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赵黎 白玲(执行)

月刊

1005-0256

tiyutongbao@sina.com

010-87183059

100061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11号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port Science &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圈层结构理论视域下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蔡瑶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圈层结构理论视域下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是一个包括技能学习教育、价值引领教育、行为实践教育的体育教育过程,是一个具有层次性、扩散性,梯次展开特点的概念。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体育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高质量体育人才。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圈层结构理论视域下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价值和实践路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圈层结构理论指导下,思政教育可置于由内而外、渐次递进、圈层波动特点凸显的理论模型之中,大学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可以采用核心圈、关键圈、辐射圈逐步推进的课程开发方式。其价值有:落实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多层认知,价值引领教育改革;激发学生潜能,助力体育强国建设;塑造多维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通过对内容和价值的深入分析进而构建出提质增效的体育课程思政实践路径:阶梯式设置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渐进式推进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师队伍建设;扩散式营造校园体育思政文化氛围;引导式带动学生参与体育实践活动。本研究旨在培育新时代高质量的体育人才,促进体育教育事业发展,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圈层结构理论大学公共体育课高校体育课程思政

    中国体育故事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价值意蕴、逻辑构建和实践指向

    王曦赵立文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体育教育建设和体育强国建设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剖析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讲好中国体育故事的价值出发,借助"5W"传播模式将体育文化与文化传播相叠合探索中国体育故事传播的延展逻辑,提出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馈3 个方面着手来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在总体教学设计方面要构建教学新模式,确定教学目标和主线;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守正创新,着眼需求导向,同时还需通过多元叙述主体来丰富题材内容;在教学反馈上需健全反馈机制,最终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融入中国体育故事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

    中国体育故事课程教学"5W"传播模式体育课程思政

    龙狮文化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熊玮奉杰超陈亚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狮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标识,对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新时代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涵所指。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探讨龙狮文化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龙狮文化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困境,提出了通过主体激活、系统构建、技术赋能和立体联动等龙狮文化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化路径。

    龙狮文化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困境路径

    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体育教学一体化的核心要义、价值意蕴及实施策略

    赵旺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积累的优秀文化,对现代学校立德树人教育有着思想引领、实践借鉴的作用。本文围绕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体育教学一体化核心要义的解读、价值的剖析、实践策略的提出3 个方面,梳理出在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红色文化与数字技术的耦合,既能实现红色文化传承的创新转化,又能为体育教学提供丰富文化资源。据此,提出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体育教学一体化构建策略,让学生在价值观形成初期通过体育育人的主渠道种下红色种子,凸显体育课程的育人价值与功能,进而夯实红色文化传承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

    红色文化数字技术体育教学一体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下的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创新实践研究

    徐良毛军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以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为导向的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创新实践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实践路径,旨在提升中学生的身心素质,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效果。

    课程思政心理健康教育中学体育与健康

    国外非线性教学法CLA及其应用——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杨阳王鹏彭健
    175-179,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约束导向法(Constraints-led Approach,CLA)主要由运动控制的动力系统理论以及生态心理学构成。国外关于非线性教学法CLA的相关研究数量日益增多,但缺乏系统的文献梳理,对研究领域发展历程和研究热点演变的认识不足。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提取近20 年国外非线性教学法CLA的研究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对其进行文献被引量、发文作者和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显示:非线性教学法在国外研究起步早且发展迅速,现已成为热门研究主题;总体上作者交叉合作较多,核心作者间存在紧密合作网;国外已将CLA运用在教学实践中,研究热点主要为任务约束与实践的结合、非线性教学法与教学的关系、非线性教学法中运动技能习得等;CLA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是该领域持续关注的内容;体育指导者应加强对CLA的学习。

    约束导向法CiteSpace非线性教学法研究热点及趋势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健美操运动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邹安南
    180-183,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适应现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顺应初中健美操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发展方向,提供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学的新思路,提高初中健美操教学效果,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初中健美操运动教育模式进行理论构建研究。研究认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健美操运动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来自游戏理论、合作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初中健美操运动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教学目标、内容、程序、评价、策略。

    新课改初中健美操运动教育模式核心素养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策略研究

    崔小良杨欢郭井双张佳玥...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我国教师队伍的后备军,而人才培养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教师的培养质量。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在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下需要同时满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要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以协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基本理念作为指导方针,探索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

    国家标准体育教育专业专业认证培养方案

    2023年江西省体育类职业技能大赛开展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何绍锴任圣玥吴赴军
    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目前已经成为国家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有利于推进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23 年江西省体育类职业技能大赛健身指导和体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这2 个赛项的成绩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江西省体育类职业技能大赛的发展策略,以此推进江西省职业院校体育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精准定位人才培养方向,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体育人才。

    体育类职业技能开展现状发展路径

    "引导—互助—探讨"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多因素实证研究

    孙文玲王力锋孙文树
    190-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引导—互助—探讨"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教学模式×项目×性别的三因素实验设计,发现"引导—互助—探讨"模式对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情况。结果:(1)"引导—互助—探讨"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成绩以及合作创新能力,与传统模式存在显著差异。(2)在体育学习兴趣方面,教学模式具有主效应,项目和性别不具有主效应。(3)在体育课、体质健康水平测试成绩和合作能力方面,模式、项目均具有主效应,性别不具有主效应。(4)在体育课成绩指标中,项目与性别存在交互作用。

    "引导—互助—探讨"模式学习兴趣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