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段芳龄

月刊

1006-5709

wcbx@chinajournal.net.cn

0371-66792002

450052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提高为主,同时重视普及,努力做到普及与提高并重,遵循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和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原则,引导和推动学科发展,在办刊过程中非常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可读性、适用性、创新性、导向性、及时性和政策性,努力做到编辑和出版标准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90 d死亡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赵玥隋冰冰王磊
    292-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associ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90 d死亡的预测模型,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治疗的276例HBV-ACLF患者.根据入院90 d预后情况,将276例HBV-ACLF患者分为死亡组126例(45.65%)、生存组150例(54.35%).收集两组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HBV-ACLF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法评价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具有更高的年龄(>75岁)、肝性脑病比例、D-D、凝血酶原时间、乳酸、NLR、RDW、CTP评分、MELD评分,更低的白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D-D>2.10 mg/L、乳酸>5.25 mmol/L、MELD评分>25分、肝性脑病、NLR>5是HBV-ACLF患者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内部验证时模型预测HBV-ACLF患者90 d死亡的AUC为0.880(95%CI:0.837~0.922),准确度为81.52%;外部验证时AUC为0.828(95%CI:0.773~0.884),准确度为76.74%.结论 基于年龄、D-D、乳酸、MELD评分、肝性脑病、NLR构建的模型可预测HBV-ACLF患者90 d死亡风险,有助于临床对危重症的识别,辅助对患者进行精细化管理.

    慢加急性肝衰竭死亡风险预测模型肝脏疾病

    调节性T细胞在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费睿成郭彩茹亓民
    297-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不同病理分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 Treg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60例HCC患者的外周抗凝血作为HCC试验组并进行Edmondson-steiner病理分期,20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抗凝血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CD4+CD25+CD127LOW Treg水平.结果 HCC患者外周血中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在HCC不同分期中,Ⅲ、Ⅳ期患者外周血中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结论 在HCC患者外周血中,Treg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而逐渐增多,且在Ⅲ、Ⅳ期快速增殖,其可能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密切相关.

    肝细胞癌调节性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外周血临床意义

    影像学检查在消化科拟诊阑尾相关疾病中的价值:单中心研究

    蔡石龙魏梅梅钟志方孙晗...
    300-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影像学方法在消化科拟诊阑尾相关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消化科拟诊阑尾相关疾病而选择超声、CT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消化内镜或增强影像学最终确诊结论,将119例患者分为阑尾相关疾病组(56例)、非阑尾相关疾病组(52例)、阑尾炎合并其他疾病组(11例).结果 超声在阑尾相关疾病组、非阑尾相关疾病组、阑尾炎合并其他疾病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98.21%、92.31%和72.73%;CT在阑尾相关疾病组、非阑尾相关疾病组、阑尾炎合并其他疾病组中的检出率中分别为91.07%、76.92%和81.82%.超声、CT在非阑尾相关疾病组中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27,P<0.05),超声对细微病变和血流(阑尾穿孔、小憩室、细小血管病变、部分涉危急值疾病)的显示优于CT,CT对高密度异物或病变(枣核、结石/粪石)的显示优于超声.结论 影像学检查在消化科拟诊阑尾相关疾病中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超声和CT联合应用有望实现低阴性阑尾手术率.

    影像学消化胃肠诊断阑尾

    膳食炎症指数与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张丽舒小闯刘敏李强...
    305-309,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炎、胃溃疡、炎症性肠病和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饮食是炎症的主要决定因素,是降低胃肠道疾病风险的关键可改变因素.由于不同食物和营养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因此,提出了评估膳食整体炎症潜力的新型工具—膳食炎症指数(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DII),DII不仅可以量化评估受试者的整体膳食炎症效应,还能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比较,已经发现DII与多种胃肠道疾病有关,本文对DII与常见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为饮食干预防治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膳食炎症指数饮食炎症胃肠道疾病

