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徐广文

季刊

1009-4881

whgyxyxb@126.com

027-83956210

430023

武汉常青花园中环西路特1号武汉工业学院学报编辑部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经济与管理工程及其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的文稿,其宗旨是报告科研活动、推动和促进学术交流。读者对象为高校师生,相关学科专业、行业的工程技术或管理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亲水胶体对油炸外裹糊鱼块品质的影响

    徐丽敏陈季旺崔璐璐彭利娟...
    1-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3种亲水胶体(羧甲基纤维素钠、瓜尔胶、黄原胶)分别添加到模式外裹糊(小麦淀粉和小麦面筋蛋白)中制作外裹糊鱼块,每种亲水胶体的添加量分别为0.1%、0.2%、0.3%、0.4%和0.5%,将裹糊挂糠的鱼块经170℃初炸40 s后190℃复炸30 s,测定油炸外裹糊鱼块的水分含量、油脂含量和表面色度,分析亲水胶体的种类和添加量对油炸外裹糊鱼块品质的影响,并对油炸外裹糊鱼块进行感官评价.结果显示:3种亲水胶体对油炸外裹糊鱼块外壳的水分含量、油脂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油炸外裹糊鱼块的色度和感官评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当3种亲水胶体的添加量相同时,添加黄原胶的油炸外裹糊鱼块外壳的水分含量最高,其次是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瓜尔胶的外壳的水分含量最低,油脂含量呈现相反的变化规律;亲水胶体的添加量对油炸外裹糊鱼块外壳的水分含量、油脂含量和鱼肉的油脂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色度和鱼肉的水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亲水胶体添加量的增加,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原胶的油炸外裹糊鱼块外壳的水分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添加瓜尔胶的外壳的水分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P<0.05),而油脂含量呈现相反的变化规律.这些结果表明,当模式外裹糊中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添加量为0.3%、瓜尔胶和黄原胶的添加量为0.2%时,可以获得品质最佳的油炸外裹糊鱼块.

    外裹糊鱼块亲水胶体品质影响

    黄颡鱼致病性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及特征分析

    胡兵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5月湖北太湖港街道某养殖场的黄颡鱼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鱼体头部出现"头穿孔".为确定此次黄颡鱼的患病原因,从具有以上临床症状的病鱼组织中分离获得一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编号为EDT202005.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 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技术鉴定该菌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水产常用抗生素盐酸多西环素和氟苯尼考耐药,但对恩诺沙星敏感.人工回归感染结果显示菌株可使黄颡鱼出现与自然发病鱼相似的症状,其对黄颡鱼的半致死浓度为2.51×105 CFU/mL.石蜡切片显示该菌对感染鱼的鳃、脑、肠、肝、脾和肾组织均可造成损伤,呈全身性感染.试验确认了引起此次黄颡鱼"裂头病"的病原,并初步研究了迟钝爱德华氏菌的致病性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将为黄颡鱼"裂头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指导.

    黄颡鱼迟钝爱德华氏菌裂头病分离鉴定组织病理

    pH驱动制备纳他霉素纳米乳液及其结构表征

    牛超杰汪慧常超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脱脂奶粉、纳他霉素和Na-CMC的pH驱动制备纳他霉素纳米乳液,制备高包封率且稳定性好的纳米乳液,同时通过AFM对纳米乳液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考察了纳米乳液的贮藏稳定性,借助FTIR、XRD衍射分析对纳他霉素纳米乳液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发现,纳他霉素纳米乳液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脱脂奶粉浓度为10 mg/mL、纳他霉素浓度为12 mg/mL和Na-CMC浓度为4 mg/mL,三者体积比为1:1:1.在此条件下,纳米粒粒径约为238.46 nm,Zeta电位约为-42.8 mV,包封率约为92.14%,在4℃下贮藏30 d性能保持稳定.AFM结果显示纳米乳液的分散性相对良好,FTIR结果显示纳他霉素纳米乳液没有出现新的特征峰,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作用都有所减弱.XRD衍射分析表明纳米乳液中被包埋的纳他霉素晶型改变.本研究结果可为拓展纳他霉素的实际应用范围提供理论依据.

