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泰山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泰山学院学报
泰山学院学报

滕先森

双月刊

1672-2590

xuebao@tsu.edu.cn

0538-6715995,6715562

271021

山东省泰安市东岳大街西首

泰山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aishan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系泰山学院主办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第1、2、4、5期为社会科学内容,第3、6期为自然科学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泰安肥城三娘娘庙村历史变迁考论

    刘兴顺马金永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汶河北岸泰安肥城汶阳镇城台村的更名体现了村落自然、人文环境及其演变,记载着该村"台"与"城"的自然与文化特点.明末清初,驿道开通,该村成为渡河之关键,具有保佑渡河安全职司的三娘娘庙重要性凸显出来.康熙年间,钦差大臣王士禛为龙女祠赋诗,使其影响大增,成为该村的独特标识,于是城台村更名为三娘娘庙村.

    城台村三娘娘庙村龙女祠汶河渡口

    谚语:汶阳田农耕文化的生动载体

    李玉洋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方水土培育一种精神,汶阳田敦厚朴实、不尚奢华的社会风尚催生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谚语.这种以歌谣、联句、警句、隽语、短语等形式出现的民间文学通俗易懂,深刻精炼,生动幽默,涵盖了汶阳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潜移默化地培育了汶阳田人的精神世界.随着社会的发展,汶阳田谚语与时俱进,积极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显现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深入研究汶阳田谚语,可以从民间文化的角度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弘扬其中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丰富汶阳田文化研究.

    谚语汶阳田农耕文化乡村振兴

    鉴赏系统视域下泰山景区旅游文本生态话语分析

    刘志朋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评价理论的鉴赏子系统为框架,借鉴黄国文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和谐"生态哲学观,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泰山景区旅游文本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探究其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研究发现:泰山景区旅游文本中的铭刻类和引发类鉴赏评价语义资源非常丰富,主要以反应性和估值性为主,少量构成性.评价鉴赏语义资源的生态话语分析凸显了泰山旅游文本中蕴含的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哲学观理念,展示了旅游文本中所建构的生态化语言思维,生态、和谐的理念在语言维度上进一步得到彰显.

    旅游文本鉴赏系统生态话语分析生态哲学观

    文化创意视角下泰山石敢当习俗及其创意转化

    牛晓菁黄永林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泰山石敢当习俗是我国传播广泛、影响深远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创意的视角,其内容可分为符号、知识和观念三个方面.以此为基础,可以从符号到产品、从知识到体验、从观念到生活方式三种文化创意转化方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

    泰山石敢当习俗文化创意转化逻辑

    北辛文化小口双耳罐研究

    孟蕾陈德洋
    2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口双耳罐是北辛文化的常见器物之一,分布范围较为集中,出土数量较多,器物演变规律较明晰.从分期与地区差异分析,北辛文化小口双耳罐最早出现于鲁中南地区,整体呈自西向东的发展态势.关于其源流,应为受到河洛地区裴李岗文化与后李文化的共同影响,融入自身特色后构成北辛文化小口双耳罐的区域性发展.

    北辛文化小口双耳罐地区差异源流

    八路军主力战略展开与"派兵去山东"

    孙明杰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关研究认为,八路军115师、120师、129师分别向山东、冀中、冀南和冀鲁豫战略展开,是根据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做出的"派兵去山东"的指示进行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所提及的"派兵去山东",是在批判王明"一切经过统一战线"右倾错误时,作为反对蒋介石限制中共发展而采取的"先斩后奏"的对策,而不是作为指示或决策提出的.向山东派兵早在六届六中全会前就开始了,会后,八路军主力师的战略展开,尤其是115师东进山东进而分兵华中与新四军一部会师,是对全会制定的"巩固华北,发展华中"战略方针的执行.

    派兵去山东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巩固华北,发展华中八路军115师

    中世纪欧洲犹太人远程贸易活动探究

    刘静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八世纪以来,从拜占庭帝国、北非等地迁徙而来的犹太人构成了中世纪欧洲犹太人口的基础.犹太人移民或是因为生活环境恶化,但更多是为了寻求新的商业机会.进入欧洲后,逼仄的社会经济、宗教环境使得从事农业和手工业投入和产出价值不对等,迫使犹太人选择从事商业.中世纪早期,犹太人在远程贸易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是,随着11、12世纪欧洲社会经济结构中商业比重增加,面对非犹太人的竞争,犹太人在远程贸易上失势.最后,十字军东征成为把犹太人赶出商业领域的最终力量.

    中世纪欧洲犹太人远程贸易

    马克思恩格斯的财富观及其对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启示

    徐峰张震红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恩格斯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待财富的生产与分配,指出财富是人们结成生产共同体,并在共同体中运用劳动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结果,财富以使用价值为其物质内容,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与资产者在财富分配上的根本冲突注定无法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条件下,人们结成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共同富裕才是可能的.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一方面要尊重自然,以可持续性设定人利用自然的前提,另一方面要重视劳动,特别是创造性劳动的重要作用,运用科技创新和组织制度创新形成可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型共同体.

    马克思恩格斯财富观共同富裕启示

    基于康德三种愉悦理论对鲁迅笔下"看客们"心理动态的分析

    赵晨宋佳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康德《判断力批判》"美的分析论"中,三种不同特性的愉悦(快适、善和美的愉悦)为重新解读鲁迅先生《论"人言可畏"》一文里"看客们"的行动轨迹提供了详实的理论依据.特殊时空背景下,"看客们"以"掷地有声"的言谈为制胜工具,淋漓尽致地演绎了不同的愉悦形象.通过其怪异形象、矛盾心理的深刻分析,进一步披露鲁迅作品中"看客们在"国民劣根性诱导下,攫取"快适的愉悦"和"善的愉悦"时畸形声讨与哀怜的异样表现,从而对"审美的愉悦"里人之为人的深远命题寄予美好愿景.

    康德快适的愉悦善的愉悦审美的愉悦看客们

    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

    杨秋平李乐军
    6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生态安全是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基于DPSIR模型构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利用模糊物元模型测算2010-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的旅游生态安全水平,并探究其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时序演变上,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旅游生态安全水平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但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在空间分布上,由"东北低,西南高"的格局向"西北低,东南高"的格局演变;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生态安全整体分布及其重心偏移轨迹均为"西北-东南"走向且空间分布趋于稳定;从整体看,城镇化率、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和环境治理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生态安全呈现显著正向影响,人口密度对其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旅游生态安全DPSIR驱动模型Tobit模型长江中游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