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旬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Jour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inno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目的论视角下广西壮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策略研究

    黄莉黄思纯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壮族的风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壮族的民俗文化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广西壮族民俗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进行外宣翻译是在我国"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对树立积极正面的中国多民族国家形象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广西壮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仍存在较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传播的效果,也不利于广西故事"走出去".鉴于此,该文以广西壮族为例,分析壮族民俗文化外宣文本的特征,并以目的论为指导,以传递信息、促进对外交流为最终目的,采用适合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翻译策略进行外宣翻译,为广西壮族民俗文化外宣文本英译提供借鉴.

    目的论中国故事壮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翻译策略

    依托短视频平台提升新闻传播效果

    朱鹏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视域下,短视频平台发展速率持续加快,使得该平台渗透的领域逐渐增加,其中也为新闻传播路径的优化带来新契机.传统新闻传播模式涉及时间灵活性不足、传播路径相对单一、难以充分满足人们的信息获取需求等问题,短视频平台的介入,进一步拓展了新闻传播渠道,保证了新闻信息的短小精悍性,提升了新闻信息质量,提升了新闻传播与受众信息获取习惯的符合性,扩大了新闻信息传播范围,提高了受众与媒体的黏性,促进了新闻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该文对短视频平台实际发展状况加以阐释,分析新闻传播环节短视频平台的应用优势,探寻短视频平台应用的不足,并提出一定对策,以期提升新闻传播水平.

    短视频平台应用优势不足之处新闻传播策略

    乡村文化的数字化传承:网络直播平台的潜力与挑战

    李娇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网络直播平台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乡村文化传播的新兴载体,这一变化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打破了传统传播方式的局限,为乡村文化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该文旨在探讨网络直播平台在乡村文化数字化传承中的潜力和挑战.网络直播为乡村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为乡村文化传承者提供了新的机会,增强了文化的互动性,扩大了文化影响力.同时,乡村文化网络直播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和挑战,例如硬件设施的落后、内容表达单一、市场商业化严重等.为确保乡村文化在传播中不失独特性和真实性,需加强创作者能力培训,丰富直播内容类别,鼓励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网络直播乡村文化乡村振兴数字化非遗传承

    "新丝路"格局下重构"影像+文化+命运"共同体——以纪录片《我所经历的罗布荒原》为例

    岳贤龙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丝路"的国际视野,影像话语体系在助力国家新形象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纪录片作为影像叙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和不可或缺的题材形式,不仅具有权威性、严肃性的官方叙事特色,而且其独有的厚重感、社会感、历史感等媒介特性可以借助"新科技"与历史对话,通过多视角、多线索的视听手段将丝路沿线各国的文化特性编码成具有能指作用的"影像共同体",并解码释义后同构出具有促进民族价值耦合交流意义的"文化共同体",从而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与历史对话,重组民族未来格局,重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丝路纪录片电影影像叙事文化交流命运共同体

    宋韵传廉,继往开来——基于南宋廉洁文化的杭州特色廉洁文化教育路径探究

    钟江顺凌佳惠戴丽华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宋韵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宋韵文化中的廉洁因子处处可见,并在历经千年后仍熠熠生辉.杭州作为南宋都城,宋代文化遗产颇丰,深入挖掘留存在城市和老百姓生活中的宋韵廉洁文化,将会给当代廉洁文化建设以新的启示.该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人物采访等方法,研究南宋清官廉吏身先示范的事迹、优秀家风家训蔚然成风的形式、珍贵文物遗产托物言志的呈现,从而实现继承宋韵廉洁文化精华,守正创新,并提出新时代具有杭州特色的廉洁教育路径,打造可观可感的文化品牌,实现润物无声的廉洁教育,充分发挥与时俱进的地区人文优势,将城市资源活化,以期宋韵传廉,继往开来.

    宋韵南宋文化廉洁文化廉洁教育建设路径

    全面抗战时期川盐"岸价"管理及其实施困境

    王学强刘建军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抗战时期,川省盐务机关对所辖区食盐岸价实施核本定价,并先后实施平价、牌价、自力更生核价等办法.实践中,受物价飞涨、国家实施限价政策等因素影响,岸价管理困难重重.各岸运商每以核价不足呈请优核岸价;岸价归公款征收亦因运销商借故拖延、相互推诿及部分盐务机关蓄意包庇而举步维艰;限价时期,岸价调整中心转移,致价格变更难以适应现实需要,官资亏折严重;岸价管理最终陷于官商交困的局面.川盐岸价管理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不仅反映了战时盐业管理的复杂性,亦折射出这一时期四川地区区域经济变动、官商关系等内容,呈现出国民政府统治后期的某些面相.

    食盐盐价岸价价格管理全面抗战四川

    论稷下学宫的人才思想

    韩宏博周怡亮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的结晶,稷下学宫之所以在齐国出现有一定的必然性,是齐国特殊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产物,是独具特色的齐地文化中结出的硕果.该文主要就稷下学宫的建立背景、稷下学宫的人才思想及其实践两方面展开论述,以春秋战国这一时代为背景,以人为中心,对稷下学宫人才思想及实践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考察,在充分运用基本史料和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全面分析稷下学宫时期特殊人才现象出现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深层次原因,总结探索人才成长规律性问题,以史为鉴,让稷下学宫文化遗产在守得住、传承好的前提下,发挥更多带动作用.

    稷下学宫齐国尊贤尚功诸子百家选人用人文化建设

    韶关童谣的地方文化意蕴

    易静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童谣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兴起于民间,流传于四野,在儿童的口中广为传诵.韶关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地方童谣:劳动童谣、仪式童谣、时政童谣、生活童谣、历史传说童谣等,从中能反映出该地的风土面貌、人文精神.该研究通过选择与品鉴几首具有地方风格的童谣,窥探其价值,明晰韶关地区社会特色,有助于探讨地方文化对儿童进行精神教化的功能、价值、路径与成效.同时伴随着时移俗易,童谣丰富的文化价值、社会功能、历史意义,仍然能给民族、民系的发展、演变,以及未来研究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提供丰富的佐证.

    童谣民俗地方文化文化意蕴审美教育意义

    乡土医学的人类学分析——以侗族民族医学为例

    韦伊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侗族民族医学为例,对乡土医学进行人类学分析.乡土医学是一种基于传统经验和观察的医疗方法,注重个体的生理特征和疾病的生物学机制.同时,乡土医学关注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强调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从民族医学分析角度看,乡土医学是特定民族文化的产物,与侗族的历史、信仰和价值观密切相关.乡土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和融合,可以为现代医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在侗族民族医学实践中,传统医疗方法包括草药疗法、针灸和推拿等,具有独有的特点和效果.乡土医学的人类学分析对于了解和保护民族医学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乡土医学侗族医学人类学分析民族医学实践民族医药特色现代医学

    神话"母题"视域下的贵州苗族纹样文化研究

    李炜彦周梦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母题"的概念在民间故事文学术语中可界定为"情节单元",在苗族叙事文学中,母题可分为"创世母题""战争母题""迁徙母题"三大情节单元.在"母题"视域下的贵州苗族纹样多以"神话""传说""历史""宗教"作为图案的造型内核,也是图案内涵叙事的根本.苗族纹样是苗族人长期积累的民族意识的一种文化表述,在装饰性符号意义的基础上又具有文化属性.苗族纹样文化作为符号被文化持有者所感知,这是他们族群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纹样不仅是装饰,更是一种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表达,使得苗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也使得苗族区别于其他族群,形成独特的文化意象.

    神话传说"母题"贵州苗族纹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