    脱脂奶粉纳他霉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纳米乳液

    3D打印技术在肉类加工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李鑫张爽许月明张冬冬...
    24-3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是将数字模型转换为三维实体的一种成型技术.在肉类产业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肉类加工产业链的升级,便于实现个性化精准营养定制,减少原料的浪费,提高产品附加值.本文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工作原理,重点综述了3D打印技术在肉类加工中的应用,从肉类原料适印性、打印参数、后加工特性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3D打印肉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以期为食品3D打印技术在肉类加工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肉类3D打印适印性,打印参数

    泰泽司他合成工艺改进

    申毓锦何丹妮杨博赵玲...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现有的泰泽司他(Tazemetostat)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以3-氨基-5-溴-2-甲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过两次还原胺化反应,Suzuki偶联,水解,缩合5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泰泽司他(Tazemetostat).结果显示:经1 H-NMR、LC-MS确认为目标化合物,总产率57.6%(以3-氨基-5-溴-2-甲基苯甲酸甲酯计),纯度达99.1%(HPLC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无柱层析操作,收率、纯度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泰泽司他3-氨基-5-溴-2-甲基苯甲酸甲酯合成工艺优化

    黄芩发酵对动物肠道炎症的改善作用

    于潇洁赵丽刘志国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红茶菌发酵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抗菌作用和对果蝇及小鼠的细菌性肠道炎症的改善作用,测定黄芩发酵液的OD值、pH值等来确定红茶菌的发酵条件,采用二倍稀释法确定发酵液的最小抑菌浓度,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建立果蝇和小鼠的肠炎模型,通过果蝇存活率、小鼠空肠组织HE的染色情况、Zo-1和Occludin-1连接蛋白的免疫组化情况、小鼠空肠组织的荧光定量分析来验证发酵液的功能.结果显示,黄芩提取物在30℃下经红茶菌发酵84 h后,对2×108 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提升了8倍,喂食5%黄芩发酵液的果蝇生存率高于空白模型组及黄芩提取物组.小鼠肠道的HE染色结果显示,在黄芩发酵液组,小鼠空肠组织的肠绒毛形态较为完整,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ZO-1、Occludin-1连接蛋白的免疫组化评分有显著改善,qPCR检测结果显示黄芩发酵液组的小鼠空肠IL-6 mRNA与TNF-a 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实验表明红茶菌发酵黄芩能明显改善肠炎动物模型的肠道免疫功能,可为红茶菌发酵中药提取物治疗炎症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红茶菌黄芩黄芩发酵液果蝇小鼠肠炎模型

    硫酸肼镍多孔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牛好荣杨明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去离子明胶的存在下,利用NiSO4与NH2NH2·H2O低温反应合成了硫酸肼镍粒子.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结果表明,该粒子为纯的硫酸肼镍化合物,用透射电镜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该粒子呈现多孔球形结构,颗粒平均直径为0.5~1.0μm,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为其他多孔含能功能复合物材料的合成提供参考.

    多孔微球硫酸肼镍含能材料表征

    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李彬衣常青刘帅柯亮...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兼备多孔陶瓷和多孔金属的优点,具优点为力学性能佳、耐高温,且具备陶瓷的耐酸碱腐蚀性能、抗氧化性能以及金属的可加工性能,此新型无机多孔材料在未来市场上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制备方法有自蔓延高温烧结、固态偏扩散-活化反应烧结、造孔剂法、原位反应烧结法和注射成形法等,但以上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何在保证产品近净成形的基础上实现孔隙结构的精确调控和减少杂质含量,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将重点从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抗高温氧化、抗酸/碱腐蚀及加工力学性能等四个方面展开阐述,指出该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发展作出了展望.

    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抗高温氧化性能抗酸碱腐蚀性能力学性能

    助剂对水泥基防腐涂料性能的影响

    刘明晓彭浩王磊张一迪...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装配式建筑构件的锈蚀问题,将分散剂、防沉剂两种助剂以外掺的方式加入聚合物水泥浆液中来制备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腐涂料.研究了不同功能的助剂掺量对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腐涂料粘度、附着力、铅笔硬度、防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的助剂能有效地改善涂料的粘度,提高涂料的附着力、防腐能力及硬度,且在分散剂掺量为0.30 wt%、防沉剂掺量为0.40 wt%时,涂料的附着力最高,达到3.37 MPa,粘度为87.29 s,硬度达到HB,防腐蚀性能也较为优异.试验可为水泥基防腐涂料的后续研制及性能提升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聚合物水泥基防腐涂料粘度附着力硬度防腐性能

    基于STM32控制的小型机械手的研究

    鲁力杨红军田龙阳戢绍庭...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料的输送和搬运是生产线上重要的一道工序,利用机械手作为执行装置,可以减少人工成本、降低车间工人的工作强度.提出了基于STM32单片机控制的物料搬运机械手系统,分别对机械结构、运动方程、控制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进行了设计.该系统利用C语言编写控制程序,通过单片机输出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控制舵机实现对机械手动作控制.

    机械手STM32PWM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