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科技
体育科技

吴数德

季刊

1003-1359

tykj1979@vip.sina.com

18977182992

530031

南宁市星光大道3号

体育科技/Journal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体育刊物,主要刊登与体育运动项目有关的竞技体育的选材、训练技术、战术和运动医学、生理、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管理学及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学术论文,并介绍国内外有关学科的先进成果,为提高体育运动水平提供各种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育衔接主题研究进展——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

    陈建峰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衔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 1974-2022年间发表的体育衔接研究文献进行深入计量和可视化分析,以揭示该研究的总体趋势、研究进展、研究热点。发现体育衔接研究整体上呈明显增长态势,并主要围绕"衔接""学校体育""体育教学""体育课程""中小学""终身体育""核心素养"等主题和热点关键词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体育衔接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研究方向与建议。

    体育衔接研究进展计量学可视化分析

    新时代背景下体育专业硕士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径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余正君王艳琼
    148-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专业硕士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存在:人员观念、教学课程、需求认识、内外联动四方面桎梏。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转变师生老旧观念,提高专业实践认识;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增加实践内容比重;充分分析社会需要,针对需求培养人才;深入推进内外联动,拓宽能力培养路径等摆脱桎梏路径。旨在提高体育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体育专业硕士专业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体育硕士教育

    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实审视与推进路径

    辛文娟蒋东云冯富生王先茂...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探析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治理方案。研究认为:青少年主动锻炼意识薄弱遏制健康促进的主体供给、家庭体育熏陶滞后制约健康促进的客体参与、社区体育供给不足阻滞健康促进的全面均衡发展、学校体育新课标育人作用不足阻碍健康促进的社会联结。研究提出:实现多元主体支持,为培养青少年主动健康意识扫清障碍;提升家庭体育育人主观能动性,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提供行为动力;丰富社区体育服务内容体系,为实现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均衡发展创造条件;改善学校体育育人手段,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体教融合青少年健康体质

    一体化视域下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发展现状、困境与对策

    刘茜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是新时代体育教师必备的专业核心素养,也是推进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比较分析法等,通过梳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现状、困境,分析成因并提出对策:转变育人理念,构筑一体思维;增加交流互动,实行共享互助;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思政素养;充分挖掘素材,提升融入能力;完善相应机制,优化评价体系。以提升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推动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科学、高效发展。

    体育课程思政思政一体化体育教师立德树人

    广西高职气排球学生裁判员队伍服务社会开展的现状研究

    陈菲菲于力
    157-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广西高职气排球学生裁判员队伍服务社会开展的现状,并进行数据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广西高职气排球学生裁判员队伍在参与社会服务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热情和积极性,他们在各类气排球赛事执裁,为比赛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裁判员的专业能力尚显不足、服务社会的渠道相对有限、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广西高职气排球学生裁判员队伍的服务社会能力和水平,推动气排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广西高职气排球学生裁判员社会服务现状分析

    体育专项游戏在小篮球运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葛林娜
    15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专项游戏不仅趣味性与教育性并存,而且规则性与竞争性同在,兼备操作性和灵活性的同时还具有较强的靶向性和技巧性,是小篮球教学的重要环节。其融入小篮球运动教学具有如下效果:优化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寓教于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开思路,提升教师体育素养。为了充分发挥体育专项游戏在小篮球运动教学中的作用,可采取以下策略:根据课堂需求,合理选取体育专项游戏;依据学生特点,科学构选体育专项游戏;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主动创新体育专项游戏;依照公平原则,开展多元评价与鼓励。基于学生主体与课堂实际开展相应的体育专项游戏,丰富教学实践应用,以推动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小篮球训练的课堂中,全面提升学生体育素养。

    体育专项游戏小篮球应用

    课外健身跑"步道乐跑"融入大学体育课程学生体质健康分析研究

    赵新民尹永佩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课外健身跑"步道乐跑"融入大学体育课程,探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方法和手段。[方法]主要通过实验法,选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结合课外健身跑"步道乐跑"进行干预,实验前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素质和基本技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两次实验后,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身体素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爆发力等)、运动技能、身体形态、心肺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经t检验,均显示显著性差异(P<0。05),证明实验组通过课外健身跑"步道乐跑"融入大学体育课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将课外健身跑"步道乐跑"融合于大学体育课程,学生体质状况有明显的提高,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手段之一。

    步道乐跑大学体育路径体质健康

    现状、评价及创新:体育课程思政研究评述

    张学军
    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整理和总结目前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缘起、内涵、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对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的实践理路进行梳理。研究认为:现阶段体育课程思政研究成果集中于体育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价值意蕴、建设路径、评价体系等方面,体育课程思政研究范式和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得以确立。对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分析,归纳总结出当前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的特点和不足,据此,提出提升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的系统化、拓展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的多视域、推动体育课程思政的内部化研究、推进体育课程思政研究成果实践应用的四个维度的创新方法。

    体育课程思政评价创新系统性

    中日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朱桂鸣殷荣宾
    169-172,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中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日本《小学体育学习指导要领(2017年版)》中的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建议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中日两国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异同。相似之处在于: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分两级制订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课程目标为导向,重视本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并融入德育和健康教育;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实质性建议。不同之处在于:课程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课程内容构成上表现出明显差异;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小学体育学习指导要领学科核心素养中国日本

    大学生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与应用

    张凤娟
    173-174,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究大学生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应用。在阐述大学生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指出两者的紧密关联性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包括必要性、构成和运行模式。在实践应用方面,从大学生体育课程、竞赛和服务三个方面,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体育教育中的应用。结论:研究对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教育的深入融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以及提高大学生体质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体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