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土壤与肥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土壤与肥料
中国土壤与肥料

黄鸿翔

双月刊

1673-6257

trfl@caas.ac.cn

010-82108656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土壤与肥料/Journal Soils and Fertilizers Sciences in Chin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土、肥、水、微生物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经验交流、产品信息及国内外最新动态。信息量大,实用性强,适宜农业院校师生,科研、推广、环保与行政管理部门及肥料生产、经营部门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及广大农民技术员订阅。更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特约国家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为协办单位,更全面地适应本行业发展的需要,促进行业内不同领域的沟通,从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拓展刊登领域,提高期刊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行间距和秸秆覆盖量对沿海滩涂土壤特性变化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张蛟陈澎军崔士友韩继军...
    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 年 11 月—2022 年 6 月,在江苏南通沿海滩涂地区开展不同行间距和不同秸秆覆盖量的滩涂小麦种植试验,设置 2 个行间距模式即均匀行距 25 cm+25 cm(A1)、宽窄行 30 cm+20 cm(A2)和 3 个秸秆覆盖量处理即 0 t/hm2 覆盖量(S0)、1。5 t/hm2 覆盖量(S1)、3。0 t/hm2 覆盖量(S2),旨在研究不同行间距和秸秆覆盖量处理下滩涂小麦生育期土壤盐分、pH、水分和温度的动态变化规律,明确行间距和秸秆覆盖组合对沿海滩涂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沿海滩涂小麦种植过程中各处理 0~20 和 20~40 cm土层盐分均具有相似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表现为 12 月—翌年 2 月盐分变化比较平稳,3 月出现明显降盐,之后随着温度升高出现土壤返盐状态;同时,整体上S1 和S2 处理下 0~20 和 20~40 cm的土壤盐分显著低于S0 处理,但A1 和A2 模式下土壤盐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整体上A1 和A2 模式下滩涂小麦产量均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S1 和S2 处理相比S0 处理下滩涂小麦分别提高了 8。68%和 11。58%(P<0。05);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S1 和S2 处理相比S0 处理下公顷穗数分别提高了 8。90%和 7。91%,每穗粒数分别提高了 6。23%和 6。23%。因此,研究得出秸秆覆盖对耕层土壤具有较好的控盐降盐作用,且小麦拔节分蘖期盐分降低促进了小麦穗数形成和小麦孕穗期减缓土壤返盐促进了穗粒数的增加,最终实现滩涂小麦增产的目的。

    沿海滩涂盐分动态滩涂小麦滩涂利用粮食安全

    减水减氮对黑土设施茄子产量与土壤剖面氮素盈余的影响

    李仕勇朱帅许思思吕雪梅...
    110-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土设施蔬菜生产中普遍存在施肥过量和灌水频繁的问题,通过研究减水减氮对黑土设施大棚蔬菜产量、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以及土壤-蔬菜系统氮素盈余的影响,可以为优化黑土设施蔬菜生产中的氮素养分管理技术、减少氮素损失、减轻环境污染提供科学依据。以典型黑土菜地为研究对象,设不施氮肥处理(CK)、常规水肥处理(WF)、80%常规水处理(80%WF)、80%常规肥处理(W80%F)4 个处理,研究减水减氮对设施茄子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和土壤-蔬菜系统的氮盈余状况的影响。与CK处理相比,WF、80%WF、W80%F处理产量均显著提高。与WF处理相比,W80%F处理茄子产量无显著变化,但80%WF处理茄子产量显著降低6。44%~8。40%;减水减氮处理的果实吸氮量较WF处理无显著变化;与WF处理相比,80%WF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降低11。00%、56。66%、6。21%,W80%F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11。22%、24。69%;同时,与WF处理相比,80%WF处理的0~100 cm土层的硝态氮累积量显著提高3。90%~7。73%,W80%F处理显著降低3。60%~6。07%,各处理土壤氮素盈余量维持在195。24~234。69 kg/hm2。此外,土壤氮素盈余与灌溉量、施氮量和硝态氮累积量显著相关。减水减氮处理可以显著增加 0~60 cm土壤中的氮素盈余并将硝态氮有效保存在 100 cm内的土层中,减少淋失风险,达到高效生产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双重目的。

    减水减氮设施茄子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氮素盈余

    添加聚天冬氨酸对土壤氮素淋失及烟株氮素利用的影响

    段俊雅王婷婷韦建玉赵园园...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添加聚天冬氨酸(PASP)对土壤氮素淋失及烟株氮素利用的影响,设置不同PASP添加比例土柱淋失试验和不同氮肥梯度下添加PASP烤烟盆栽试验,研究PASP对土壤矿质氮淋失和烟株生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化学成分及氮肥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PASP能够减少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淋失,且PASP添加比例越大,减少淋失效果越好。常规施氮和减氮 10%条件下添加PASP均可使烟株的长势变好,净光合速率提高,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增强,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增多,氮肥利用率较CK分别提高了 57。74%和 42。54%。与CK相比,减氮 20%条件下添加PASP后的处理烟株长势稍弱,除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活性外,其他生理指标整体上略有降低,总氮和糖含量降低,氮素积累量下降,氮肥利用率与CK相当。综合分析认为,可考虑在减氮10%条件下配施5%PASP以降低土壤氮素淋失、提高烟株氮肥利用率。

