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建筑技术
铁道建筑技术

余春红

月刊

1009-4539

editor@rctech.com.cn

010-51011592

102600

北京大兴县康庄路9号

铁道建筑技术/Journal 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铁道建筑技术为全国性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实用技术杂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铁道部优秀科技期刊。2000年杂志改版为大16开本,扩大了容量,开辟了"本刊特稿"栏目,申办了广告经营业务。本刊刊登范围较广,论文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风化花岗岩隧道围岩损伤破裂特征及爆破工艺研究

    邱明亮
    16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微风化花岗岩的钻爆开挖问题,以漳武线新村隧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室内试验的方法,测试了爆破前后微风化花岗岩试样的超声波速度变化,分析了爆炸作用下围岩损伤破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爆破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爆破产生的大量能量释放,使得岩体内部产生了损伤、裂纹和破碎,爆破后试样的超声波纵波初至时间明显增加,声波速度明显下降,初至后波幅振动频率明显增加;损伤因子曲线随着中心距离的增加呈"S"型单调递减函数变化,按照损伤因子的衰减速度,损伤区域可以划分为爆炸粉碎和破裂区、爆炸损伤扰动区、爆炸微扰动区;采用周边孔长短炮孔组合的爆破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爆破冲击对围岩的损伤,其损伤范围约为超炮孔工况的0.5 倍,有效保持了围岩完整性和整体性.

    微风化花岗岩隧道工程围岩损伤破裂特征爆破工艺

    深基坑地下结构逆作施工内力变形试验与数值分析

    孟啸
    171-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地下结构逆作施工过程中的内力与变形规律,通过开展深基坑地下组合结构施工期现场试验并结合精细化数值模型,来分析内外部不同约束和逆作施工影响的非线性结构反应.首先进行了某施工期深基坑地下组合结构的现场试验和测试,测量和分析了结构典型构件的应力应变变化发展过程;其次进行了基于软件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施工期深基坑地下钢管RC组合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受周围土体影响,地下结构整体上的水平变形端部大、中间小;在深度方向,中间层的水平位移大于首层和底层的位移;结构端部构件受到的轴压力大于中间构件的轴压力;地下结构在逆作施工过程中相比地上结构更不容易开裂.

    深基坑逆作施工组合结构约束收缩徐变

    副中心站超大深基坑渗流特征及控水对策

    王硕
    176-178,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超大基坑深达32 m,基坑东西长达1.8 km,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防渗控水是其最富有挑战的问题.本文针对副中心站深大基坑多层含水层条件和支护结构、帷幕结构的特点,采用理论分析方法,揭示了该类超大深基坑的渗流特征,提出了适用该类地层的精准涌水量计算方法,并确定其渗流量.通过深大基坑疏排水总量估算与基底抗突涌验算,综合提出了坑内疏干与基底承压含水层减压相结合的控水措施,保障了该类超大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

    副中心站超大深基坑非线性渗流疏干减压控水对策

    合川东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机理及控制措施研究

    马俊尧
    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交通建设的发展,软岩隧道安全快速施工成为交通工程建设攻克的关键问题.为探究软岩隧道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以新建西安至重庆高速铁路合川东隧道工程为例,分析了该隧道的地质特征和变形破坏特征,得出了软岩隧道的变形机理,并提出了"恒阻长锚索+注浆锚杆+双层初期支护"的联合支护方案.现场实践得出,采用"恒阻长锚索+注浆锚杆+双层初期支护"的联合支护方案后,隧道拱顶最大沉降量为167 mm,拱肩最大变形量为137 mm,帮部最大变形量为80 mm,围岩大变形控制效果良好,满足规范要求.研究结果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软岩隧道变形机理控制技术联合支护

    城轨车站段开挖对邻近高铁站建筑物的安全影响研究

    杨继全
    183-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特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层出不穷,周边已有建筑物群的城轨车站段开挖施工安全隐患巨大.依托轨道交通资阳线工程的第七座车站资阳北站,提出了城轨车站段开挖(明挖与暗挖)对邻近高铁站建筑物控制技术,建立了城轨车站段近接既有建筑物三维模型,探明了既有建筑物群国铁站房和地下停车场变形强度安全性,揭示了既有建筑物位移及应力变化规律,探明了城轨车站段开挖对邻近高铁站建筑物安全控制技术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城轨车站段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提供技术参考,对未来基坑开挖具有实际指导作用.

