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机化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机化学学报
无机化学学报

游效曾

月刊

1001-4861

wjhx@nju.edu.cn

025-83592307

210093

南京市南京大学化学楼

无机化学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SC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发行。主要报道我国无机化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繁荣无机化学学科。它涉及的内容有固体无机化学、配位化学、无机材料化学、催化等,着重研究新的和已知化合物的合成、热力学、动力学性质、谱学、结构和成键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Ⅱ~Ⅵ族半导体神奇尺寸团簇的生长机制及应用潜力

    李欢王生炎张龙曹越...
    1425-1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奇尺寸团簇(MSCs)由于其原子级精确的特殊结构,以及独特的电子和光学特性,近年来备受瞩目。它们在半导体纳米晶体的形成和生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深入理解MSCs的精确化学组成、原子结构以及生长机制,对科研人员从分子层面到宏观层面探索其性质来说至关重要。本综述详细介绍了半导体MSCs的形成和生长机制,并探讨了调控这些团簇形态的有效策略。同时,也梳理了非计量比和计量比MSCs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用于表征MSCs的主要技术手段,并探讨了潜在的无损检测技术。最后,本文还概述了MSCs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团簇结构调控合成策略半导体

    4'-(2-吡啶基)三联吡啶的镧系(Ⅲ)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荧光性质和磁性

    王朝阳杨春宋瑶瑶韩娜...
    1442-1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4'-(2-吡啶基)-2,2':6',2"-三联吡啶(2-pyterpy)为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 5个双核配合物[Ln(2-pyterpy)(NO3)2(μ-OCH3)]2(Ln-2-pyterpy,Ln=Pr、Sm、Eu、Dy、Er)。单晶 X 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 Pr-2-pyterpy 和 Sm-2-pyterpy 同构,属于单斜晶系,P21空间群,a=0。956 43(19)nm,b=1。965 4(4)nm,c=1。193 5(2)nm,β=90。41(3)°。配合物Er-2-pyterpy 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2。838 8(6)nm,b=1。204 8(2)nm,c=1。520 6(3)nm,β=121。70(3)°。粉末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配合物 Eu-2-pyterpy 与 Dy-2-pyterpy同构且与文献报道的配合物[Ln(2-pyterpy)(NO3)2(μ-OCH3)]2(Ln=Tb,Dy)结构相同,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镧系收缩效应在调整该系列配合物结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固态配合物Ln-2-pyterpy(Ln=Pr、Sm、Eu、Dy)均发射Ln(Ⅲ)的特征荧光。在300 K,配合物Ln-2-pyterpy(Ln=Pr、Sm、Eu、Dy)的xMT实验值与2个孤立的Ln(Ⅲ)离子的理论值基本一致。根据2 K时xMT实验值推断,配合物Sm-2-pyterpy和Eu-2-pyterpy的顺磁离子间分别通过甲氧基桥传递弱的反铁磁和铁磁耦合作用。

    镧系(Ⅲ)配合物三联吡啶荧光性质磁性

    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凝胶涂层对锌负极稳定性的影响

    唐晓宁刘珺楠杨兴富雷杰...
    1452-1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一种绿色、自交联策略,基于海藻酸钠(SA)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中羧基对Zn2+的离子缔合作用,利用旋涂法在锌电极表面原位构建了具有孔结构的柔性SA+CMC凝胶涂层(Zn@SA+CMC)。涂层中富含羟基,羟基的强吸附效应能够使涂层与锌电极紧密结合,减少界面处的副反应。柔性涂层不仅能适应锌电镀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还表现出较好的亲锌性,更低的成核过电压,更高的离子电导率,有利于Zn2+均匀沉积,有效抑制了锌枝晶的生成。因此,Zn@SA+CMC对称电池能稳定运行890 h(3 mA·cm-2);Zn@SA+CMC||MnO2全电池表现出优越的倍率和循环性能。

