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冯友梅

双月刊

1672-0741

tjxb@mails.tjmu.edu.cn

027-83692530

430030

武汉市航空路13号同济医学院学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Acta Medicinae Universitatis Scientiae et Technologiae Huazho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原刊名为《同济医科大学学报》,进入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乌利希期刊指南》及《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收录。先后10余次被国家及省部级有关部门奖励和表彰。本刊为双月刊,刊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药学、中医中药学等方面的科研论文及临床研究,介绍先进的诊疗技术。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病例报告、短篇报道等。欢迎全国各地医药卫生科研人员、临床医务工作者及医学院校师生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管抑制及尾桥蛋白磷酸化促进骨肉瘤细胞U2OS微核形成

    阮荻孙林潘高周文豪...
    207-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管及微管相关蛋白尾桥蛋白在肿瘤细胞微核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DAPI染色检测不同类型细胞自发微核率;利用诺考达唑(nocodazole)抑制微管聚集后,DAPI染色和胞质分裂阻滞(cytokinesis-block,CB)微核实验观察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中微核形成情况;免疫荧光多重染色检测诺考达唑处理不同时间对U2OS细胞中微管及尾桥蛋白的影响;在U2OS细胞中过表达尾桥蛋白或利用collybistin使尾桥蛋白磷酸化,再利用免疫荧光及DAPI染色检测其对微管及微核形成的影响。结果 相对于人胚肾HEK293细胞和原代神经细胞,U2OS自发微核率更高;诺考达唑处理使U2OS细胞微核数量增加,且与释放时间相关;诺考达唑处理使尾桥蛋白分布改变,逐渐聚集于细胞核;U2OS细胞中磷酸化尾桥蛋白主要表达于分裂期细胞;过表达尾桥蛋白和(或)增加其磷酸化水平并不影响U2OS细胞中微管蛋白的表达,但过表达尾桥蛋白并增加其磷酸化水平可使微核数量增多。结论 肿瘤细胞内微核形成与微管聚集能力关系密切,可形成于细胞周期不同时期,具有积累效应。尾桥蛋白磷酸化后细胞中微核数量增多,提示其可能参与调节肿瘤细胞微核形成。

    微管微核尾桥蛋白诺考达唑collybistinU2OS

    不同人体测量指标评价学龄前儿童肥胖的比较

    王伊敏王蜜源韦梦娜蒋燕芬...
    214-219,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旨在建立武汉市学龄前儿童体脂率百分位数参考值及参考曲线,并分析不同人体测量指标与体成分的相关性,评价其在筛查学龄前儿童肥胖中的可靠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2023年选取武汉市江汉区及汉阳区2710名3~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应用康娃WS-RT-2U体检仪及皮尺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WC)和臀围,同时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身高比(WHtR)和腰围臀围比(WHR);采用InBody 230体成分仪通过生物电阻抗法测量其体脂率(PBF)、脂肪质量及去脂肪质量。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LSS)对儿童体脂率数据进行拟合,构建武汉市学龄前儿童体脂率的百分位数参考值;通过计算脂肪质量指数(FMI)及去脂肪体质量指数(FFMI),对BMI构成进行分解;以建立的PBF P95为肥胖标准参考值,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估BMI、WC、WHtR及WHR在肥胖筛查中的效果。结果 在学龄前期,男女童体脂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且男童下降幅度大于女童。同性别年龄不同体重状态儿童BMI的差异主要由FMI贡献(56%~82%),且BMI越大FMI贡献比例越高。ROC曲线分析显示,BMI的曲线下面积(AUC)接近1。0(男童=0。942;女童=0。937),显著大于WC、WHtR及WHR的AUC值(P<0。05)。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武汉市学龄前儿童体脂率百分位参考值及生长曲线,并发现BMI是学龄前儿童肥胖筛查最佳评价指标,可为本地区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评价和肥胖的识别提供参考依据。

