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物流工程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物流工程与管理
物流工程与管理

张学明

月刊

1674-4993

whsczz@126.com

027-82619220

430019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黄孝河路特1号同安大厦3F

物流工程与管理/Journal 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我刊为中国创办最早、最富盛名的物流期刊,属国内贸易部优秀科技期刊,我国仓储养护行业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因子聚类分析下的长三角应急物流能力评价

    周博
    44-4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采用因子聚类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地区的应急物流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应急物流系统的深入研究,旨在准确评估该区域的应急物流能力,为提升长三角应急物流效率提供决策支持。文中首先寻找影响应急物流能力的关键因素,包括应急物流经济环境、应急管理水平、信息发展水平等。随后,基于这些因素构建了应急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聚类因子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地区各城市或区域的应急物流能力进行聚类分析。

    应急物流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评价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生鲜农产品绿色配送路径优化研究

    张霞飞纪皎月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这一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但农产品的易腐特性使得其比普通物流成本与能耗更高,这极不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因此,为了有效平衡农产品物流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文中以农产品物流中能耗最大的配送环节为聚焦点,首先,构建了考虑气体排放的配送路径优化模型,其次,为求解该模型的最优解,在传统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在运用精准适应度函数和君主策略的同时,引进破坏、修复以及2-opt算子提升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设计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最后,通过Solomon R101算例,对改进前后的生鲜农产品配送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改进的遗传算法得到的配送方案成本优化了42。35%,气体排放量降低了47。06%,能够帮助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绿色转型。

    生鲜农产品气体排放绿色配送改进的遗传算法

    我国农产品物流绿色转型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对策

    刘宗天洋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在实现绿色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痛点"和"瓶颈"。破解制约我国农产品物流绿色转型的困境,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实现机制,强化农产品绿色物流理念,加强农产品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绿色物流专门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加大政府对农产品绿色物流的支持力度,激发起农产品经营主体以及消费主体支持绿色物流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物流绿色转型的关键所在。

    农产品物流绿色转型对策

    铁路智慧货运需求分析与系统规划

    刘新红曾文豪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分析铁路货运智慧化建设形势和既有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货运管理中出现的信息传递滞后、数据统计繁琐、作业过程监管力度还需加强等问题,提出采用B/S架构,建设铁路货场智慧语音视频采集及监控系统、智慧移动终端系统、货场作业智慧分析系统、货场关键岗位人员适应性提升系统、作业人员智慧管控系统五大业务系统,以实现对铁路货场的作业管控和人员培训等智慧化管理基本任务。

    智慧货运系统作业管控需求分析

    基于地下物流系统的地铁网络节点重要度研究

    余淑均冯秀清
    60-6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为了缓解地上物流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将地下物流与地铁相结合构建地下物流网络是一种有效方法。识别地下物流网络中的关键站点对于提高整个网络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基于地下物流系统(ULS)对地铁网络中站点的重要度进行评价至关重要。综合考虑城市地铁网络中站点节点拓扑指标和影响地下物流发展的区域环境指标,用熵值-TOPSIS算法对地铁站点综合重要度进行排序,并以2022年底武汉市地铁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重要度排名靠前的地铁站点大部分为换乘站点,地理位置处于武汉市中心区域。相对于单一指标,使用该算法得到的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全面。

    复杂网络地下物流系统熵值-TOPSIS算法节点重要度

    基于"互联网+"的铁路货运转型发展策略研究

    王新宇方波于庆南刘永星...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贸易的不断深化,物流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为铁路货运行业带来了转型升级的新机遇。文中以兰州局铁路货物运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互联网+"背景下,铁路货运如何通过改革策略、资源整合和服务创新来增强市场竞争力。研究结果旨在为兰州局铁路货运的转型提供实践指导,并为铁路货运行业的整体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铁路货运数字化转型物流创新"互联网+"融合

    朔黄铁路公司智慧货运系统分析及系统设计

    赵伟鹏王琳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朔黄铁路公司智慧货运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货运行业发展需要,针对当前存在的现场作业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生产信息数据交互性不好和作业数据统计分析困难等问题,设计了货场智慧音视频采集及监控系统、智慧移动终端系统、货场作业智慧分析系统、货场关键岗人员适应性提升系统及货场作业人员智慧管控系统等五个子系统,并提出了功能模块和布置方案,以支持朔黄铁路数字化和智慧化发展。

    智慧货运系统作业管控朔黄铁路

    数字经济赋能物流业碳排放"量降质升"

    李茂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基于2003-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SBM-DEA模型来测算物流业碳排放效率,使用熵值法测算我国数字经济水平,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物流业碳排放"量降质升"的直接影响,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同时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机制变量,探究数字经济对物流业碳排放"量降质升"的间接影响,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数字经济对物流业碳排放强度发挥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物流业碳排放效率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数字经济对物流业碳排放"量降质升"的影响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起到了中介效应,即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挥物流业碳排放"量降质升"效应存在。

    数字经济物流业碳排放产业结构优化

    新经济视域下的物流企业管理措施

    杨双幸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体系的改革、创新,以及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的持续发展,物流业作为连接生产、消费的重要环节,是重要的生产服务型产业。也逐渐发展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同时,随着物流企业的数量逐渐增多,物流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而且在现代信息化技术设备的发展下,物流业的发展业态逐渐变革、转型,尤其是现代物流技术设备的广泛应用、物流园区的建设等,对物流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将从新经济的视域出发,结合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等,探究如何构建良好的物流企业管理机制,以促进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推动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经济物流企业管理措施

    基于DEA方法的海南港口物流运营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宋美静翟羽郭真坤
    80-8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BCC模型,通过对2004-2023年间的海南港口物流的运营效率进行研究,构建港口物流运营效率DEA模型,评估了不同年份港口的规模效益及其对整体运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04-2012年及2014年,港口的规模报酬系数均小于1,显示出规模收益递增,表明这些年份的港口规模相对较小,需通过扩大规模来提升效益。特别是在2004-2006年,规模报酬系数较低,说明港口规模远未达到最优水平,扩大规模是提升运营效率的关键。从2007-2012年,规模报酬系数逐渐接近1,表明港口规模逐步优化,但仍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2013年及2015-2023年,港口的规模报酬系数稳定在1,标志着其运营规模已达到最佳状态,规模收益保持不变,运营效率达到最优水平。总体来看,海南港口的运营效率逐年优化,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建议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监测、国际合作、绿色建设等方面持续优化,以进一步提升港口的整体效益和全球竞争力。

    港口物流运营效率策略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