    水系锌离子电池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凝胶涂层亲锌性

    偏铝酸锂/环化聚丙烯腈共包覆改性高镍层状正极材料的制备

    刘君珂郑坤贵孙雯静白高杨...
    1461-1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表面无机-有机复合包覆层,用于改善高镍层状(NCM811)正极材料结构和界面不稳定问题。复合包覆层由纳米偏铝酸锂(LiAlO2,LAO)和环化聚丙烯腈(cPAN)构成。该复合包覆层中LAO是一种典型的锂离子导体,可提供Li+迁移通道;PAN环化后,可产生离域的π键,形成具有电子导电性的cPAN。材料表面复合包覆层的结构及成分研究表明,该复合包覆层均匀分布在NCM811材料表面。半电池测试结果表明,在2。7~4。3 V(vs Li/Li+)电压范围内,在180 mA·g-1电流密度下,改性后的NCM811材料循环15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84。8%。而同样条件下,原始NCM811材料容量保持率为65。5%。该复合包覆层可有效提升NCM811结构和界面稳定性,减少电解液分解,降低界面阻抗。

    锂离子电池高镍层状正极复合包覆界面稳定性离子电导率

    两例LnⅢ3配合物的构筑、晶体结构及生物活性

    王海堂凌妍妮马夏清陈雨鑫...
    1474-1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多齿席夫碱配体H2L(H2L=(E)-6-(羟甲基)-N'-((6-甲氧基吡啶-2-基)亚甲基)吡啶酰肼)与Ln(dbm)3。2H2O反应,通过溶剂热法,设计与构筑了 2例新的三核稀土配合物[Ln3(dbm)5(L)2(CH3OH)2]·CH2Cl2,其中Ln=Pr(1)、Ho(2),Hdbm=二苯甲酰甲烷。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与2同构,其结构由3个Ln(Ⅲ)离子、5个二苯甲酰甲烷阴离子(dbm-)、2个席夫碱配体L2-、2个配位的CH3OH及1个结晶CH2Cl2分子组成。3个中心Ln(Ⅲ)离子通过4个µ2-O原子相互连接,形成折线形的Ln3核。生物活性研究表明,配体H2L、Ln(dbm)3·2H2O及配合物1和2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与配体H2L及Ln(dbm)3·2H2O相比较,稀土配合物具有更强的抑菌活性。此外,采用紫外光谱法、循环伏安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1和2与小牛胸腺DNA(ct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主要以插入键合的方式与ctDNA结合。

    稀土配合物席夫碱配体晶体结构生物活性DNA作用

    荧光磁性碳点对卵巢癌细胞的靶向成像与检测

    钟思意林小文刘嘉欣王如意...
    1483-1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高温碳化法制备了荧光磁性钆掺杂碳点(Gd-CDs),其具有明亮的绿色荧光发射,荧光量子产率为32。6%,T1弛豫效率高达9。02 L·mmol-1·s-1。将Gd-CDs与卵巢癌特异性抗体Anti-HE4连接,得到的Anti-HE4/Gd-CDs纳米探针能对SKOV-3卵巢癌细胞进行特异性的荧光成像和T1加权成像,其荧光信号强度与SKOV-3的细胞浓度成正比,对SKOV-3细胞的检测限为658 cell·mL-1。以该方法检测了血液样品中的SKOV-3细胞。

    钆掺杂碳点靶向探针荧光成像磁共振成像卵巢癌细胞

    Ag/质子化g-C3N4纳米棒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

    殷广明王怀尧郑建华董鑫月...
    1491-1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了 Ag负载于质子化g-C3N4(pCN)的纳米棒材料(Ag/pCN),对比了 g-C3N4(CN)、表面负载Ag的CN(Ag/CN)、pCN和Ag/pCN在可见光条件下光催化降解亚甲蓝(MB)溶液的效果。结果表明,Ag/pCN光催化效率最高(92。63%),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通过光电流-时间(I-t)曲线、Nyquist曲线、Mott-Schokkty曲线和捕获实验探究了 Ag/pCN光催化降解MB的机理:虽然pCN的π共轭体系较CN发生变化,但由于形成了纳米棒,其比表面积的增加以及Ag负载的协同效应致使Ag/pCN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光催化过程中羟基自由基(-OH)是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质,其由光生电子(e-)与表面吸附的O2反应产生以及光生空穴(h+)与H2O或OH-反应产生。