    肥胖学龄前儿童身体质量指数腰围体脂百分比

    Shh蛋白水平与肺腺癌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张国薇周婷李连凤卢芳菲...
    220-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肺腺癌患者肺组织内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肺腺癌切除术的235例患者基本信息、切除的肺组织样本及肿瘤病理资料。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Shh蛋白在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运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Shh蛋白在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多元Logistic回归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联。结果 肺腺癌组织中Shh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肺腺癌与癌旁组织中Shh蛋白表达量的差值(癌/癌旁Shh蛋白表达量差值)和肿瘤大小显著负相关,癌/癌旁Shh蛋白IOD/Area差值、阳性细胞率差值及染色强度评分差值每增加1个单位,肿瘤发展为>7 cm的风险分别降低 43%、4%和 46%,其 OR 及 95%CI 分别为 0。57(0。35,0。94)、0。96(0。94,0。99)和 0。54(0。35,0。86);随着癌/癌旁Shh蛋白阳性细胞率差值的增加,肺腺癌患者肿瘤大小发展为>7 cm的风险逐渐降低(P趋势=0。01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癌/癌旁Shh蛋白IOD/Area差值每增加1个单位,肺腺癌患者术后发生死亡的风险降低14%,其风险比(HR)为0。86,95%CI:(0。74,0。99);分层分析发现在中/高分化类型肿瘤和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中,癌/癌旁Shh蛋白IOD/Area差值每增加1个单位,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可分别降低19%和38%,其HR(95%CI)分别为0。81(0。67,0。99)和0。62(0。41,0。94)。结论 肺腺癌及癌旁组织内Shh蛋白表达量的差值与肺腺癌患者肿瘤大小及术后死亡风险显著负相关,提示其可能是肺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保护因素,为早期评估肺腺癌患者预后提供了新思路。

    肺腺癌音猬因子肿瘤病理特征预后死亡风险

    糖尿病母亲婴儿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

    苗旭丹刘定赵聪刘亚兰...
    229-232,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母亲糖尿病对足月儿吞咽困难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足月新生儿病例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和围生期资料。对出现吞咽困难的足月儿进行吞咽呼吸暂停和新生儿口腔运动评估量表(NOMAS)评估,并收集心脏超声、头颅磁共振、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等检查结果。依据母亲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母亲婴儿组(IDM组)和非糖尿病母亲婴儿组(非IDM组),比较两组足月儿吞咽困难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共纳入足月儿1972例,其中IDM组593例,非IDM组1379例。与非IDM组相比,IDM组胎龄较小[(38。25± 0。96)周 vs。(38。54±1。01)周],剖宫产率(73。02%vs。57。51%)和大于胎龄儿发生率(13。99%vs。6。45%)较高(均 P<0。05)。IDM组吞咽困难发生率明显高于非IDM组(3。37%ts。0。87%,P<0。05)。自发性吞咽时,IDM组吞咽困难患儿出现吞咽呼吸暂停的比例高于非IDM组(45。00%vs。8。33%,P<0。05);而咽部诱导适应性吞咽时,两组患儿出现吞咽呼吸暂停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vs。8。33%,P>0。05)。吞咽困难患儿NOMAS评分中,IDM组口腔运动紊乱评分和口腔运动障碍评分均较非IDM组增高(均P<0。05),口腔运动正常得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IDM发生吞咽困难(RR=3。87,95%CI:1。87~7。96)、剖宫产(RR=1。29,95%CI:1。05~1。59)及大于胎龄儿(RR=2。16,95%CI:1。56~2。97)风险增加(均P<0。05)。此外,71。88%的吞咽困难患儿存在aEEG异常,81。25%的吞咽困难患儿存在NBNA评分异常,其中IDM组吞咽困难患儿的aEEG异常发生率及NBNA异常发生率均高于非IDM组(85。00%vs。50。00%,90。00%vs。58。33%,均P<0。05)。结论 母亲糖尿病是新生儿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吞咽困难可能是IDM脑损伤的早期表现。

