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赵黎 白玲(执行)

月刊

1005-0256

tiyutongbao@sina.com

010-87183059

100061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11号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port Science &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育类博物馆建设:域外经验与中国路径

    朱琳邹吉玲
    253-25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类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是推进文化强国战略和体育强国战略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方式,是新时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类博物馆建设进行探究.研究认为:我国体育类博物馆建设呈现从"单一发展"到"多维共融"、从"传统受教"到"主动参与"、从"封闭发展"到"联通中外"、从"从无至有"到"多元联动"的4大转变趋势.但其依旧面临诸多阻滞,因此在总结国外奥林匹克博物馆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体育类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强化顶层设计,全面健全工作机制;培养服务意识,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拓宽收入渠道,拉动国家经济发展;唤醒城市记忆,传承传统体育文化.

    奥林匹克博物馆体育类博物馆建设经验

    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社会系统解构:互动逻辑、现实困境及纾解之策

    黄欣语彭晓
    257-261,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是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剖析社会支持理论下青少年客体与社会支持主体之间的双向互动机制,识别当前存在的现实困境,并提出对应的疏解之策.研究认为:政府、学校、同伴、家庭、社区和社会可依托多元路径与青少年体育参与进行双向互动,但目前仍存在主体之间联动不足、客体内生动力缺失、支持内容匮乏及支持手段匮乏的现实困境,并提出构建双向耦合的多元社会支持网络、激发内生动力、丰富支持内容和支持手段等纾解之策.

    社会系统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参与困境策略

    青少年体质健康数字治理:理论框架、现实瓶颈与发展路径

    鹿耀辉邹青海
    262-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阐释青少年体质健康数字治理内涵的基础上,从数字治理主体、数字治理客体、数字治理方式、数字治理规则等方面分析青少年体质健康数字治理的理论框架,并基于数字治理主体协同联动不足、数字治理客体价值挖掘不足、数字治理方式表层悬浮、数字治理规则粗放泛化等现实瓶颈,提出青少年体质健康数字治理的发展路径:培育数字治理意识,搭建多维触达青少年体质健康数字治理模式;全面挖掘青少年体质健康数据价值,打造体质健康数据流通生态系统;提升多元主体数字技术素养,强化数字科技成果转化;细化青少年体质健康数字治理规则,有效规避数字治理过程潜在风险.

    青少年体质健康数字治理数字技术健康中国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青少年体育研究可视化分析

    杨雨双
    267-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CiteSpace工具,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729篇核心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1)我国青少年体育发文趋势呈波浪式增长;(2)研究学者主要是柳鸣毅、孔年欣等人;研究机构主要是武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3)关键词出现频次最多的是"青少年""体教融合""学校体育""体育教育""体育管理""体育锻炼"等;(4)研究的前沿趋势是新时代、体教融合、学校体育以及协同治理.建议:(1)其他机构以及学校可以加大对该领域的研究力度;(2)加强各机构之间的交流,强化青少年体育领域的研究;(3)拓展研究视角,把握前沿热点及趋势.

    青少年体育发文量研究机构发展趋势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3~6岁儿童睡眠、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与发育性协调障碍的关联研究

    王晓芬王林容
    272-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3~6岁儿童的睡眠时间、身体活动水平、久坐行为与发育性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Co-ordinationDisorder,DCD)之间的关系,为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福建省闽南地区抽取2 650名3~6岁儿童.采用"国际身体活动问卷—短卷"(InternationalPhysicalActivi-tyQuestionnaire-ShortForm,IPAQ-SF)和"小龄发育性协调障碍问卷"(LittleDevelopmentalCoordina-tionDisorderQuestionnaire,LittleDCDQ)评估儿童的睡眠时间、身体活动水平、久坐时间及DCD的现况.数据分析使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6岁儿童DCD的初筛检出率为1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时间、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和久坐时间均为DCD检出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与每日睡眠时间合格(≥11 h)的儿童相比,每日睡眠时间不足(<11 h)的儿童DCD检出率较高,OR值为1.428(95%CI:1.129~1.805).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不足(<60 min)的儿童DCD检出率高于活动时间合格(≥60 min)的儿童,OR值为1.979(95%CI:1.108~3.532).久坐时间超过6h的儿童DCD检出率高于久坐时间6 h以内的儿童,OR值为1.807(95%CI:1.369~2.386).结论:3~6岁儿童DCD的检出率较高,充足的睡眠、充足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和减少久坐行为有助于降低DCD的风险.

