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物流工程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物流工程与管理
物流工程与管理

张学明

月刊

1674-4993

whsczz@126.com

027-82619220

430019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黄孝河路特1号同安大厦3F

物流工程与管理/Journal 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我刊为中国创办最早、最富盛名的物流期刊,属国内贸易部优秀科技期刊,我国仓储养护行业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物流无人机配送中心选址-分配问题研究

    谢文茜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人机在城市物流配送环境下的配送中心选址-分配问题,文中综合考虑城市区域特点和无人机性能约束等方面,以建设成本、配送成本、耗电成本以及碳排放环境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构建多约束条件下的城市物流无人机配送中心选址-分配数学模型.然后,综合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优缺点,将遗传算法嵌入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基于Python语言建立仿真环境,并通过算例求解和敏感性分析验证了文中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城市物流无人机选址-分配遗传-粒子群算法

    基于AHP-DEMATEL的公路大件运输事故风险因素分析

    赵婉如赵璐铭刘芳曾传华...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从物理、人员及管理三个层面选取了 14项影响大件运输事故的风险因素,针对AHP和DEMATEL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出的影响因素权重进行修正,得到AHP-DEMATEL的综合影响度.然后绘制影响因素的因果图,分析各因素间的影响程度和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在一级指标中,人员层和管理层对大件运输事故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在二级指标中,企业运输方案的影响度最大,天气情况的影响度最小.

    大件运输影响因素事故风险AHP-DEMATEL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港口设备安全保障系统

    邓美娜黄伟煌黄杰黄瑶...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港口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对港口作业效率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港口设备朝着大型化、自动化、连续化的方向发展,港口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也越来越重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港口设备安全保障系统,实现了港口设备状态监控及故障预测,有助于港口企业科学合理地对港口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降低了设备维保成本.

    物联网技术港口设备安全故障预测系统

    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双循环教学路径建设与实践

    巫梦馨史金虎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项政策文件不断出台,职业院校积极响应,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期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借鉴服务学习、项目导向教学模式、OBE教学理念,提出物流管理专业双循环教学路径,校产城三方共建公益化平台,对外服务城市、服务产业,对内赋能课堂、赋能师生,实施双循环教学.通过平台承接对外服务项目,师生共同完成真实任务,促使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目标相一致,主动为高质量发展担当作为;通过市场评价相关项目,转化生成课堂教学案例,赋能师生成长,为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探索双循环教学新路径.

    职业教育服务赋能双循环教学

    职业本科《现代物流作业方案策划与设计》新形态教材建设实践

    张璐
    98-10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本科教育是适应社会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办学体制改革,面对职业本科层次专业课教材短缺,开发建设满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教材意义深远.以《现代物流作业方案策划与设计》课程为例,厘清新形态教材内涵、改革历程及发展趋势,构建新形态教材实践路径,为十四五期间专业课新形态教材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职业本科新形态教材现代物流作业方案

    服务于"一带一路"政策的国际物流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宋睿金洪舟施雯秦婉嫕...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我国跨境物流业务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当前国际物流创新型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显著.在此背景下,为了深化湖南省对"一带一路"的参与,省内高校亟需培养一批国际物流创新型人才.文中总结了有关国际物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共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围绕"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三方面提出了建议,为相关人才的培养模式带来新思路.

    "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培养模式

    跨学科背景下《物流系统规划与建模分析》教学改革研究

    汤廉洁王颖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学科培养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特质之一.物流管理专业是建立在物流管理与系统工程等理论基础上,融合统计学、计算机、工程技术等学科的新文科专业.文中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目标,协同高校、教师、学生和企业等多主体发展,从教学模式、运行流程、评价机制等方面,研究跨学科背景下《物流系统规划与建模分析》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不同学科知识、技术和方法的交叉融合,并构建"以学促干"的跨学科教学改革体系.

    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系统建模跨学科教学改革

    基于多资源融合的《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改革探索

    韩霜王小霞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基于智慧物流背景的仓储和配送系统变革,首先分析了仓储与配送人才需求的变化态势;然后,结合高校《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师资、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多方资源融合的教学改革策略,包括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构建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方式、用好学科竞赛资源助力能力提升;最后,探讨了在教师、产学研基地(或企业导师)和学生多方参与下的混合式教学组织.

    仓储与配送管理智慧物流多方资源融合教学组织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运输管理》课程为例

    杨晓楼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价值应体现知识、技能传授和价值教育的一致性,强调教师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应考虑融入思想政治,使学生实现知识、技能的掌握和价值观的塑造.高职院校各专业要挖掘适合本专业的价值教育资源或职业素养,每门专业核心课程要结合课程育人目标与专业职业素养紧密衔接、一脉相承.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价值观运输管理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岗课赛证"贯通育人模式探究

    谭强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岗课赛证"贯通育人模式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通过分析"岗课赛证"贯通育人模式在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中的优势,探讨了"岗课赛证"贯通育人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提出岗位实践实施、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优化、竞赛活动的选择与组织、物流职业资格证书的准备与获取等有效策略,给出了理念重塑、标准引领、课程重构、教法创生、资源支撑、以评促改六个实践路径,以期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岗课赛证"贯通育人模式现代物流专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