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旬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Jour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inno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旅融合背景下安康地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潘淑芳徐辉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文化乃旅游之灵魂."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更好地彰显"以文兴旅、以旅彰文"理念,该文以安康地域文化的传承为研究内容,采用文献查阅法、调查研究法,系统梳理了安康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归纳总结了安康地域文化的内涵,认识到文旅融合背景下传承创新安康地域文化乃塑造旅游文化的灵魂,并提出从"生态+文旅""毛绒玩具+文旅""非遗+文旅""美食+文旅"等模式多层面提升安康文旅品牌效应,传承创新地域文化,深化文旅融合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推动文化繁荣、坚定文化自信.

    安康旅游文化地域文化内涵发展传承创新文化自信

    中医药文化传承研究——网游世界新视角

    肖俊杰曹忠凯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宇宙时代,网络游戏不仅是人们的重要娱乐方式,更是网游爱好者的精神乐园.对青少年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网络游戏也已逐渐变身为一个新型的"文化载体",依靠该平台的巨大吸引力,寓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于游戏娱乐之中,将有助于推动游戏在青少年成长中发挥积极、正向的引领作用.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及数字媒体愈发重视,为更好地响应国家号召,宣传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知识,文章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层面阐释了网络游戏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路径,并以中医药文化为蓝本,创新现代网络游戏设计,以挖掘出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嬗变之路.

    网络游戏青少年中医药文化传承数字媒体使用与满足理论

    黄河流域文旅演艺项目运营模式研究——以濮阳杂技情景剧《水秀》为例

    徐菲菲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黄河流域文旅演艺项目运营模式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优化路径,对于推动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文旅项目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择了《水秀》作为典型案例,进行RMP(资源、市场、产品)分析.通过对黄河流域文旅演艺项目的资源、市场和产品进行优势和劣势分析,发现其存在资源缺乏特色、资源分布不均衡、市场规模不足、项目定位模糊、宣传受限和项目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多条优化路径,不断探索和创新技术手段和演出形式,形成独特的项目形象和记忆点.该研究旨在为黄河流域文旅演艺项目的运营提供借鉴和启示,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黄河流域文旅文化演艺项目运营模式

    汉字设计的维度拓展探究

    谢心玥尹毅
    120-124,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观古今,中国字体一直具有"音、形、义"三者之美.发展到今天,它已包含了深刻的历史、文化与情感价值.设计是将中国汉字价值发扬与宣传的良好方式之一.当下,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人们审美的转变,汉字相关设计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由静态走向动态;由平面走向立体;由单一化走向个性化.因此,该文从设计的角度切入,深入研究拓展维度下汉字字体的表达形式与特征.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与调查法,归类与总结出时间、空间与情感三种维度下汉字字体呈现出的几类样貌与载体,为日后汉字字体相关设计提供参考,进而提升汉字的传播力与延续性.

    汉字字体设计字体设计汉字字体汉字多维度文化传播

    达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研究

    向龙辉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与旅游融合的维度不断拓宽,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问题引起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推动四川达州市非遗旅游发展,寻找非遗与旅游高质量融合现实路径,该文通过对达州市非遗旅游发展的系统研究,分别从社会性参与、非遗内涵性问题、整体性规划布局和数字化应用4个方面进行探讨,指出达州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并对此提出具体措施和优化路径,即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吸纳社会力量的参与;保护非遗完整性和内涵性,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性发展非遗旅游;提高整体性规划和布局;加强非遗旅游数字化创新与应用.

    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达州市文创社会性参与内涵性

    新媒体环境下广州市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叶妮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环境下,广州市音乐文化产业呈现出自媒体营销模式和高科技应用模式的特点.自媒体营销模式包括宣传模式、销售模式和内容制作模式,具有交互性强、传播迅速、突破时空限制等特点.高科技应用模式包括流媒体模式、虚拟影像模式和人工智能模式.人工智能模式的"AI算法"使音乐作品的创作效率提高,并符合市场需求.虚拟影像技术丰富了舞台美学设计,创新了线上音乐演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流媒体应用工具功能更具综合性,使用更方便更人性化.该文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广州市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保障广州音乐文化产业的多元和创新发展.

    新媒体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自媒体人工智能虚拟影像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疆开放大学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宋雅娟阚利萍魏永涛
    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大学的配合与支持,高质量、高效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校园课程文化建设是当前和未来背景下多民族地区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该文研究内容包括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及其文献发展情况、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建设意义与实践等,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等,发现在大学校园课程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当地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文化教育的当代功能是必要的.该文旨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激发他们对于历史使命的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奋斗精神、奉献意识,使得大学校园课程文化建设更具吸引力、活力和影响力.

    红色文化文化资源新疆开放大学课程建设实践文化教育研究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路径

    张英谭强王睿
    14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根基.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将其融入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不仅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丰富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具有增强文化自信、培育道德品质、丰富课程需要等价值意涵.应通过增强融入意识、优化融入内容、改进融入方式、构建融入机制等路径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幼儿园教育活动社会领域内涵价值路径

    "五雅"并举,文化育人体系构建——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为例

    武晏好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立德树人要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高度重视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雅树人"是新时期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新途径.该文通过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的实例,探索如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练出"雅"文化,并将其融入高职教育,构建"五雅并举"育人体系,旨在营造全方位立德树人的文化环境,拓展育人时空维度,打造特色育人品牌,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育人体系构建育人实践人才培养高职教育

    纪念馆教育资源的构建与发展——以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为例

    杭垚李滢
    152-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是博物馆(纪念馆)的首要职能.博物馆(纪念馆)作为公共文化教育机构,依托自身丰富的藏品和独特的教育资源,策划实施多样、分众的教育活动,充分践行场馆的教育职能与使命,逐步成为校外教育的主战场.近年来,随着"大思政课"建设的推进与"双减"政策落地,纪念馆不断加强教育品牌建设,开始走出围墙,积极谋求馆校合作,与中小学共同开辟新时代"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的"学习场".在此背景下,该文总结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的开发历程与实践,并提出"五育并举"赋能纪念馆教育品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旨在有效发挥纪念馆特有的文化育人功能.

    纪念馆未成年人教育品牌建设馆校合作路径探究协作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