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通信电源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通信电源技术
通信电源技术

黄秀军

双月刊

1009-3664

ed@tptpower.com ad@tptpower.com

027-87922693,87922695

430079

武汉东湖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园路20号普诺大楼4楼

通信电源技术/Journal Telecom Power Technologies
查看更多>>《通信电源技术》杂志创刊于1984年,由信息产业部科技司主管,中国普天集团公司责办,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出版的通信电源专业技术类期刊,双月刊,逢单月25日出版,标准刊号为CN42-1380/TN、ISSN1009-3664,邮发代号:38-371。本刊以报道世界最新通信电源技术为宗旨,以向通信市场推广国内外有竞争力的通信电源产品和各类器件为目的,以给电源设计工程师和产品经理提供最佳帮助为主要使命。《通信电源技术》是通信电源行业的一本面向设备制造、技术应用和信息交流的综合性技术类期刊,主要发表通信电源领域高质量的应用性文章,报导最新电源产品技术动向,推荐相关产品信息。以满足电信工程师、科研开发、工程技术、产品采购、企业经理等人士的需要。本刊每期发行10,000册,其中50%覆盖电源用户单位(包括通信、电信、邮电、广电、铁路、军工、电力、能源、航空航天、金融、医疗、石化、科研院所、冶金、政府、大专院校等),40%覆盖电源制造企业和大专院校实验工厂,10%覆盖代理、贸易、销售领域等。邮发代号:38-371,以邮局发行为主,赠阅为辅。杂志能及时准确地送到读者手中。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EC200U的智能接地线设计

    庄丽燕杨伟财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电力系统中,接地线至关重要.输电线路检修时,为确保安全,接地线必须安装在工作地段两端.若送电前未拆除接地线,可能导致带电合闸,威胁电网稳定性和人员、设备安全.传统接地线信息化管理不足,无法采集和传输安装位置和状态信息,也不能与调度系统数据互联,增加操作复杂性和风险.调度人员依赖现场汇报,存在操作不及时或疏忽的风险,可能导致接地线漏拆或漏报,影响系统安全.文章研究一种基于EC200U的智能接地线方案,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实时监控和管理.智能接地线可自动采集异常信号,并通过4G通信实现高效数据互联,在保证接地线接地的同时,保障工作人员安全.

    接地线EC200U数字化

    光伏发电系统接入10kV配电网的设计

    李健楠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光伏发电系统接入10 kV配电网时面临的设备配置、电压越限、短路电流及直流注入等问题,文章首先进行总体设计,主要包括科学合理配置光伏发电设备、调控接入配电网越限电压等;其次,详细设计了光伏发电接入应对方案,包括配电网电压应对方案、配电网短路电流应对方案以及直流注入应对方案;最后,设计了接入实验,对比了基于源荷协调的配电网接入、基于归一化指标的分布式电源接入以及文章所设计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光伏发电系统接入方法在网络损耗及网损率等方面表现优异,网络损耗降低约 70%,网损率平均下降60%以上.相较于其他两种方法,本设计全面地考虑了10 kV配电网的实际运行状况,通过采用针对性应对措施,实现了更高效的光伏发电系统接入.

    光伏发电系统10kV配电网并网逆变器

    基于计算机通信的RPA系统设计研究

    王妤琼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基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系统设计,旨在解决复杂业务场景下的任务协同问题.通过采用模块化架构,包括任务调度、通信接口、RPA执行引擎及结果处理器等关键组件,实现了系统的分布式部署与高效协作.利用改进的任务调度算法和多种通信协议,确保了任务的合理分配与数据的安全传输.实验结果显示,在分布式模式下,系统展现出显著的性能优势,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任务调度通信技术

    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通信系统设计分析

    乐东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要负责电力系统的运行调度和控制管理.为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需具备一套高效安全稳定的通信系统,实现对全网调度机构、变电站以及电厂的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监测.文章介绍了"两地三中心"的新型调度协同模式,通过分析现有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通信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矛盾,阐述通信系统"新建+搬迁"的建设模式,提出了通信系统设计新思路,为今后其他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通信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电力系统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新型调度协同模式通信系统设计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反窃电系统设计研究

    高鹏宇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电力窃盗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无线通信技术的反窃电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利用智能电表实时采集用户用电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至云端,并结合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窃电行为的实时识别与预警.通过在典型居民区的实地测试,证实该系统能够有效识别模拟的窃电行为,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预期目标,为解决电力窃盗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反窃电无线通信智能电表

    基于XGBoost的工业物联网环境下自适应网络切换算法研究

    陈文海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提出一种基于XGBoost算法的自适应网络切换方法,优化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IIoT)环境中Wi-Fi与 5G网络的切换效率.通过XGBoost模型深度学习历史网络性能数据和环境参数,智能预测最优网络切换时机和目标网络类型.该方法实现了动态网络选择,并结合动态缓存系统利用历史数据优化决策,提高了切换效率和响应速度.引入的回滚检查机制确保在网络性能下降或切换失败时能够迅速恢复到稳定状态,保障通信质量.实验评估表明,该方法在切换成功率、平均延迟和系统开销方面表现优异,为提高IIoT设备的通信性能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XGBoost算法自适应网络切换Wi-Fi与5G网络切换工业物联网(IIoT)

    基于Socket编程的实时网络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卫洁洁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实时网络通信是确保数据传输高效和稳定的重要环节.Socket编程作为一种底层网络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实时通信场景.文章详细分析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在Socket通信中的应用,并设计了基于Socket编程的实时网络通信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架构设计、多线程并发处理、网络延迟优化等关键技术.经过对比实验,验证了该系统在带宽、延迟、丢包率以及并发处理能力方面的优越性能.

    实时网络通信Socket编程电力通信系统传输控制协议(TCP)

    基于多协议通信技术的输配电工程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黄天辰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传统输配电工程远程监控系统存在的兼容性差、扩展性低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多协议通信技术的输配电工程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集成Modbus、IEC104 以及DNP3.0 等多种工业通信协议,采用模块化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多协议通信、故障诊断以及远程控制4个功能模块.实验表明,文章系统的数据采集成功率、通信延迟、故障诊断准确率以及远程控制成功率均优于传统单一协议系统.

    输配电工程远程监控多协议通信故障诊断

    基于深度学习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

    郑立鑫杨楠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光伏发电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光伏发电功率的预测由于天气状况和环境因素的复杂性而更具挑战性.通过对历史气象数据和光伏发电数据的深入分析与特征提取,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高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相较于传统方法在预测精度和可靠性上均表现出显著优势.文章的研究为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运营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深度学习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统设计

    王锐东龙真真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传统交通管理系统已难以满足现代交通管理的需求.为了提升交通效率、减少拥堵并优化出行体验,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统.该系统旨在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交通状况的精准预测与智能调控.文章先构建了智慧交通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然后详细分析了系统的各功能层设计.在业务层深入探讨了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选择与优化策略,包括网络结构的调整、损失函数的优化等,以确保模型能够准确捕捉交通流数据的时序特征与非线性关系,并通过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精度,可为智慧交通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

    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智慧交通管理系统交通流量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