    糖尿病母亲婴儿吞咽困难新生儿口腔运动评估脑损伤

    囊袋张力环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

    罗艳杨慧肖泽锋
    23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伴有角膜散光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环曲面人工品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及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稳定性。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高度近视伴有角膜散光的患眼54例(76眼),其中31例(38眼)联合植入Tor-ic IOL及CTR(联合组),23例(38眼)单纯植入Toric IOL(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人工晶状体旋转度、残余散光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月,两组患者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均显著高于术前,联合组术后UCVA(LogMAR)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4±0。15)vs。(0。46±0。25),P<0。05]。术后1周、1月、3月及6月,联合组散光分别为(0。38±0。31)、(0。45±0。25)、(0。47±0。23)、(0。56±0。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时间点(均P<0。01)。术后6月联合组IOL平均旋转(2。63±0。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1。43)°(P<0。01)。两组间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高度近视伴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术中植入Toric IOL的同时联合应用CTR,安全性好,能够改善Toric IOL旋转稳定性,提高视觉质量,并且减少并发症。

    囊袋张力环人工晶状体高度近视白内障散光

    软组织内腱鞘巨细胞瘤的诊治:附33例病例分析

    刘起昆于小钧鲍远康皓...
    239-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罕见部位关节外型腱鞘滑膜巨细胞瘤(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TSGCT)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检索文献中报道的病例,结合本院收治的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性17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9。8岁,肿瘤最大直径平均值为7。2 cm。发病部位多为大腿、臀部及头颈部。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单纯包块(39。4%)和疼痛伴肿胀(12。1%)。CT检查表现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的软组织肿块,病灶内无钙化或骨化。MRI主要表现为T1WI低信号或等-低信号,T2WI大部分(95。2%)为混杂信号,增强多为不均匀强化。17例获得随访的患者术后发生复发或转移的风险为17。6%。结论 完全关节外型TSGCT非常罕见。对于来源于下肢及头颈部、MRI表现为混杂信号、CT显示关节外来源的软组织肿块需要考虑到该病,手术能有效控制其进展。

    腱鞘滑膜巨细胞瘤关节外病变临床病理特征诊断

    Toll样受体激动剂作为佐剂在恶性肿瘤治疗性疫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牟漫黄思剑李健伦操媛...
    246-255,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急需研发新型治疗药物。治疗性肿瘤疫苗通过刺激患者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特定肿瘤抗原的T细胞应答,达到肿瘤治疗的目的,成为未来肿瘤免疫治疗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然而,肿瘤抗原免疫原性低下,难以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一类广泛表达在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天然免疫细胞的模式识别受体,其配体是一类保守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TLRs激动剂与其受体结合后,可通过刺激天然免疫系统,提高疫苗免疫原性、增强肿瘤特异性T细胞应答,从而提高疫苗保护效率,是一种高效的疫苗佐剂。该文就TLRs激动剂佐剂的分类、分子结构、诱导的信号通路及其在治疗性肿瘤疫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恶性肿瘤肿瘤治疗性疫苗Toll样受体激动剂佐剂

    不同组织来源的外泌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展中的作用

    曹杰袁莉
    256-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受多种肝外器官影响的慢性肝脏疾病,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提示外泌体在肝脏糖脂代谢、炎症反应和慢性纤维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逐渐被认为是NAFLD发生发展中的新型关键信号调节因素。作为一种多细胞来源的信号载体,不同细胞或组织来源的外泌体在NAFLD的病理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该文探讨了不同细胞或组织来源的外泌体在NAFLD发病中的作用,为未来临床防治NAFLD开辟新方向提供理论基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外泌体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与预防

    艾慧阳马顺国刘荣
    262-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onasal dacryocystorhinostomy,En-DCR)逐渐成为鼻泪管阻塞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关于其并发症的报道逐渐增多,部分并发症可能影响手术疗效、导致手术失败,个别甚至危及生命。该文对En-DCR并发症及其处置、预防作一总结,旨在加深术者对手术及其并发症的认识,强调预防及妥善处理并发症的重要性,为探索鼻泪管阻塞新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并发症处理措施预防

    125I粒子植入在难治性甲状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龚成鹏张雅婧胡胜清高再荣...
    269-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一种,125I粒子植入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可切除或局部复发的恶性肿瘤治疗中,均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与前景。由于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微创的特点,125I粒子植入为不能再次手术、131I治疗不可控及不适合靶向治疗的持续或复发甲状腺癌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手段。该文将简要介绍125I粒子植入在难治性甲状腺癌局部复发灶及其转移灶治疗和病灶术前定位中的应用。

    125I粒子植入难治性甲状腺癌近距离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