最大程度回收再利用,可作为类似工程的参考.

    车辆段建筑垃圾再生填料试验研究

    蒸养温度对高强混凝土抗渗性能影响研究

    刘兵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掌握蒸养温度对高强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蒸养混凝土的养护制度,试验研究了20~80℃温度条件下复掺粉煤灰-矿渣高强混凝土的毛细吸水性及孔隙结构,并以毛细吸附系数为指标,分析了蒸养温度对高强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以总孔隙率和不同孔径的孔所占的比例为指标,分析了蒸养温度对混凝土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养混凝土的毛细吸水性、总孔隙率均随着养护温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大,当养护温度为 60~80℃时,混凝土的毛细吸附系数较标准养护条件下增加11.3%~87.4%;随着养护温度的升高,混凝土中有害孔和多害孔的比例增加3.86%~27.4%,孔隙结构粗化更加明显;蒸养混凝土所采用的养护温度不宜超过60℃,以保证蒸养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

    蒸养温度高强混凝土抗渗性能毛细吸水孔隙结构

    地铁车辆段上盖TOD项目综合开发一体化研究

    吴红艳
    17-1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形态、提升城市形象品质、保障市民便捷出行、营造舒适人居环境,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一体化将成为我国轨道交通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对充分挖掘地铁车辆段用地的综合利用潜力、提升土地商业价值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南岸四公里车辆段TOD项目分析,从空间布局、交通规划、景观布置、减震降噪、投资费用增加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在满足地铁车辆段功能的基础上实现车辆段上盖的综合有效利用,提出了相关问题的解决途径,为未来相关地铁车辆段上盖进行TOD综合开发的工程实践提供有效参考.

    地铁车辆段TOD综合开发一体化重庆

    铁路通信系统配线集成检测装置研究

    李利军
    20-2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铁路通信专业施工装备智能化水平,解决人工进行线缆测试存在的操作繁琐、效率低且难以回溯等问题,结合实际施工应用需求,研制了一套配线集成检测装置.该装置采用LSIC高密度电路集成技术,可将通信线缆主要测试仪表功能模块和外部接口整合,通过改进后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完成不同种类线缆的各项测试内容,同时形成可导出对标验收标准的测试结果.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装置能够完成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等线缆成端测试,各项功能均可正常运行,且测试精度达到验收标准要求,符合实际应用指标.

    线缆测试集成检测装置铁路电路集成

    高铁接触网H型支柱组立装备研究

    邬涛
    24-2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铁施工建设日渐趋于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其中在接触网H型支柱组立施工过程中,传统安装方法以人工为主,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需高空作业存在安全风险.为此,介绍了一种自动化支柱组立装备,能够实现自动化安装,其主要由智能底座、基础底盘、机械臂、机械夹爪、机器视觉引导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液压系统等组成.经过稳定性计算、极限倾覆实验、功能性测试以及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设备能提高工作效率,适应施工现场复杂多变的作业环境,满足施工现场工况需求.

    智能建造高铁接触网H型支柱支柱组立装备自动化安装

    人体工频电场受特高压输电线的影响研究

    唐阳
    27-2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电力系统领域中,对特高压输电系统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输电线周围区域的工频电场强度受输送的电压幅值影响,当幅值较大时,其产生的强电场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文中使用三维仿真软件建立输电线和人体仿真模型,对人体周围区域的工频电场强度和电流密度分布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其受输电线的影响规律;并依据相关限值标准,结合仿真得到的输电线路电场分布云图,提出了输电线路下的安全区域.

    特高压输电工频电场人体电流密度电场分布

    装配式钢框架建筑屈曲约束支撑抗震性能研究

    晋鹏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多层装配式钢框架消能结构连接方式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新建石景山区北辛安社区养老及助残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运用室内物理模拟的手段,建立了预埋件连接和焊接连接 2 种不同的小比例尺试件,对比两者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曲线、延性和耗能参数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两种连接方式的滞回曲线都呈饱满的梭形,耗能性能良好;相比于焊接连接,预埋件连接的屈曲约束支撑屈服位移明显增加、屈服荷载则降低,极限位移和极限荷载的变化规律则恰好相反;两种连接方式的初始刚度接近,割线刚度随位移的增加均呈现指数降低;相同位移下,预埋件连接的试件具有更大的割线刚度,但延性系数更小;预埋件连接试件的能量耗散系数、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均约为焊接连接试件的0.81 倍,表明屈曲约束支撑采用焊接连接方式具有更为优越的抗震性能.

    装配式建筑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抗震性能物理模拟滞回曲线刚度曲线

    水平MJS工法黏土地层成桩特性及渗透性分析

    梁凌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黏土地层中水平喷射注浆工法(Metro Jet System,MJS)的成桩性能和隔水能力,以苏州地铁临顿路站下穿工程为背景,在相似地层进行试桩试验,揭示水平MJS试桩成桩特性;同时,测试及对比室内水泥土与现场MJS水泥土的渗透系数,以评估其隔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层均匀时,加固体通常呈切割搅拌型,其形状受土层性质、施工参数和重力作用等影响,通常不是半圆形,其竖向"直径"常大于水平向"直径";室内水泥土渗透系数和现场试桩芯样渗透系数接近,绝大部分样品渗透系数在2×10-8~8×10-8 cm/s的范围内,展现出较好的隔水性能.

    全方位高压喷射注浆盾构下穿水泥土成桩效果渗透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