    超声内镜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田英操寄望
    310-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具有恶性潜能的间质瘤,不同恶性风险的GIST选择不同的治疗策略,如监测随访、内镜治疗、手术切除或/和药物治疗.因此,GIST的早期诊断以及风险评估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目前,随着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超声内镜弹性成像(endoscopic elastic imaging,EUS-EG)、超声内镜谐波增强(contrast-enhanced harmonic endoscopic ultrasound,CH-EUS)、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biopsy,EUS-FNA/EUS-FNB)被应用于GIST的诊断以及风险评估.本文主要对以上检查方式在GIST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超声内镜弹性成像谐波造影细针活检胃肠道间质瘤

    抗栓药物引起消化道出血后药物重启时机的研究进展

    柳泽悦张玲
    315-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栓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其会导致患者出现消化道损伤,甚至引起致死性的消化道出血,所以其用药一直受到诸多限制.在抗栓治疗的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后,临床医师多会酌情停用抗栓药物,并积极进行镜下或药物止血.但患者停服抗栓药物后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因此,继续服用抗栓药物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势在必行,但消化道出血后重启抗栓药物的最佳时机尚不明确,如何安全有效地重新启用抗血栓药物,使患者最大程度地从抗栓药物中获益已成为临床上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抗栓药物引起消化道出血后的重启时机作一简要综述.

    抗栓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消化道出血药物重启

    光动力疗法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研究进展

    张校任亚丽王海萍徐维田...
    319-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中逐渐发展成熟,ICIs通过阻断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的免疫抑制作用来激活宿主的抗肿瘤反应.但目前只有部分患者可以从ICIs治疗中受益.近年来,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发展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手段,其可以通过产生活性氧杀伤肿瘤细胞,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浸润.然而,PDT所诱导的免疫反应通常较弱.因此,PDT联合ICIs具有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减少肿瘤转移和复发的优势.本文对近年来PDT联合ICIs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为消化道肿瘤治疗提供新的见解和途径.

    光动力疗法消化道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AGA临床实践指南更新:瘦型NAFLD的诊断和管理(专家评议)

    苏殷实陈源文
    324-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被公认为是引发慢性肝病的一大主要病因,其影响了超过25%的美国以及全世界人口.每4例NAFLD患者中就有1例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其可以导致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和肝细胞癌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与患病和死亡显著相关.尽管NAFLD主要存在于肥胖和(或)2型糖尿病患者中,但据估计有7%-20%的NAFLD患者为瘦人体质.在临床评估患有遗传性疾病、脂肪代谢障碍、药物源性脂肪肝和炎症性疾病等的瘦型NAFLD患者时,临床医师所能参考的指导性意见十分有限.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为瘦型NAFLD患者的流行病学、疾病自然史、预后和死亡的特征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证据.多项研究发现,瘦型NAFL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与肝脏疾病死亡率以及全因死亡率相较于无NAFLD的瘦人群体均有升高.本文作为美国胃肠病学会临床实践更新,将提供"最佳实践建议"以通过循证医学途径来帮助临床医师对瘦型NAFLD进行诊断、分期和处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指南诊断治疗适应证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发病机理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谢淑雅曹名波
    332-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以肝内脂质沉积为特征的慢性肝病,目前已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近年来MAFLD发病率逐步提升,对医疗系统的负担持续增加,在治疗方面尚无特效药物.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概述了影响MAFLD发病的相关机制,归纳了 MAFLD治疗方法的当前进展,为临床治疗MAFLD提供理论基础.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理治疗

    e抗原阴性慢性HBV感染者非活动期与不确定期的评估及治疗

    蔡欣奕陈洪德
    336-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世界范围内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主要形式,其管理是世界公共卫生的重大负担.近年,对慢性HBV感染的进一步探索,使得CHB的管理更加精确.欧洲肝病学会提出将CHB自然史分为以下5个阶段:HBeAg阳性HBV感染、HBeAg阳性慢性肝炎、HBeAg阴性HBV感染、HBeAg阴性慢性肝炎、HBeAg阴性HBV感染(隐匿性HBV感染),有相当比例的患者不属于以上任何一个分期,即不确定期.本文总结了关于e抗原阴性HBV感染的文献和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师使用无创性工具(如乙肝表面抗原定量和弹性成像)评估HBeAg阴性非活动期与不确定期患者,并及时开始抗病毒治疗.

    e抗原阴性HBV感染自然史非活动期不确定期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