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特种结构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特种结构
特种结构

舒亚俐

双月刊

1001-3598

spst@bmedi.cn

010-82216835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市政总院大厦)

特种结构/Journal Special Structur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4年,是建设部委托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工程结构专业技术刊物。本刊是我国工程建设类核心期刊,连续多年被选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成为美国工程信息(EI)的入选刊物。本刊重视文摘的学术深度及水准,同时也很注重其科学性,实践性和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BP和RBF神经网络的折叠网壳帐篷风压系数预测对比研究

    黄政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全面掌握折叠网壳帐篷风荷载分布特性,分别利用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对折叠帐篷在风速为20m/s时风向角0°、45°、90.三种工况下风压系数进行预测对比分析.与风洞试验结果相比,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在折叠帐篷风压系数的分布趋势均能够达到较好的吻合.在风压系数的定量分析上,RBF神经网络在时间效率和准确性上均比BP神经网络表现更好.两种神经网络模型在风压系数预测上的优缺点,可为类似工程神经网络模型构建提供参考.

    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折叠网壳帐篷风压系数预测

    大直径盾构隧道盾构井环框梁设计分析及构造措施

    李婧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直径公路隧道盾构井在施工阶段承担着盾构机吊装、盾构掘进始发和接收的重要功能.后期运营阶段盾构井承担隧道运营、设备布置、故障检修、事故安全疏散等多种工况的功能要求.本文以深圳妈湾跨海通道盾构井为研究对象,结合盾构法地下快速路的特点,针对大直径公路隧道盾构特点设计盾构接收井结构.利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荷载-结构法盾构井三维计算模型,分析了盾构接收井在盾构吊装阶段、施工后浇结构及后期运营阶段的环框梁受力特点,同时总结了大直径盾构井环框梁构造措施,对于以后指导大直径盾构井结构设计及施工有重要意义.

    公路盾构法隧道大直径盾构井环框梁

    多因素下大直径电力隧道顶管诱发地表沉降研究

    叶井亮袁哲陈娟曾聪...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顶管施工过程中会对土体产生较大扰动,导致一定施工范围内的土体发生变形.本文依托南泥湾大直径电力隧道顶管工程,通过现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了摩擦系数、支护压力和注浆压力、管道埋深、管道直径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系数的增大,会使地表的沉降增加;支护压力在管道轴线上方的地表沉降产生影响,但超过二倍管径,则影响不大;适当的注浆压力能够抑制地表土体的变形;管道埋深会对地面最大沉降值和沉降槽宽度产生影响,并对地面的影响范围会扩大;管道直径的增加,会让管道周围土体最大沉降值增加,并且变化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控制顶管施工引起地表沉降措施提供参考.

    顶管地表沉降土体扰动数值模拟

    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结构健康监测设计与实践

    刘明高于瑞祥李寅陈仁东...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调研国内工程案例,以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超大直径盾构隧道为例,针对复杂地下空间环境、高压富水、高致密砂层的特殊环境及超大直径、深覆土等工程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盾构隧道健康监测内容、监测断面、监测点布设及方法、监测系统平台与管理要求,最终构建了完整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现了对东六环盾构隧道结构健康状态的实时评价与预警.设计实践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隧道工程大直径盾构隧道结构健康监测

    大型泵站施工过程中基坑监测及支护结构受力分析

    赖爱平罗凯罗家杰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保深基坑开挖的安全,采用动态监测和信息化施工.通过分析地下连续墙的变形、锚杆拉力、内支撑轴力等监测数据,发现天气、堆载、夹具松弛等会引起监测值偏离计算值,恶劣天气也会造成土体剪切指标的下降.建议设计阶段应预留足够的安全系数,并采用折减后的剪切指标后复核各项安全系数.

    深基坑支护基坑监测地下连续墙锚杆

    基于二维云模型和ALARP准则的风险评价法

    邢观华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险具有广泛性和显著的不确定性,合理地评价风险可以有效规避事故损失.基于传统ALARP风险矩阵和二维云理论,提出一种风险量化评价方法.参考以"发生概率"和"危害性"为风险指标的五阶ALARP风险矩阵,统计四类风险等级对应的风险指标组合情况,分别建立风险等级的二维云模型.对某风险因素评级时,令专家参照评估标准,对风险指标进行多次独立评级,建立风险评估样本的云模型.利用Matlab基于评估样本云参数生成大量样本点,带入风险等级的正向云发生器中计算平均确定度,作为确定最终风险评级的依据.最后以斜拉索耐久性风险评价为例,结合工程实际病害情况,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云理论风险评估ALARP准则二维云模型耐久性

    多批次预制的内河沉管隧道干坞坞口封闭方案研究

    黄雪阳刘力英杨春山汪传智...
    10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多批次预制的内河沉管隧道干坞坞口封闭方案,以广州某典型软土地基中的沉管隧道干坞工程为背景,提出一种半重力式坞门墩+钢坞门的坞口封闭方案,并将其与围堰方案进行了经济合理性比较.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地连墙接头类型、墙体厚度、坞门墩平面长度等敏感性因素,揭示了格构式地连墙坞门墩的受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多批次预制的内河沉管隧道,半重力式坞门墩+钢坞门坞口封闭方案的造价比围堰方案降低20%以上,且缩短了半年以上的工期;坞门墩格构式地连墙呈现以水平向受力为主的双向板受力特征;刚性接头坞门墩整体性好,柔性接头坞门墩在墙顶盖板的约束下也具有较好的整体性,但二者的位移、弯矩大小和形状均存在差异;随着墙体厚度的增加,墙体的位移减小,弯矩增大;随着坞门墩平面长度的增加,墙体的位移减小,弯矩减小.

    沉管隧道干坞坞口封闭坞门墩受力机制

    浅埋暗挖隧道不对称双联拱梁柱结构施工方案优化设计

    齐骥胡启明杨佳霖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浅埋暗挖城市地下人行通道设备机房段不对称双连拱结构,优化了不对称双连拱隧道梁柱结构施工顺序.先施工大洞远离小洞一侧的导洞,并可继续进行其他工法待施工部位施工,同时进行小洞施工,避免了先开挖小洞后开挖大洞对工期的影响,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基于FLAC3D数值模拟,对优化后双连拱结构最不利工况进行分析,竖向沉降在允许范围内.为进一步保证本优化方案的安全性与结构稳定性,在受力最薄弱处设置了梁柱结构.

    地下通道不对称双连拱优化设计FLAC3D

    某水库输水隧洞取水口设计优化

    王林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了在某岩质边坡水库中修建输水隧洞取水口的优化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通过水下沉管与浇筑水下混凝土的方式,施工永久性人工岩塞体与取水口;在该永久性人工岩塞体的保护下,输水隧洞安全开挖至取水口位置,实现取水头部的贯通.设计优化方案与常规围堰法或岩塞爆破法相比,具有安全性高、施工工期短、取水口水流条件好、工程难度低等优点.本文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水库输水隧洞人工岩塞体取水口

    基于荷载组合的海上浮式风机中外规范探讨

    叶菲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海上浮式风机的设计规范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本文旨在推动我国相关标准规范进一步建立健全.本文选取了4部具有代表性的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对结构设计中关于工况、荷载组合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介绍,给出了各规范对我国海上浮式风机工程设计的适用性和可参考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海上浮式风机标准规范的建议.

    海上风电浮式风机荷载组合工况分析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