    城轨车站段既有建筑物群安全控制变形分析数值模拟

    大口径管道水平定向钻穿越大型河流施工风险控制研究

    魏琦
    18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距离大口径管道水平定向钻穿越大型河流施工,由于其地质条件复杂、回拖阻力大等因素,施工风险大.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平定向钻穿越潮白新河段为例,通过分析水平定向钻施工过程中周边环境、地质不均、施工工艺、设备故障、钻具、导向控制等风险,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实践表明:选取具有交流定向钻地磁控向系统的水平定向钻钻机,根据不同地层选用不同配比、不同性能的泥浆,管道发送形式选用发送沟注水与猫背方式,管道回拖采用钢管内穿PE管注水等控制措施,使钻进轨迹满足设计要求,防止塌孔、缩径、回拖过程中管道防腐层破坏以及焊口的断裂等风险发生,相关经验值得借鉴.

    管道工程水平定向钻大口径风险控制大型河流

    潮汐变化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技术研究

    姚悦欣
    19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肇庆新区康盛花园项目岩溶发育区块桩基施工为例,重点介绍了水位呈"潮汐式"变化工况下桩基施工技术.针对岩溶发育地区桩基水位"潮汐式"变化给桩基施工带来对桩基泥浆护壁冲刷岩溶,形成泥浆护壁困难,水土流失严重,桩基施工过程中扰动引起反复塌陷,溶洞填充后仍为流速状不稳定等问题,通过利用电磁波跨孔CT法探测技术进行溶洞探测,加强"潮汐"水位观测,注浆加固作业范围土体,多层钢护筒跟进以及利用气举反循环法进行桩基清孔等多种辅助技术措施,成功解决了潮汐水位变化岩溶发育地区桩基成孔的相关难题,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丰富了施工经验,对建造类似工程具有较好借鉴意义.

    潮汐岩溶桩基

    基于新型固定辅助平台的隔震橡胶支座安装技术研究

    刘文斌
    197-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隔震橡胶支座安装过程中支座难以定位、支座偏移等问题,以官渡区人民医院迁建项目为研究背景,提出一种基于新型固定辅助平台的隔振橡胶支座安装方法,固定辅助平台集调整预埋板轴线位置、倾斜度、高度以及充当底模等功能于一体,采用限位平台对隔震支座的上预埋板、下预埋板进行定位安装.实践表明,新型固定辅助平台可有效提升隔震支座预埋板的安装效率与安装精度,支座偏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该工艺已成功申请专利并得到推广应用.

    固定辅助平台隔振橡胶支座建筑抗震承台式升降支座偏移限位平台板

    吸力筒导管架智能负压沉贯施工技术

    屈才斌
    202-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海上风电施工海域逐步向外海化、深水化方向发展,海上风电固定式基础结构形式也从单桩结构向导管架式结构发展.吸力筒式导管架是其中的一种新型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而吸力筒基础的沉贯是导管架式结构施工的关键工序.结合某海上风电项目吸力筒导管架基础沉贯施工的实例,选用了一种新型智能负压机,对新型智能负压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系统组成、管线布置、系统安装、具体沉贯操作、完成后的系统回收进行了重点论述,在实践中取得了9h即安装完成一台吸力筒导管架的成绩,为后续智能负压机在海上风电基础施工中大规模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海上风电吸力筒导管架智能负压机沉贯操作系统回收

    库区高桩码头水下桩帽钢吊箱施工关键技术

    杨胜龙
    206-208,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福建南平港延平新城港区洋坑作业区码头施工为例,针对闽江水口库区高水位条件,结合高桩码头桩帽结构特征,对传统钢吊箱围堰结构进行创新和优化,通过增加靠船构件密闭空腔、设计靠船构件专用安放装置,开发了适用于高桩码头桩帽施工的钢吊箱围堰结构,为水下桩帽干施工作业创造了条件.并介绍了内河库区高桩码头水下桩帽钢吊箱围堰施工工艺,对钢吊箱拼装、靠船构件隔离舱室安装、钢吊箱整体下放、封堵混凝土浇筑、承重体系的受力转换以及靠船构件安装锚固方式进行了详细阐述.实践表明,改进的钢吊箱围堰从根本上解决了高桩码头水下桩帽施工和靠船构件安装的技术难题,提高了库区码头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减小了施工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内河库区高桩码头钢吊箱围堰水下桩帽施工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