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渭南师范学院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渭南师范学院

丁德科

月刊

1009-5128

wnsyxb@126.com wnsfxyxb@126.com

714000

陕西省渭南市朝阳大街西段渭南师范学院内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einan Teachers CollegeCHSSCD
查看更多>>为教学和研究工作服务,刊载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学术性与科学性的论文,进行学术交流,推广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渊源、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

    陈石明魏雨虹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传承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文化思想.其核心要义主要包括: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旨向;坚持"两个结合"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提升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是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必然之举.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渊源核心要义时代价值

    习近平文化思想产生的现实逻辑、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

    宣璐朱其东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扎根于现实,应国内外复杂局势而产生.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指导中国实现文化强国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指导方针和原则.其思想内涵深刻地反映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应对国家文化安全挑战、推进意识形态风险治理、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和增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精神力量的需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包含坚持党对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地位,坚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要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包含人民观、系统观、天下观、发展观、实践观等一系列核心价值,对于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和发展思想文化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现实逻辑理论内涵实践价值

    新时代《史记》整本书阅读研究与展望

    芮文浩
    1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是在党的十九大方针指引下制订的,全面贯彻了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其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位居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之首.新时代开展《史记》"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有其深厚的内在历史基础、科学政策依据和学科理论指导.实施《史记》整本书阅读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立德树人的现实需要.新时代以来,《史记》整本书阅读研究在读法、评价及《史记》技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对《史记》文化源头认识不清、所选教本非"《史记》整本书"、对《史记》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新时代在基础教育中继续推进《史记》整本书阅读,应记取司马迁以来《史记》传承与研究的来时之路,铭记语文前辈《史记》研究的成功之路,更要走好守正创新之路.

    《史记》整本书阅读语文核心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

    景祐本《史记》改字考证

    李娟
    29-3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史记》从西汉成书至今形成了众多版本,景祐本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版本,属于后时文本,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字现象.《史记》作为传世文献,版本中的改字可以通过测查字符产生和使用的时代进行考证,或者通过直接文本和间接文本的对比分析进行考证.

    改字《史记》景祐本

    "亡秦必楚"叙事与《史记》公羊学表达

    任民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秦战争经过陈涉、项羽与刘邦三人的努力,最终在"怀王之约"的推动下胜利,此战争的胜利也验证了"亡秦必楚"预言的"真实性".汉兴之后,在董仲舒、公孙弘等儒家学者的努力下,公羊学逐渐成为当时的主流学术思想.在董氏影响下,司马迁对"亡秦必楚"("陈涉反秦""刘项灭秦"等相关历史)的叙述,并非仅从史学角度考虑,而是在尽量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将公羊学"荣复仇"义理与"慎始审微"义理统摄于"大一统"义理之下,为西汉经学所建构的"汉得天统"这一政治哲学服务,至于《史记》体例则是这一经学内涵在其结构上的表现.

    亡秦必楚公羊学大一统体例

    长三角城市群基础设施效率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邵莹莹朱肖夏琼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6-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群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并借助Kernel密度估计方法探究其区域差异演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效率整体不断提高,分地区看,江浙地区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效率呈稳步增长,上海、安徽则出现先降后升的"V"型增长趋势;(2)从空间分布看,长三角城市群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效率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呈现出"中心高、边缘低"的分布格局,区域内"一极两核"格局也已基本形成;(3)核密度曲线由左侧"单峰"分布逐渐转向"M"型双峰分布,高低值各自聚集的"俱乐部收敛"现象显现.鉴于此,提出破除资源要素流动障碍、因地制宜促进效率提升、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等对策建议,以全面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基础设施效率提升.

    基础设施超效率SBM模型Kernel密度投入产出效率

    陕西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

    杨芳霍沛妮
    48-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发展基本面和发展成果,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多元回归模型测度和考察2012-2021年陕西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陕西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稳中向上,但发展强度指数持续较低、稳定性指数与竞争性指数波动明显、外向性指数和创新指数长期保持低位,生态发展水平呈现下降趋势;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显著促进陕西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本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有一定程度正向影响,而市场化程度的作用较小.因此,应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优化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建设、提高人力资本、吸引FDI、深化市场化改革等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数字金融

    共同富裕进程中劳动精神培育的现实挑战及其应对

    吴倩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精神的培育弘扬对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然而在现实操作层面,劳动精神培育却面临来自人之"趋逸避劳"生命保全本能的矛盾两难,人工智能浪潮伴随的"去劳动"疑虑恐慌,高压社会所致的"反劳动"症候趋向,以及"奢靡享乐"等消费主义思潮的消解夹击等诸多现实挑战.集国家、政府、社会及培育者等多方力量,找准劳动者"人性"与"需要"的最佳结合,发挥政府、社会"赋能"与"正风"的双重功效,探寻劳动精神"生发"与"维系"的内在规律,是应对上述难点与挑战的有效之策.

    共同富裕劳动精神培育去劳动反劳动消费主义

    新时代青年劳动价值观危机:表现样态、生发逻辑与价值纠偏

    王熙涛李敏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来,"躺平""佛系"等词语成为部分青年群体劳动价值观选择的代名词,劳动价值观呈现出危机态势.具体表现为青年群体戏谑式的网络话语体系、解构式的原理辨析倾向、多样化的青年亚文化样态.在多样化危机表象的背后,遵循着"关系的错位—意义的迷茫—个体选择—群体模仿"的生发路径.面对青年劳动价值观危机的错误思潮,青年群体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深刻把握唯物史观,深入研习新时代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伟大劳动精神,重拾青年劳动价值观前进的火炬,实现青年群体劳动价值观向好发展的目标.

    青年现象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劳动意义

    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供需匹配"保障机制构建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视角

    周效章马小艳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在线开放课程应用的持续深化,课程资源与学校、师生的实际需要匹配性较差等问题突出,直接影响着课程建设与应用效益.从高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逻辑出发,基于"生命周期"视角,聚焦设计开发、引入遴选、教学实施、迭代改进四个阶段,构建国家质量标准与用户需要关照的协作设计开发机制、课程适切性评判指向的引入遴选机制、在线课程教师与本校教师互补的协同教学机制、资源生成与反馈评价推动的迭代改进机制等保障课程供需双方科学匹配的机制.

    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供需匹配保障机制"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