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微生物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微生物学杂志
微生物学杂志

李莉

双月刊

1005-7021

lnwswxh@126.com,lnwsuxh@mail.cyptt.ln.cn

0421-2914613

122000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龙山街四段820号

微生物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icrobiology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包括工业、农业、医学医药、兽医、食用菌及生物工程学在内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为我国生物学核心期刊,1978年创刊,1987年开始美国《CA》、《SCI》和《中国生物学文摘》等国内外重要检索刊物摘引和收录,主要任务是开展学术交流,反映国内外微生物领域的进展与方向,提高广大微生物学工作者业务水平,为科研工作的正确开展,为生产建设顺利进行,为加速科研成果诞生和立项论证发挥预见性和导向性。同时为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指导生产,促进科技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生物发酵合成灵菌红素的研究进展

    章文明羊家辉姜岷信丰学...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灵菌红素是一种天然的红色三吡咯色素,主要源自于微生物的次级代谢过程,其具有抗菌、抗肿瘤等功能,在医药、环境、染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合成灵菌红素是实现灵菌红素工业化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生产灵菌红素的微生物主要以粘质沙雷氏菌为主.本文系统介绍了灵菌红素的结构性质和应用潜力,重点阐述了粘质沙雷氏菌中灵菌红素的合成路径,总结了通过高产菌株选育与改造、发酵工艺优化和转录因子调控等策略提高灵菌红素合成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提取纯化工艺的效率,并对未来灵菌红素的高效合成进行了展望,以进一步提高灵菌红素的工业化生产效率.

    灵菌红素粘质沙雷氏菌生物合成发酵工艺调控因子

    CBM介导的蔗糖异构酶的固定化研究

    李思彭吕奕霏李宪臻郭小宇...
    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碳水化合物结构域CBM17 将来源于Klebsiella sp.LX3 的蔗糖异构酶PalI固定于微晶纤维素表面,以获得一种经济环保、稳定性高、可循环使用的固定化蔗糖异构酶.通过无限制克隆法构建融合CBM17标签的PalI表达载体,基于CBM17 与微晶纤维素自发结合的特性,制备该酶的固定化酶;采用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定糖法测定该酶的酶活力;比较游离状态与固定化状态酶的酶学性质,衡量固定化酶的催化性能;测定固定化酶的可循环使用次数、可储存时间以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成功构建融合CBM17 标签的PalI,并固定于微晶纤维素表面;固定化与游离形式的PalI表现出相似的最适温度及pH,分别为 45℃、pH 6.0,而其温度稳定性及pH稳定性较游离酶均有提高,最高酶活力为(11.04±0.02)U/mg微晶纤维素(Avicel PH101);固定化酶与底物蔗糖亲和力增强,Km 为(79.94±9.56)mmol/L;该固定化酶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及储存稳定性,连续反应12 次,酶活力仍保持在初始酶活力的80%左右,在4℃下储存至56d时,酶活力降至 60%以下.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一种环境友好、经济可行、稳定性高的固定化蔗糖异构酶,这种固定化策略为蔗糖异构酶在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异麦芽酮糖蔗糖异构酶碳水化合物结构域固定化酶酶学性质纤维素

    施用生物炭对葡萄园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郑兰香常洁王芳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炭作为土壤调理剂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修复中备受关注.本研究对宁夏贺兰山东麓的葡萄园施用不同量的生物炭对其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设置 0、5、10 和 15 t/hm2 四种不同生物炭施用量的田间处理,施用6 个月后测定表层0~20 cm土壤的理化性质,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结果显示,施用生物炭后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和pH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施加生物炭可以增加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不同生物炭施用量下的优势菌门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36.66%~37.64%)、变形菌门(Protebacteria,18.74%~22.42%)、绿弯菌门(Chloroflexi,9.72%~15.03%)、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5.14%~8.94%)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3.7%~6.7%).优势菌纲为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23.09%~28.88%)、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13.41%~14.4%).土壤pH(P=0.229)和有机碳(P=0.237)是对细菌群落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

