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铜陵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铜陵学院学报
铜陵学院学报

马克和

双月刊

1672-0547

tlxyxb@sina.com

0562-2812400 5884095

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北京中路

铜陵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ongling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革话语与历史记忆:小岗精神集体记忆与传播

    陈敬宇范文慧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岗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安徽重要元素,加强其在新时代深化改革进程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激发其精神动力的集体记忆视角切入,围绕传播文本典型塑造、纪念话语实践和教育文旅实践三个维度对小岗精神集体记忆生成与传播规律进行梳理,揭示出因意见领袖代际变迁、传播路径窄化和叙事内容固化引发的传播困境.进而提出应深化小岗精神本体研究,拓展集体记忆传播渠道,改进叙事策略,以提升小岗精神集体记忆传播效果彰显其在新时代改革中的感召价值.

    小岗精神集体记忆典型塑造传播机制社会影响

    理性选择理论视域下的业主自治:逻辑、困境与应对策略

    高严慧李长源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基层治理的宏观语境中,业主自治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理模式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参照科尔曼行动系统三要素、集体行动困境等理论,深入剖析业主自治的行动逻辑,揭示现存问题,并提出应强化党建引领、依法治理、优化工作机制、提升民主参与度等策略,旨在构建合法合规、良性循环、长效治理的业主自治体系,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

    理性选择理论业主自治行动逻辑策略分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探析

    缪赤彤杨璟武俊丽
    72-76,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提出一系列精辟的论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手稿》中"个体的人"与"社会的人"对立统一的关系,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基础.《手稿》认为"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同时,人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充分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质.《手稿》提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共产主义是人的本质的现实生成,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归属.《手稿》强调理论对立是现实生活对立的观念表现,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须借助于实践活动,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导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归属方法导向

    美国法域外适用的司法运行机制

    王腾余为青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探究美国法域外适用的司法运行机制,应对我国公民和企业因美国"长臂管辖"及域外适用而面临的合规与法律风险,维护其合法权益、完善我国涉外法治体系.文章综合案例分析法剖析诸多美国判例,从裁判管辖权、反域外适用推定、司法审查等层面研究司法实践.结合文献研究法梳理相关文献法规,经归纳演绎构建分析框架,挖掘内在规律.裁判管辖权中,对人管辖权标准细化趋严,事项管辖权依联邦法界定并受法院审查.法律未明确域外适用时,可要求法院运用反域外适用推定划定地域范围;若已明确,可主张法院对制定法进行违宪审查,以及对行政机构行为进行司法审查.

    美国法域外适用管辖权司法运行

    安徽省体育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困境与优化路径

    秦卫斌程思思孙倩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省体育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其对体育产业创新与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以案例分析法选取九华山、齐云小镇等安徽典型小镇,挖掘发展逻辑与问题根源:这些小镇具有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的多元价值,但面临产业融合度低、人才匮乏、市场推广弱等困境.研究揭示安徽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态势,提出了一系列优化路径,包括促进产业融合和协调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及持续加强小镇的市场推广.

    体育特色小镇体育赛事产业融合市场推广

    嵇康美学中的主体性思想探究

    刘云
    89-9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嵇康美学中的主体性思想,标志着魏晋时期人的主体性意识的觉醒,彰显了那个时代在探索主体性价值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文章聚焦嵇康美学中的主体性思想,旨在深入剖析其内涵、价值及局限.研究采用文献与理论分析法,梳理嵇康原著及相关文献,从自然本体论、审美主客体关系与主体人格审美建构三维度剖析:于自然本体论,定音乐本体为"和",承道家批判儒家,证音乐独立性与主体性;于审美主客体关系上,与康德观点呼应,与汉斯立克同属自律论,然嵇康有片面性,艺术实具自律他律双重性;于主体人格审美建构层面,嵇康以引导节制塑"任自然"人格,行为彰显人格,借音乐与生活达理想境界,为后世供人格范式.

    嵇康美学主体性自然本体审美主客体主体人格

    清代徽商私家藏书及其文化传承历史贡献研究——以歙县商人鲍廷博为例

    王璐瑶葛旭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剖析清代歙县儒商鲍廷博对文化传承的贡献,其于徽文化及中华文献传承意义重大.研究运用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法,广集正史方志、文人笔记、鲍氏文献及学术著作论文等资料,着眼于鲍廷博个人经历与贡献,梳理其藏书、文献抢救、丛书编纂诸事,提炼实践模式与理念价值,其突出成就有四:建置鲍家"知不足斋"藏书楼用于保存古籍善本;历时 30 年于海外获得国内原已失传的《古文孝经》;向朝廷"四库馆"捐赠家藏图书 600 多种用于支持编纂大型文献《四库全书》;祖孙三代合力编纂刊刻有清代刊刻丛书之冠的《知不足斋丛书》.徽商积极投资文化事业,搜集、抢救、修补中华文献,传播徽州乡梓文化,为中国文化的保存、传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清代徽商藏书鲍廷博文化传承

    冻融循环下稻壳灰和硅灰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袁璞李德海陆雪峰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稻壳灰(RHA)、硅灰(SF)对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能量和气孔变化的影响,分别在 0 次、5 次、15 次和 30 次冻融循环次数下,对不同掺量稻壳灰和硅灰的水泥砂浆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试块的应力—应变曲线均经历了压密、弹性变形、裂缝发展和破坏四个阶段.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试块的抗压强度逐渐增加.随着稻壳灰替代率的增加,试块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吸收能和弹性能先增大后减小,劣化度和气孔数量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试块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吸收能、弹性能和耗散能逐渐降低,劣化度和气孔数量增加.当稻壳灰替代硅灰比例达到 50%时,试块的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最好.

    冻融循环稻壳灰硅灰抗压强度能量分析

    基于UCD理论的便携式骑行保护装备创新设计研究

    卢亦彤金宗恒殷宏博李会芳...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用户为核心驱动产品创新,研究UCD(用户中心设计)理论在骑行保护装备设计领域的应用,提升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用户满意度;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通过市场调研获取骑行者的真实需求与偏好,在UCD理论指导下设计并迭代出一套符合用户需求、具备便携性和高保护性能的骑行装备;通过用户中心的设计方法,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功能性和舒适度,还显著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和满意度,为企业在市场环境变化中快速响应并拓展产品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骑行保护装备UCD理论高保护性舒适度便携性

    《工程伦理》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模式实践探索——以安徽建筑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为例

    雷经发王璐李永玲孙虹...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工程伦理》课程思政建设难题,培育德才兼备工程人才,契合教育与行业发展需求,文章剖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思政教育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方法单一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缺乏等问题,建立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模式,明确"意识—规范—能力"三位一体的思政育人目标,构建"基础—专业—实践"分层次教学育人体系,并创建翔实的思政教学案例库.课堂教学中,通过采用价值引导、案例研讨、问题驱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旨在将《工程伦理》课程建设成一个融合专业知识传授、实践能力培养、情感价值塑造的综合性教学体系,为培育德才兼备的工程技术人才筑牢坚实根基.

    《工程伦理》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