    发育性协调障碍睡眠身体活动久坐时间3~6岁儿童

    运动干预儿童书写障碍的研究综述

    赵鑫于晶
    277-279,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书写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其机制,探讨运动对书写障碍的影响,以期为儿童书写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有效的策略.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谷歌学术、Web of science、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梳理总结国内外有关书写障碍与运动干预书写障碍的研究.结果:运动可以促进脑发育、改善视觉感知能力、提高精细运动控制能力、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进而改善书写障碍的症状.结论:通过改善视觉感知能力,精细运动控制能力、认知能力等多个途径设计相关运动干预方案,可以有效改善儿童书写障碍症状,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及干预方案有待深入研究.

    书写障碍运动干预视觉感知能力精细运动认知能力

    机器人辅助任务导向训练干预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性的Meta分析

    闫相宁陈永欢李小生
    280-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机器人辅助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Pubmed、中国知网(CNKI)、WOS、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Scopus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截至日期为2024年2月1日,最终检索到1 649篇相关文献,经筛选后有15篇文献、574个样本被纳入分析.运用Co-chrane 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运用Review Manager5.4和Stata17.0进行Meta分析、亚组分析、回归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并通过Begg和Egger的值判断是否存在显著的发表偏倚.结果:(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机器人辅助任务导向训练对Fugl-Meyer上肢评定量表的评分影响显著高于对照组[MD=6.58,95%CI(3.77,9.39),P<0.05],且机器人辅助下的任务导向训练对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的影响也显著高于对照组[MD=5.76,95%CI(2.91,8.61),P<0.05].(2)亚组分析和回归分析显示,文献发表年份可能是导致高异质性的来源之一,而是否使用联合干预、第一作者所在地区、受试者年龄不是导致高异质性的来源.(3)针对以Fugl-Meyer上肢评定量表为结局指标的文献进行发表偏倚检验,不存在显著的发表偏倚.(4)敏感性分析显示,研究结果较为稳健.结论:机器人辅助下的任务导向训练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康复机器人任务导向训练脑卒中Meta分析

    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推进路径

    李志诚张立
    286-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体育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服务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推进路径.研究认为:在内在逻辑上,新质生产力对体育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主要体现在理论支撑、现实需求和实践应用3个方面.在现实挑战方面,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新劳动者、新劳动资料和新劳动对象3个层面的现实挑战.据此,提出以下推进路径: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编辑人才,充分利用并保障新技术的有效应用,严格把控体育学术期刊的质量.

    新质生产力体育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逻辑机理现实困境推进路径

    新质生产力助力数字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

    易艺刘金凤
    290-293,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唯物史观指出,生产力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体育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数字体育高质量发展为研究对象,探究新质生产力助力数字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助力数字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主要体现在生产力要素、科技赋能、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新质生产力助力数字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有以下4条:人才优先,积极培养体育人才数字素养;技术创新,不断驱动数字体育在各环境下的适配性;积极转型,打通上下结构积极部署体育数字化;全面布局,政府牵头带动优化整体结构.

    新质生产力数字体育高质量发展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数字体育研究可视化分析

    伏皓生程子怡孔德银
    294-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中国数字体育研究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进行整体把握与分析,以期为中国数字体育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中国知网2000-2024年的SC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I、CSCD数据库中688篇数字体育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1)自21世纪初,数字体育研究文献便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15年和2020年这2个关键时期之后,文献的发表量显著增长.(2)数字体育研究高产作者较少;主要发文机构聚集在沿海科技发达地区,机构之间的联系相对松散,合作机会有限,限制了跨机构间知识共享和协同创新的可能性.(3)数字体育重点研究领域为数字体育技术和数字体育业务;主要研究热点为体育产业、互联网、大数据.(4)我国数字体育研究分为3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2000-2014年),"信息化""体育""体育信息"等为重点关键词,说明"信息化体育"是当时数字体育的研究热点与前沿;稳定发展阶段(2015-2019年),"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体育管理""体育新闻"为主要关键词,其中"互联网"突现强度远远高于其他关键词,说明研究热点及前沿为"互联网+体育",其他研究方向较为分散;研究深化阶段(2020年至今),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区块链""元宇宙""人工智能""数字治理"等关键词在短时间内突现强度上升,成为研究前沿热点,预示了数字体育领域研究前沿热点走向.结论:21世纪以来,中国数字体育研究文献快速增长,主要聚焦于体育产业、互联网、大数据领域,呈现出学科交叉融合和多元化、深入化发展趋势.建议:加强跨学科合作,关注新兴数字技术发展,深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促进数字体育创新发展.

    数字体育CiteSpace可视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