    生物炭葡萄园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结构高通量测序

    光照强度和氮素形态对棉花-丛枝菌根真菌共生体碳氮代谢的影响

    孙颖盈王欣雨祝晨琳韩建邦...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可以提高棉花对氮(N)的吸收,但光照强度和N素形态对棉花-AM真菌共生体生长及碳氮(C-N)代谢的影响鲜有报道.本研究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和AM真菌异形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为研究对象,以不同光照强度(20%2 390 lux、60%7 170 lux、80%9 598 lux)和总N浓度为4 mmol/L不同形态N素(硫酸铵、硝酸钾、尿素、谷氨酰胺)为试验因子,采用三室培养法和同位素示踪技术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和N素处理对棉花-AM真菌共生体生长及C-N代谢的影响.研究发现硫酸铵或尿素处理下,菌根15N丰度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升高,说明当光照强度增强时,寄主植物可能传递更多的C给AM真菌,从而使AM真菌根外菌丝同化和转运更多的外源N(特别是含NH4+的N源)给寄主植物.60%与80%光照处理下,各N素处理AM真菌侵染强度均显著高于 20%光照处理,但 60%与80%光照处理相比,各N素处理AM真菌侵染强度无显著差异.20%和60%光照处理下,施加尿素或硫酸铵更有利于菌根化棉花N、磷(P)、可溶性糖及叶绿素的积累,80%光照处理下,施加硫酸铵对共生体N、P积累最有利,施加硝酸钾对共生体可溶性糖和叶绿素积累最有利,但与各N素组内 20%光照处理对比,80%光照下,共生体N、P及叶绿素积累均有所下降.综上所述,60%光照强度,施加4 mmol/L 铵态氮(NH4+-N)更有利于棉花-AM真菌共生体的生长发育及C-N代谢.

    光照强度棉花丛枝菌根真菌共生体碳氮代谢同位素

    废弃矿井环境中微生物多样性与代谢功能预测

    杨启林杨爱江李彦澄张玉多...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山废水已成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为探究废弃矿井排水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功能,选取贵州省遵义市某废弃煤矿,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矿井巷道表层沉积物的细菌和古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细菌多样性和丰度均高于古菌,细菌群落由 52 个门 820 个属组成,其优势菌属主要为A4b科中属水平的未定细菌、SBR1031 目中属水平的未定细菌和KD4-96 纲中属水平的未定细菌;古菌群落由12 个门58 个属组成,优势菌门为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优势菌属主要为暂定属Candi-datus_Nitrocosmicus和暂定属Candidatus_Nitrsosphaera.PICRUSt2 功能预测表明,细菌中包含3 条硫代谢循环途径,分别为同化硫酸盐还原、异化硫酸盐氧化/还原和SOX络合物氧化硫代硫酸盐,古菌中包含2 条硫代谢循环途径,分别为同化硫酸盐还原和SOX络合物氧化硫代硫酸盐,共检测到18 个细菌硫代谢基因和 13 个古菌硫代谢基因.关于废弃矿井环境中的微生物及其代谢功能分析,能进一步拓展对矿山环境微生物系统的认识.

    矿山环境细菌与古菌群落多样性功能预测硫代谢循环

    基于生物学特性及分子标记的贵州蜜环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彩云侯俊王永成忠均...
    49-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贵州天麻主产区蜜环菌的生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在贵州天麻主产区采集蜜环菌样本,利用双抗培养基分离菌索或子实体、菌材,定期观察并统计蜜环菌母种及原种的生物学特性;挑取菌索提取总DNA,利用真菌通用引物 ITS和延伸因子 EF1-α基因扩增 rDNA-ITS、rDNA-EF1-α片段并送测序及鉴定;用DNAStar软件进行GC含量分析及多序列比对,用MEGA软件构建进化树.从贵州毕节各县区、黔东南州雷山县等分离到17 株蜜环菌,并与生产上普遍用的A9、京234 做比较,通过生物学特性初步分析各蜜环菌的形态差异;通过rDNA-ITS、rDNA-EF1-α扩增,得到19 株菌株的rDNA-ITS、rDNA-EF1-α完整序列,经GC含量分析、多序列比对、BLAST比对鉴定以及系统发育分析,将19 株菌株分为3 个种.通过对蜜环菌菌株生物学特性及rDNA-ITS、rDNA-EF1-α序列分析,发现贵州天麻主产区蜜环菌野生资源主要为Armillaria sp.,其次为Armillar-ia mellea、Armillaria gallica.

