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统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统计学报
统计学报
统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tatist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三农"到"三生"——中国乡村"生产—生态—生活"演变规律与经验启示

    向书坚宋丽影郑瑞坤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乡统筹规划以来,中国日益重视乡村"三生"发展水平.在分析中国乡村"三生"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乡村"三生"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全国乡村"三生"发展水平总体呈阶梯式上升趋势,但仍有56.67%的省份属于落后、追赶型;乡村"三生"发展短板由普遍生活滞后转变为生产、生活和生态滞后.结合城乡发展战略和"三农"政策演进脉络,归纳总结乡村"三生"发展演变规律,为城乡融合发展阶段的乡村振兴提供启示.

    城乡统筹规划乡村"三生""三农"政策演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大语言模型发展综述

    闫啸彤唐晓彬沈童雷诺...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分析大语言模型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大语言模型的技术进展与应用领域,认为大语言模型在模型设计、数据结构、预训练和微调方面进步显著,展示了卓越的语言生成、知识运用和复杂逻辑推理等特性,这些特性使其在构建专业模型、提升知识整合和梳理水平、数据挖掘和分析、智能设计与操作领域展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实用价值.然而,目前模型在可解释性、安全性、真实性及训练成本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随着算法和结构的优化,模型将实现更高效、更精确的训练,文本学习与生成性能将进一步增强,应用范围将拓展到多模态领域,实现多种类型数据的综合理解与处理.

    大语言模型语言生成知识运用复杂逻辑推理数据挖掘

    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与测评——基于安徽省地级市数据的评价

    郭瑞昭刘志迎徐毅
    1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其五大特征既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以五大特征为依据,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CRITIC-熵值法组合模型确定各指标权重,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现代化进程进行实证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地级市在推动现代化进程中存在较大差异.安徽省需有效整合各地级市的发展优势,根据各地级市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区域协调高效发展,进一步推动其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现代化进程市级测度安徽省

    新质生产力、高质量人力资本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沈亚男张华张文丽
    3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6-2022年中国31个省份数据,构建新质生产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利用PVAR模型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高质量人力资本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高质量人力资本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在发展过程中对高质量人力资本具有高度依赖性,因此相对于新质生产力,高质量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更高,增加幅度更大;高质量人力资本和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质量人力资本科技创新

    住房分层对青年流动人口生育规划的影响

    郝龙华张蓓
    4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住房分层对青年流动人口生育规划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拥有住房产权可以显著促进青年流动人口制定生育规划,但对二孩生育规划产生负向影响;第二,相比市场性租赁住房,居住在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青年流动人口更愿意生育;第三,社会融入在住房分层对青年流动人口生育规划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拥有住房产权可以通过促进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进而推动其制定生育规划.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健全支持生育的住房保障政策,让青年流动人口想生又敢生.

    住房分层生育规划流动青年社会融入保障性租赁房

    回流能够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吗——来自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证据

    张笑寒王伟
    5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就业质量是助力农民工实现"市民梦、安居梦、乐业梦"的现实基础.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论证回流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回流显著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主要表现为提升农民工薪酬福利与职业层级;回流通过积累社会资本与加深社会融入,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回流对老一代、男性、低技能和西部地区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较为显著.

    农民工回流就业质量社会资本社会融入充分就业

    动态调查的自适应设计及数据质量评估

    李志伟米子川李毅
    6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调查数据的海量涌入使得传统抽样调查的响应率显著下降,但网络样本的数据质量及可推断性受到质疑,而自适应抽样调查设计作为一种提高数据质量的有效手段,在网络调查实践中逐渐兴起.因此,在回顾和比较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系统介绍R统计量和偏R统计量的构建原理和估计方法,深入探讨它们在自适应调查设计中的关键作用,并设计数值模拟展示R统计量和偏R统计量的应用过程,验证其在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目标样本的辅助变量信息可用时,利用R统计量和偏R统计量指导自适应调查的数据收集过程,可以显著提升响应样本的代表性和估计的准确性,大幅度提升网络样本的可推断性和未来样本融合的效率.

    抽样技术自适应调查设计代表性响应R统计量数据质量评估

    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县域共同富裕的新证据

    王虎邦夏卫杰逯鹏飞
    8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是解决乡村发展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借助2010-2020年中国1 713个县域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和机器学习中的因果森林算法探讨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与县域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能够促进县域共同富裕发展.机制检验发现,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可通过产业结构效应、就业结构效应推动县域共同富裕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返乡创业政策对县域共同富裕的平均处理效应整体水平偏低,且在弱财政压力、高城镇化进程、高金融发展水平和高基础设施建设的县域政策实施效果更好.

    共同富裕返乡创业农民工产业结构效应就业结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