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武升

双月刊

1671-2277

jkyxb@126.com

022-23367595

300191

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25号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教育学术刊物,也是中国第一家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论述为指导,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规律,以繁荣教育科学研究、探讨教育改革规律、研讨教育发展问题为办刊宗旨。立足天津,面向全国,在国外也有一定数量的订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相关专业培养小学科学教师的政策逻辑、挑战与实现路径

    王俊民
    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大相关专业科学教师人才培养力度是我国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各不相同,培养小学科学教师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差异较大。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小学科学教师背景下,相关专业应在地方政策协调与调研的基础上,基于专业优势,以直接培养、第二学位、辅修专业、选修课程、中小学合作项目、特殊培养计划等多种方式参与小学科学教师培养,同时通过宣传加强理工科大学生对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了解和对小学科学教师身份的认同。我国可借鉴国际经验,设置一年制教学学士后文凭课程,为有志于从事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理工科人才提供入职通道。

    小学科学教师教师培养专业化政策

    中国传统师道的现代践履:基于钱穆教师生涯的探析

    杜钢李文晓
    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钱穆自十八岁初登杏坛,在执教谋生中自求长进,苦读摸索,后又走上大学讲台,成为著作等身的学术大师,其教育生涯长达七十余年。作为一名师者,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讲学足迹遍布南北,可谓桃李满天下。作为一名学者,他以复兴中国文化为己任,笔耕不辍,为中国文化教育开辟新道路。钱穆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主要是靠自学苦读从最底层的乡村走向了中国学术的最高舞台,堪称"善自得师"的典范。而其不寻常的教师生涯背后,体现的是他对于中国师道传统的接续。在对中国传统师道的体悟中,钱穆以所学所教,成为对中国传统师道加以现代践履的突出代表人物。

    钱穆传统师道师道践履

    交谈与成人:欧克肖特论大学自由教育

    易红郡秦睿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国政治思想家欧克肖特以哲学的眼光审视教育问题,对大学自由教育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教育是师生进行交谈的活动和个体学会成人的过程,自由教育在成人与交谈中发生。大学虽然是自由教育的理想场所,却面临着外界带来的发展困境,导致大学的自由教育精神逐渐衰微。为此,欧克肖特提出了大学应保障学生享有闲暇时间、开展师生间友好的交谈、重视学生形成自我理解、回归自由教育的本真等主张。

    欧克肖特大学教育自由教育

    城市集群与高等教育集群的耦合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 2012-2021 年三大城市集群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

    孙刚成杨婳婳
    3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动力学理论,以我国 2012-2021 年京津冀城市集群、长三角城市集群和成渝城市集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三大城市集群与高等教育集群的指数、耦合协调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1)以三大城市集群为例的高等教育集群和城市集群整体发展情况较好,但城市集群间区域性发展趋势差异明显,成渝城市集群在高等教育与城市集群式发展过程中呈现递增趋势;(2)2012-2021 年,三大城市集群耦合协调水平都出现了变化且呈现出京津冀城市集群>成渝城市集群>长三角城市集群的特征;(3)三大城市集群高等教育集群、城市集群及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均能促进三大城市集群的经济增长且呈现差异化影响效应。城市集群发达程度越弱,受城市集群影响越强,城市集群发达程度越高,受高等教育集群和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影响越强;政府干预(MEC)对成渝城市集群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科技创新(Ist)对长三角城市集群和成渝城市集群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人力资本(Hr)对成渝城市集群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京津冀城市集群和长三角城市集群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

    耦合协调双循环高等教育集群城市集群

    新时代大学生跨文化素养:意蕴、结构与培育路径

    严怡崔友兴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育大学生跨文化素养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职能的应有之义,更是高等院校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新时代大学生跨文化素养是指大学生具备的能够胜任跨文化理解和交际的知识、能力、方法、思维、情感和精神的总和,其素养结构体现为"三层锥体"结构体系,即底层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方法素养,中层的情感素养和思维素养,上层的精神素养。新时代培育大学生跨文化素养需要形塑培养理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结构、推动教学变革以及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跨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素养结构培育路径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特征与群体差异研究

    黄友初车轩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倦怠对教师的教育实践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小学生年纪尚幼,受教师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因此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有着更高的要求。从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低成就感等三个维度编制调查问卷,对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分析表明,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总体和三个子维度均为正面,但情感耗竭程度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子维度。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存在性别差异,但不存在婚姻与否的差异;任教主科和副科之间、是否担任班主任、不同学历以及是否有师范学习经历等方面存在显著性的群体差异,职业倦怠与教龄之间存在先逐渐升高再逐渐降低并逐步趋于平稳的抛物线变化趋势。为此,可从完善教师职业发展机制、构建良好校园文化和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等方面入手,内部和外部因素相结合,有效避免或降低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基本特征群体差异

    "留守"对农村小学儿童共情发展的影响探究

    冯丽姜英杰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注农村儿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是当下农村教育的重要方面,而共情能力是增强个体积极情感和促进个体社会适应的重要途径。当下农村学校有相当比例正在留守或曾经留守的儿童,因而探究"留守"对农村儿童共情发展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将"留守"解构为"客观留守"和"主观留守"两个维度,以冀北山区6 所农村小学的951 名儿童作为对象,以BES基本共情量表和自编调查问卷作为测量工具,以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发现,"客观维度"中的"是否留守"和"留守类型"均未对儿童共情发展构成显著影响,但"性别因素"对儿童共情发展构成显著影响;侧重留守感受的"主观维度"中的认知风格和思维模式倾向对儿童共情发展的影响均呈现显著差异。结论:农村小学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共情发展水平相当,不同留守类型儿童的共情发展水平相当,留守女童共情发展水平显著优于留守男童,对"留守"秉持积极认知风格的儿童共情发展显著优于消极认知风格的儿童,成长型思维模式倾向的儿童共情发展显著优于固定型思维模式倾向的儿童。

    留守共情农村小学儿童

    高三学生线上外语学习中的无聊情绪环境因素分析

    李蓂李雅楠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以控制—价值理论为依据,以提升高三学生学习体验及效果、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其心理健康需求为目的,考查了高三学生在线上外语学习中的无聊情绪水平,并探讨了外部环境各因素对学生外语学习无聊情绪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通过对 461 名高三学生的问卷调查和部分学生的访谈,发现在线上教学中,学习者的无聊情绪处于中等水平(M =2。9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硬件设备、教学活动设计、师生关系等各环境因素以不同路径与强度对学习者线上外语学习无聊感知产生影响。分析归纳各因素揭示出影响高三学生线上外语学习无聊情绪的外部因素关系式为:设备因素>授课因素>人际因素。建议学校及家长采取相应措施对学生线上学习无聊情绪进行积极干预。

    外语学习无聊情绪环境因素线上教学控制—价值理论

    西南联大的沙龙:教育视野中的观照

    王喜旺黄鹤
    8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南联大之所以创造了现代教育史上的"神话",与其沙龙的盛极一时有着密切关联。在探究性教学的引发、师生交往密切、师生的超越襟怀等因素的促动下,西南联大的沙龙体现出与日常生活融合无间、弥漫着轻松自在的氛围、师生平等论学、学术水准高超等突出特点。由于这些特点的存在,在沙龙的无声无息熏陶中,学子们的知识面得到拓展、灵感得到激发、创造性的思想种子得以萌生。同时,西南联大的教师不但获得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体认,实现了从沉潜书斋到广场上呐喊的转变,而且获得了成人世界极为稀有的赤子之心,使其学术进入至高境界。

    西南联大沙龙融合平等赤子之心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投稿须知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编辑部
    94-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