    蜜环菌天麻生物学特性rDNA-ITS延伸因子

    两株高效解磷菌的筛选及解磷性能分析

    李秀彤张迪赵福培江友峰...
    6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能够把难溶性磷转化为可溶性磷的解磷微生物,从茅台酒厂种植地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两株具有解磷能力的菌株,并对这两株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解磷性能分析,测定其发酵液中的有机酸,初步探究解磷机理和在酒糟中的生长能力.结果表明,筛选的P1 和P2 菌株分别为路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和分散泛菌(Pantoea dispersa).P1 和 P2 单菌培养的难溶磷降解率分别在第 10 天和第 1 天达到最高9.62%和7.56%,P1 和P2 混菌(P3)培养难溶磷的降解率在第2 天达到最大为18.83%.不同条件下菌株对难溶磷的降解率有一定影响,其中 40℃混菌培养在第 6 天高达 33.82%.P1 主要产乙酸,高达 4 103.65 mg/L,P2 主要产乙酸和琥珀酸,混菌培养主要产乙酸,其次是草酸.两株菌在酒糟中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为解磷功能菌株制备酒糟生物有机肥提供一定的参考.

    解磷菌解磷能力有机酸酒糟土壤

    秸秆粉构建隔离层方式对土壤氮磷淋溶阻控效应研究

    宗玉丽李思林于淼李赞...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控制氮磷面源污染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了秸秆粉构建隔离层方式对土壤氮磷淋溶阻控效应.通过盆栽辣椒试验,设置空白对照(T1)、单层深埋(T2)、双层深埋(T3)、单层深埋+土壤混合(T4)、土壤混合(T5)五种处理,构建秸秆隔离层,在不同时间点取淋溶水,测试淋溶水中氮磷含量,明确不同秸秆构建隔离层方式对土壤氮磷淋溶的阻控效应.结果表明,T4 明显比其他处理和对照表现出阻截氮磷淋溶效应的优势,全氮、总磷、有效磷、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累积淋溶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50.6%、42.64%、25.8%、11.4%、65.6%、46.9%,同时增加辣椒生物量10.54%.四种处理均表现出阻截氮磷淋溶效应的趋势,但程度各有不同,具体应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还需进一步研究.

    秸秆还田隔离层淋溶土壤养分阻控效应

    模拟失重对大肠埃希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研究

    李华娴韩佩君刘勇王文岚...
    7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大肠埃希菌在模拟失重条件下连续传代培养14d后生物学性状的变化.利用Gravite重力控制系统模拟失重条件连续传代培养大肠埃希菌14 d,对菌株的生长速率、形态学、生化代谢、生物膜、环境压力耐受性以及耐药性进行测定,评估模拟失重对大肠埃希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模拟失重可致大肠埃希菌生长速率增快、体积变小、生化代谢改变、环境压力耐受性及耐药性增加;而相应条件下的生物膜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模拟失重可引起大肠埃希菌相关的生物学性状发生变化.

    模拟失重大肠埃希菌生物学性状生长曲线耐药性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廖飞何洁任亚玲韩昌权...
    8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内生真菌作为一种高度生物多样性和多用途的微生物群落而备受关注.深入了解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现状,可为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的确立及发展趋势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26 年至2022 年11 月期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植物内生真菌相关论文,以"植物内生真菌(Endophytic Fungi)"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统计相关文献的作者、国家、机构、年发表量、学科、期刊和关键词的分布情况,并利用文献可视化软件VOSviewer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检索结果显示,1926 年至2022 年11 月Web of Science一共收录"Endophytic Fungi"相关论文9 945 篇,从作者来看,以佘志刚、Proksch Peter、王斌贵以及Lee In-Jung等人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发文量最高.中国、美国、印度、德国和巴西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其中中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33.9%.国内主要发文机构集中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国外的主要发文机构是圣保罗大学、美国农业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植物内生真菌生物多样性、植物内生真菌与宿主互作机制及利用以及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物质挖掘为本领域研究热点,植物内生真菌代谢组学和天然衍生产品合成也是诸多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为植物内生真菌相关领域的学者寻找潜在合作者与合作机构,并为其追踪当下研究热点和分析未来研究发展趋势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植物内生真菌WebofScienceVOSviewer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多样性代谢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