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物理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物理教学
物理教学

袁运开

月刊

1002-0748

021-62232813

200062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内

物理教学/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物理教育专业刊物。旨在提高中学物理教师素质和物理教学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光滑水平面上的凹槽模型问题探究

    蒋波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凹槽模型是高中物理中的一种常见模型,其运动规律涉及到动量和能量相关知识,常常是利用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对特殊位置的速度以及受力进行考察.为了让这类模型有更大的开发空间,必须对系统的整个动态过程进行严格、准确的定量分析,在理论数据的支撑下寻求新的命题方向.

    凹槽模型速度轨迹周期

    高阶思维下的学科内融合问题的教学探讨——以中考压轴题(融合类电学情境题)为例

    蒋新
    48-5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融合类电学情境题为例,介绍了三个典型的案例:热学与电学的融合、光学与电学的融合、力学与电学的融合,从易到难.从题目分析、讲解思路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学科内融合问题的教学策略,以期给广大初中教师提供参考.

    高阶思维学科内融合融合类电学情境题

    从高考物理试题详析论考试对教学的引导——以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第25题为例

    吴康泼
    52-5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评价学生物理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科素养的发展水平是物理高考的核心任务.高考物理试题作为考查和评价的载体,对中学物理教学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文章以一道2023年高考物理计算题为例,详细分析其情境创设和物理原理,讨论其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和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引导作用,并结合课程标准的学业质量标准为中学物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教学策略参考.

    高考物理试题课程标准评价体系情境

    对2023年6月浙江省高考选考物理第19题中疑难问题的深入研究

    俞超黄晶施叶军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6月浙江省高考选考物理第19题电磁感应问题,在磁场分布、感应电动势以及能量转换等多个问题上,存在普遍性的理解上的困难,通过细致分析,深入探讨并合理地解释了这些疑难问题.

    电磁感应磁场分布感应电动势能量转换磁场能

    探寻两道高考压轴题背后的命题逻辑

    丁佐建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两道高考压轴题入手,探寻其背后共同的命题逻辑 题设条件重复设置,并分析这种命题逻辑的优点与隐患.

    高考命题题设条件重复设置

    基于原始物理问题的可视化建模研究

    朱呈炜邓志文
    66-7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始物理问题,即自然生活中最广泛的未经加工的物理问题,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经常被忽视的一环.现阶段的教师注重训练理想模型或习题的分析和解答,导致学生学习模式和思维逐渐固化,不能自主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抽象思考.可视化建模能帮助学生动态观察物理现象,思考原始物理问题的抽象过程,体会物理知识、思想、方法等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在契合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培养创造性思维.

    真实情境原始物理问题可视化建模GeoGebra

    中美各两套物理教材"电磁感应"部分的结构比较与启示

    韩其成杨友为陆建隆
    72-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者提取了中美各两套教材"电磁感应"部分的主要内容要素,并基于解释结构模型法(ISM法)分析其层次结构.在完成人教版教材和其他三本教材的层次结构图绘制工作的基础上,对四本教材该部分的层次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帮助目前正在使用人教版教材的一线教师充分吸收其他三本教材在知识建构方面的优点,提高教师对"电磁感应"部分教材内容结构的创新建构能力,进而更好地服务教学工作.

    电磁感应中美教材比较ISM法教学建议

    基于综合单元学习的初中科学实践的进阶设计——以"制作电话机"项目设计为例

    朱红姜春杰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设计与制作电话机"项目的实践研究,探索基于综合单元学习的初中科学实践的进阶设计.在实践活动的设计中,整合不同单元的知识与技能设计综合单元项目,并把该项目拆解成若干个进阶式的子项目,循序渐进地实施,制作出一系列的物化作品.通过持续性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综合单元实践活动进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