    聚天冬氨酸烤烟氮素淋失氮肥利用率

    秸秆还田模式下氮肥减施对典型砂姜黑土微量元素及作物品质的影响

    王梓钰王擎运杨港丽张宸康...
    127-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长期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研究了氮肥减施对典型砂姜黑土微量元素及作物品质的影响。田间试验设置 4 个处理:小麦和玉米秸秆双季还田下氮磷钾常量(N100PK)、氮肥减施 30%(N70PK)和不施氮(N0PK)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处理(CK)。结果显示,微量元素全量在耕层(0~20 cm)土壤无显著变化;微量元素铁、锰、铜、锌有效态含量分别为 8。5~11。0、15。5~19。0、1。6~2。0、0。1~0。4 mg·kg-1。随着氮肥减施,有效铁、有效锰含量分别下降 26。04%、9。46%,有效铜、有效锌无显著变化。在氮肥减施导致的产量降低下,小麦籽粒内锌含量在减氮 30%处理中降至最低,玉米籽粒内铜含量下降 12。5%~24。9%,两种作物秸秆内铁含量降低50。0%~71。1%。小麦醇溶蛋白约降低 25。6%,玉米清蛋白约降低 14。0%。综上,秸秆还田模式下氮肥减施会降低土壤有效态铁、有效锰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并有可能通过抑制蛋白合成影响作物品质。

    长期定位试验氮肥减施秸秆还田微量元素作物品质

    土壤理化性质与卫青萝卜品质相关性研究

    张宁宁欧阳小雪张孟娟白雪...
    13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各项土壤理化因子对"卫青"萝卜品质的影响,分析了天津市武清和西青产区的土壤理化因子差异及其与萝卜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西青和武清产区土壤质地分别为重壤土、轻壤土。西青产区土壤全磷、有机质以及镁、钙、砷、镉、钴、铬、铜、锰、钼、镍、铅、锌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武清产区,而土壤全钾、速效钾、速效氮、有效磷含量显著低于武清产区。相关性分析发现萝卜蛋白质、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粗纤维和水分含量与多个土壤理化因子呈不同程度正相关,其中可溶性糖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含量与土壤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在萝卜生产过程中,可结合土壤的理化特性,针对性地进行田间管理和常规施肥,以改善和提升萝卜品质。

    土壤理化性质卫青萝卜品质相关性

    北京西瓜主产区养分管理与连作障碍因子分析

    文方芳于兆国
    142-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地调查了北京 3 个西瓜主产区中 22 个村 51 个日光温室和春秋棚的养分管理情况,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pH、电导率(EC)、微生物和酚酸类物质含量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究了西瓜连作障碍成因。结果表明,生产中化肥严重超量,有机肥以畜禽粪肥为主,肥料运筹随意。西瓜主产区土壤多为中高肥力等级,养分富集明显,土壤出现了明显的酸化、盐类物质积聚、微生物群落紊乱、酚酸类物质累积的问题。西瓜连作障碍受土壤因子影响大小顺序为放线菌、真菌>有效磷、化感物质>pH、EC>细菌、速效钾。因此,西瓜连作障碍是土壤微生物失衡、磷钾富集、酚酸类物质累积、土壤酸化和土壤次生盐渍化综合作用的结果。

    西瓜养分管理连作障碍因子

    种肥混播对夏玉米产量、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李子双高玮李洪杰周晓琳...
    149-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夏玉米种子与控释肥混播对夏玉米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施肥经济效益、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夏玉米轻简化生产和化肥减施增效提供技术支撑。以夏玉米品种'郑单 958'为材料进行了大田试验,试验设不施氮对照、常规施肥、种子控释肥混播和氮磷钾减量 50%控释肥种子混播共 4 个处理,分析调查了夏玉米产量、氮磷钾吸收、叶片酶活性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基因。与常规施肥相比,2 个控释肥处理的夏玉米产量增加 7。7%~22。1%,夏玉米氮、磷、钾吸收量分别增加 0。75%~33。3%、16。3%~27。1%、4。78%~36。5%,氮肥吸收利用率提高 20。7%~24。6%,氮肥偏生产力提高 14~74。1 kg/kg,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 14。1~20。2 kg/kg,夏玉米每公顷净收益(扣除肥料投入)比常规施肥增加 9。67%~19。6%。吐丝期根际土壤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基因数、叶片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和谷氨酸脱氢酶与常规施肥没有显著差异。种肥混播在夏玉米上实现了增产增收,提高了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和氮肥利用效率,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

