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朱莉萍

双月刊

1005-5673

bjb5866@sina.com

0931-8316208

730046

甘肃省兰州市盐场路888号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推动医学科技进步,交流经验,培养人才,为卫生防疫、临床医学、生物制品研制提供最新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预灌封灭菌注射用水在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中的应用

    张冉孙刚刚石献华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预灌封灭菌注射用水作为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稀释剂的质量和稳定性,探索疫苗的新型组合包装形式.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简称《中国药典》)要求,连续生产3批次预灌封灭菌注射用水并检定合格,将其与3批次检定合格的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进行组合包装.检测预灌封灭菌注射用水和组合包装中以稀释剂复溶后的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质量和稳定性.结果 3批次预灌封灭菌注射用水在(40±2)℃、相对湿度(75±5)%条件下放置6个月的加速稳定性试验中,分别按规定于0、1、2、3、6个月取样检测;在(30±2)℃、相对湿度(65±5)%条件下放置48个月的长期稳定性试验中,于0、3、6、9、12、18、24、36、48个月取样检测;各取样节点的检测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灭菌注射用水"标准.3批次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在37 ℃放置6个月的加速稳定性试验中,分别按规定于0、1、2、3、6个月以稀释剂复溶后取样检测;在2~8℃放置48个月的长期稳定性试验中,于0、3、6、9、12、18、24、36、48个月以稀释剂复溶后取样检测;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标准.结论 预灌封灭菌注射用水作为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稀释剂具备适用性,该组合包装形式可为疫苗包装提供新选择.

    预灌封灭菌注射用水疫苗稀释剂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组合包装稳定性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再次荣获《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证书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编辑部
    61页

    国产碟式离心机在规模化生产中酵母发酵液菌体分离纯化适用性的研究

    邵志伟王玢周晖国陈卓涛...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国产碟式离心机在规模生产中酵母发酵液菌体分离纯化工艺中的效果,摸索国产碟式离心机对酵母发酵液菌体分离纯化的适用性.方法 检测离心过程中上清液A600nm值,判断离心工艺分离的效果;检测离心后菌体固含量,评价离心效果是否满足菌体分离的要求;通过计算最终菌体回收率来判断在国产碟式离心机离心过程中菌体可能的损耗;对比国产碟式离心机和大容量离心机离心工艺时间,以菌体固含量和菌体形态检测等指标评价国产碟式离心机在生产规模中的适用性;对比国产碟式离心机离心前后酵母形态的完整性,评价碟式离心机剪切力对酵母分离纯化的影响.结果 国产碟式离心机和大容量离心机离心后酵母发酵液的上清液A600nm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3,P>0.05);国产碟式离心机离心后菌体固含量均>80%,接近大容量离心机离心后菌体固含量;国产碟式离心机和大容量离心机离心后菌体回收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66 4,P>0.05);规模生产中相同体积的酵母发酵液用国产碟式离心机比大容量离心机能够大幅度缩短离心工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国产碟式离心机离心前后酵母形态的完整性结果显示,离心剪切力对酵母几乎没有影响.结论 在酵母发酵液菌体分离中,国产碟式离心机与大容量离心机离心效果接近,但离心纯化时间较短,在规模生产时较适用于本研究中酵母发酵液菌体分离的应用,后续可用于其他规模化生产工艺研究及应用.

    国产碟式离心机规模生产酵母发酵液菌体分离离心菌体固含量菌体回收率剪切力

    2022年重庆市巴南区3~18岁学生人群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调查研究

    姜小霞闫菊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22年重庆市巴南区3~18岁学生人群的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水平.方法 用非比例分层抽样方法选取中心城区、乡镇两层3~18岁学生人群111 208人,使用免疫层析法检测样本静脉血中的HBsAb,分析其HBsAb阳性数和阳性率.结果 HBsAb阳性数有48 385例,阳性率为43.51%,95%CI为43.20%~43.80%.中心城区阳性数35 753例,阳性率为44.03%;乡镇阳性数12 632例,阳性率为42.10%.不同区域学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19,P<0.05).3~6岁组阳性数5 025例,阳性率为71.19%,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89.67,P<0.05).性别比为1.01∶1,阳性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5、P=0.11,P>0.05).幼儿园阳性数2 318例,阳性率高达77.01%,各类学校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13.42,P<0.01).中心城区各类学校学生阳性数有35 753例,阳性率为44.03%,高于乡镇各类学校学生.结论 巴南区3~18岁学生人群HBsAb阳性率总体不高,中心城区人群阳性率高于乡镇,4类学校学生阳性率随年龄呈现降低趋势.

    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体监测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24年征订启事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编辑部
    71页

    柯萨奇病毒A组6型分子进化与其相关手足口病流行的研究

    韦欢欢朱俊萍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儿童急性感染为主的全球性传染病.近期,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引起的典型及非典型HFMD在多个国家及地区发病率明显上升且临床表现多样.而CVA6的分子进化、人群群体免疫屏障的建立等均可影响HFMD的暴发流行及病原谱的变迁.现就CVA6的流行、分子进化与重组、氨基酸变异、结构解析及血清流行病学研究作一概述,旨在为HFMD的防控提供思路.

    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A组6型临床症状分子进化基因重组结构解析氨基酸变异血清流行病学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征集广告启事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编辑部
    78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G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

    张勇侠周觉非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全球≤5岁儿童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尤其是≥65岁老年人)中反复感染往往会导致严重疾病甚至死亡.因此,研发安全、高效的预防性药物和疫苗是预防RSV感染的重要手段.目前,大多数RSV候选疫苗和抗体的主要靶标是RSV表面的保护性抗原F蛋白的融合前构象F蛋白,而RSV G蛋白也是RSV表面的主要保护性抗原之一.G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促进RSV感染.在RSV感染过程中,G蛋白通过影响宿主的免疫反应引起RSV相关疾病的发生.其中,在RSV的免疫反应和致病机制中,G蛋白的CX3C趋化因子基序起重要作用.G蛋白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机制及其特征表明,G蛋白可能是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并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现就RSV G蛋白相关的细胞表面受体、G蛋白对RSV感染宿主的免疫反应的影响及动物研究中G蛋白致病机制的特征作一概述.

    中心保守结构域基序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发病机理趋化因子受体糖胺聚糖

    γ-聚谷氨酸的研究进展

    李华胡丽娜焦磊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γ-聚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γ-PGA)是一种天然的阴离子聚合物,由γ-酰胺键连接D-或/和£-谷氨酸的α-氨基与相邻谷氨酸的γ-羧基的重复结构组成.γ-PGA具有极强的水溶性、可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安全无毒、可食用和环境友好的生物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环境保护、医药、食品、工业和化妆品等领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新型生物材料,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及经济价值,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现就γ-PGA的结构、理化性质、产生菌株、相关基因、生物合成以及应用等方面作一概述.

    γ-聚谷氨酸新型生物材料结构生物合成应用

    鲍曼不动杆菌双组份系统调控AdeABC外排泵表达的研究

    刘欢侯凯王崇刚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是一种革兰阴性菌(Gram negative bacterium),是引发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AB耐药机制复杂,其中AdeABC外排泵是AB的主要耐药机制之一.双组份系统(two compo-nent system,TCS)是AB的信号转导系统,TCS AdeRS和TCS BaeSR可以调控AdeABC外排泵表达,有很大潜力成为AB的抗菌药物靶点.现就TCS对AdeABC外排泵的调控机制及TCS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鲍曼不动杆菌细菌耐药性双组份系统AdeABC外排泵AdeRSBae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