    Ag质子化g-C3N4光催化降解

    基于苯磺酸和2,2'-联吡啶双配体的锰配合物的结构及其催化Mannich反应性能和机理

    张迎春史燚威杨瑞杰王鑫...
    1501-1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溶剂热法合成了 2个锰的超分子配合物[Mn2(2,2'-bipy)4(H2O)Cl3](L1)·6H2O(1)和[Mn(2,2'-bipy)2(H2O)Cl](L2)·3H2O(2)(L1-=对甲基苯磺酸根,L2-=间硝基苯磺酸根,2,2'-bipy=2,2'-联吡啶),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氮气吸附-脱附测试对其进行了表征。以Mannich反应为探针,研究了 2种配合物的催化性能,并通过对比2种配合物的扫描电镜和粉末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分析了配合物结构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密度泛函理论预测了配合物的活性位点,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明了活性位点的活化作用,进而阐述了配合物催化Mannich反应的机理。

    超分子配合物晶体结构Mannich反应理论计算催化机理

    超大硅胺基氯锗宾的反应性与立方四锗卡宾的成键解析

    安佳奇刘云乐尚建选郭燕...
    1511-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大硅胺基取代的低价锗化合物可以构建新颖的化学结构,提供有学术价值的新发现。二配位的超大硅胺基氯锗宾Ge(N(SiPr3)2)Cl(1)具有空的4p轨道和孤电子对。针对这2个特点,研究了化合物1的热构型转换和菲醌氧化加成反应。1的温热分解生成了立方四锗卡宾Ge4(NSiPr3)4(2),与菲醌(L)定量氧化加成生成了胺基一氯菲二酚合锗(Ⅳ):[Ge(N(SiPr3)2)(L)Cl](3)。表征了2个产物的单晶结构与组成。四锗卡宾2本质上是锗异腈的四聚体,分子呈现出畸变的立方体构型,4个Ge原子和4个N原子构成了中心立方体的8个顶点。其中Ge—N键长为0。203 6(3)nm,N—Ge—N与Ge—N—Ge的键角分别为85。51(18)°和94。32(16)°,立方体的侧面接近平行四边形。理论计算首次揭示了四锗卡宾2的成键面貌。自然键轨道(NBO)给出Ge4N4骨架上的20个分子轨道。轨道定域化的计算结果完好地呈现出4对Ge孤对电子、12个Ge—N键和4个Si—N键的定域轨道,能量分别为-12。22、-15。12和-20。12 eV。Ge孤对电子主要保留了 4s电子的特性,而Ge—N键主要由N的2s轨道(18。4%)和2p轨道(71。3%)、Ge的4s轨道(0。75%)和4p轨道(9。43%)综合贡献形成。在化合物3的分子中,GeⅣ采取sp3杂化,由于空间位阻与非对称配位,与另外4个配位原子形成非对称四面体构型。

    超大硅胺基异腈锗卡宾立方构型

    La、Yb掺杂AlN的光电特性和磁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熊鑫陈茜谢泉
    1519-1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AlN在光电器件的潜在应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本征AlN和稀土元素La、Yb掺杂AlN体系的光电特性和磁性。计算结果表明:本征AlN的带隙为6。060 eV。掺入La和Yb后都在导带底产生了杂质能级,使得电子从价带到导带所需的激发能量更低,有利于光学跃迁,从而改善AlN的光学性能。Yb掺杂后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的价带发生了劈裂,说明Yb掺杂后产生了磁性。La、Yb替位掺杂AlN后,光吸收带边向左往低能方向移动,发生了红移现象。掺杂La和Yb后AlN体系的静态介电常数由4。63分别增大为5。14、280。44,说明掺杂之后增强了体系耐高压特性;静态折射率则由2。12分别增大为2。26、17。06,改善了 AlN的光学性质。

    AlN第一性原理稀土掺杂光电特性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