    夏玉米控释肥氮肥利用效率酶活性微生物功能基因

    磷硒配施对冬小麦硒吸收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胡彩霞杨东霞刘红恩刘亥扬...
    157-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磷硒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明确土壤微生物群落与磷硒有效性的关系。采用盆栽试验,设置 3 个磷水平(0、0。2 和 0。4 g·kg-1)和 2 个硒水平(0 和 0。5 mg·kg-1),完全交互设计,共 6 个处理(Se0P0、Se0P0。2、Se0P0。4、Se0。5P0、Se0。5P0。2、Se0。5P0。4),分析冬小麦籽粒产量、磷硒浓度、土壤有效磷含量、硒形态转化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的变化。施磷显著增加Se0 和Se0。5 水平下冬小麦籽粒产量、各器官磷浓度及累积量,但显著降低Se0。5 水平下根系、茎叶及籽粒硒浓度,且籽粒、颖壳及茎叶硒累积量随施磷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在Se0。5P0。2 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施硒显著增加了冬小麦各部位硒浓度和累积量,降低了P0。4 水平下籽粒产量和P0。2 和P0。4 水平下冬小麦各器官磷浓度及累积量,但对P0。2 水平下籽粒产量无显著影响。施磷显著增加了Se0。5 水平下土壤有效磷含量、可溶态硒含量及所占比例,施硒显著增加了P0。4 水平下土壤有效磷含量。在 Se0。5 水平下,P0。2 和P0。4 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但均显著降低了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施硒显著增加了P0。2 水平下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和P0。4 水平下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在Se0。5 水平下,与P0 相比,P0。2 显著提高了Shannon指数;在P0。2 水平下,施硒显著提高Simpson 指数。适宜的磷硒配施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土壤中磷硒的释放并提高其有效态含量,进而增强磷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促进作用和籽粒硒的累积,以Se0。5P0。2 处理为宜。

    磷酸盐亚硒酸盐籽粒产量土壤有效磷硒形态转化微生物群落

    贝莱斯芽孢杆菌QL-2对连作花生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王萌乔赫梁姚云平周新运...
    168-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栽种面积大,年产量高。为缓解连年种植花生导致土壤连作障碍对花生生长以及土壤环境的有害影响,将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QL-2 微生物菌剂与普通基肥相结合施撒,评价了贝莱斯芽孢杆菌QL-2 对花生生长、土壤肥力、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QL-2 促进了花生的生长,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提高了 43。24%、19。01%、19。29%,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分别提高了 18。42%、120。59%、10。55%、38。37%。此外,贝莱斯芽孢杆菌QL-2 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对土壤有益微生物如芽孢杆菌(Bacillus)、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褚氏杆菌(Chujaibacter)的富集,对土壤有害微生物如曲霉菌(Aspergillus)、子囊菌(Ascomycota)丰度的降低有着一定的作用。该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QL-2 能促进花生生长、改善土壤肥力、驱动有益微生物聚集并且缓解了花生土壤连作障碍问题,为花生的绿色生态种植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花生连作障碍贝莱斯芽孢杆菌土壤肥力酶活性微生物群落

    叶面喷施寡糖对花生根区固氮菌群落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龚民钱远超杜连涛何久兴...
    17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施用壳寡糖和纤维寡糖对花生根区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及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CK),叶面喷施浓度为 50 mg/L的壳寡糖(CSOS)和纤维寡糖(COS),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土壤中固氮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分布特征,分析 2 种寡糖对土壤理化性质和花生产量指标的影响。(1)与CK相比,CSOS处理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透明颤菌属(Vitreoscilla)、固氮氢自养单胞菌属(Azohydromonas)、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眉藻属(Calothrix)和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分别为 10。99%、45。63%、29。88%、23。24%、181。13%、27。75%和 36。61%。COS处理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和眉藻属(Calothrix)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分别为86。12%、664。41%和 277。97%。(2)与CK相比,CSOS处理显著提高土壤中全氮和铵态氮含量,平均增幅分别为15。50%和 20。19%。COS处理显著增加土壤中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分别为 17。05%、18。68%和 27。58%;此外,CSOS和COS处理相较于CK,土壤pH均显著下降,分别下降了 0。08 和 0。06。(3)CSOS和COS处理均显著增加花生产量,分别为 19。3%和 22。0%。因此,叶面喷施壳寡糖和纤维寡糖,可以调节花生根区土壤不同固氮菌属的相对丰度和影响土壤的理化因子(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最终均显著提高花生产量。

    壳寡糖纤维寡糖固氮菌花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