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科技
体育科技

吴数德

季刊

1003-1359

tykj1979@vip.sina.com

18977182992

530031

南宁市星光大道3号

体育科技/Journal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体育刊物,主要刊登与体育运动项目有关的竞技体育的选材、训练技术、战术和运动医学、生理、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管理学及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学术论文,并介绍国内外有关学科的先进成果,为提高体育运动水平提供各种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普通高校体育实验员职业素质的研究与探索

    曾理鞠明杰吴婷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颁布,对以创新和科技助力体育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基于虚拟仿真的技术动作类和沉浸式运动交互类的实验教学辅助内容,已实践于一批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多角度、多场景、多学科、多角色演进的体育教学改革对体育实验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结合新时代、新形势和体育强国建设新路径的新要求,促进普通高校体育实验员的职业素质发展,文章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分析等方法,初步构建了包括知识、技能、心理素质 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 52个三级指标的高校体育实验员职业素质结构,为提升高校体育实验员队伍建设、深化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助力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参考。

    普通高校体育实验员职业素质

    地方应用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杨爱茜李辉魏晓芸张海燕...
    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倾向于复合型人才培养,但一些地方类院校受到师资、硬件等约束,很难达到,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地方类院校可根据自己的特色,实现差异化人才培养,培养出具有特色的学生,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对地方性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国家标准与地方培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时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出入,针对以上问题,明确了差异化人才培养的路径,对地方应用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差异化人才培养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体育教育专业差异化人才培养提供相关参考。

    应用型高校体育教育差异化人才培养

    基于"三生教育"的体育核心素养课程体系构建

    王军伟
    124-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学校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持续推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价值转向。体育核心素养是使学生具备自我健康促进能力、运动实践能力、体育精神融入生活的能力,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三生教育"是珍爱生命、学会生存、懂得生活,倡导的是全人教育。研究认为:核心素养价值取向与"三生教育"课程理念都注重促进人的能力和完善人的发展,是"成人"的教育。这就要求体育课程目标指向提升生命质量,课程内容回归生活世界,课程实施关注生存发展,把学生培养成社会生存"能人"、生活"强者"和生命"勇士"。

    立德树人体育核心素养三生教育全人教育

    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改革路径分析

    黎东宇李文敏梁坤吕汶婷...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强教学交流,促进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升学生综合教学能力,广东省教育厅组织举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该赛事的特点与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从中寻找新的改革路径。研究结果发现:(1)基本功大赛缺乏统计学、科研及外语等考核内容;(2)学生样本定向抽样代表性存疑;(3)裁判团评分标准出现较大差异,这影响教育厅对高校体育教育情况准确评估。基于此,认为通过"以赛促改"有利于学生学习投入,有助于体育教育评价改革多元化,促进赛制与评判等方面更加完善,可以为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梯队输送更多精良的后备体育师资,为实现新时代体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持。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考核内容代表抽样评分标准

    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研究

    冯国胜
    129-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教育部要求"紧紧抓住高校'课堂教学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为有效解决目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内容认知浅层化、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师参与度低"等问题,文章深入分析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特点、和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根据两者都具有的"理论实践相结合、分层次提高"等教学规律,创新提出: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采用"两环节实施、分层次提高"的教学方法来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为体育课程思政方法的创新提供借鉴作用。

    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思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方法研究

    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分析

    杨光杨超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4 所河南省民办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横向对比与分析,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主干学科、课程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措施和方法,进一步为适时修订培养方案提供借鉴。研究成果以期对民办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探究与实际例证研究,实现"政策与实践"共赢,凸显理论与实际运用价值。

    民办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体育课程中发展性评价应用困境研究

    倪莉陈东举
    135-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1 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型问题,明确指出学生评价应转向主体多元、方法多样、内容差异的发展性评价。关于发展性评价的理论研究探索收获了一些有益的经验。然而,发展性评价并没有在我国高职院校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反而在实践应用中困境重重、举步维艰。文章分析发展性评价在高职院校难以应用的困境,探讨如何消除不利因素,进而促进发展性评价的普及应用。

    高职体育发展性评价应用困境

    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结构不均衡原因及解决路径研究——基于四川省M市的调研

    杨风南天涯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围绕核心素养,反映新理念,体现新性质,要求体育教师队伍树立"教学即研究"的课程意识,尤其对县域内体育教师的教研更需加强,提高成效。研究通过对M市农村学校体育调研发现,农村体育教师队伍结构在专业素养、学历、职称、荣誉等方面严重不均衡,致使新《课标》在农村学校贯彻落实难度较大。对此,需要从构建农村体育教师发展的保障机制、精准培训农村体育教师所需、完善农村体育教师培养体系等措施平衡结构,以期提升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质量。

    新《课标》农村体育教师队伍结构专业发展

    容国团精神融入体育院校术科课程思政的路径探蹊

    李彩桃陈立农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容国团"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的时代强音,彰显了爱国、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激励我们为祖国荣誉而努力拼搏的宝贵资源。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部有关课程思政的要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为国家强盛而努力拼搏的精神,文章研究如何将容国团精神融入到体育院校术科课程思政中,深入挖掘容国团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寻找容国团精神与术科课程思政的契合点,以及融入术科课程思政的价值,探讨容国团精神融入体育院校术科课程思政的路径,为学生真正理解容国团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供参考。

    容国团精神术科课课程思政融入探蹊

    当前体教融合研究热点与研究展望

    关朝阳李芳
    144-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国内有关体教融合研究热点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体教融合背景的研究,以及体教融合的内涵、困境与发展路径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当前研究内容,展望未来研究趋势。未来需加强体教融合理论体系研究,为体教融合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加强体教融合实践研究,通过解决实践难题促进体教融合发展;加强体教融合的发展模式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教融合发展模式。

    体教融合内涵困境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