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微生物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微生物学杂志
微生物学杂志

李莉

双月刊

1005-7021

lnwswxh@126.com,lnwsuxh@mail.cyptt.ln.cn

0421-2914613

122000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龙山街四段820号

微生物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icrobiology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包括工业、农业、医学医药、兽医、食用菌及生物工程学在内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为我国生物学核心期刊,1978年创刊,1987年开始美国《CA》、《SCI》和《中国生物学文摘》等国内外重要检索刊物摘引和收录,主要任务是开展学术交流,反映国内外微生物领域的进展与方向,提高广大微生物学工作者业务水平,为科研工作的正确开展,为生产建设顺利进行,为加速科研成果诞生和立项论证发挥预见性和导向性。同时为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指导生产,促进科技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汉坦病毒感染诱导的固有免疫研究进展

    王平忠杜虹姜泓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坦病毒(现称正汉坦病毒)是一类人畜共患病的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对于自然宿主动物,汉坦病毒呈持续无症状感染.当病毒由自然宿主传播给人时,引起两种临床综合征,即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心肺综合征(HCPS).迄今,它们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也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汉坦病毒体外感染不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但患者却出现严重的血管渗漏,故认为免疫介导(包括适应性免疫和固有免疫)的病理反应可能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其中,固有免疫(也称天然免疫)是防御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它由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执行,前者如NK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后者如模式识别受体、干扰素和抗病毒蛋白等,它们在汉坦病毒免疫致病及抗感染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宿主固有免疫系统在抵抗病毒侵袭的同时,病毒也在逃避或妨碍免疫系统的功能,如干扰素产生减少或延迟、形成应激颗粒、诱导凋亡或自噬、破坏抗病毒信号转导等.因此,探讨汉坦病毒与宿主固有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汉坦病毒及其相关疾病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必将为阐明汉坦病毒的致病机制及研发特效治疗药物提供新的参考.

    汉坦病毒固有免疫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模式识别受体干扰素自噬凋亡

    白原胶基因工程菌株Xanthomonas campestris △rpfB △xanK发酵工艺优化

    朱建行何亚文欧杰
    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原胶是一种亲水杂多糖,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但因其自身带有菌黄素而呈黄色,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野油菜黄单胞菌工程菌株Xanthomonas campestris △rpfB △xanK可以生产不含有菌黄素的黄原胶,命名为"白原胶",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但其发酵培养条件亟待进一步优化.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Xanthomonas campestris △rpfB △xanK菌株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升胶体产量,并用15 L机械搅拌发酵罐进行放大验证,对最终生产的胶体和市售黄原胶通过红外光谱进行比对验证.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为玉米淀粉:蔗糖(3∶1,质量比)5%(质量分数,下同),蛋白胨0.2%,K2HPO4 0.4%,CaCO3 0.5%,大豆0.3%,初始pH 8,接种量5%(体积分数),摇床转速220 r/min,发酵温度28 ℃,发酵时间72 h.摇瓶产量可以达到33.8 g/L.经15 L机械搅拌发酵罐扩大实验,前期通气量1 vvm,后期逐渐增大到2 vvm,前36 h转速250 r/min,后36 h转速400 r/min,发酵72 h最终产量为38.4 g/L.红外光谱分析显示,白原胶结构与市售黄原胶结构吻合,证明两者具有相同的结构.本研究为Xanthomonas campestris △rpfB △xanK菌株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发酵策略,为白原胶进一步的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基因工程菌株白原胶培养基优化发酵放大实验

    色氨酸羟化酶2理性设计提高大肠埃希菌5-羟基色氨酸产量

    李春辉杨志彬崔金旺郝晋博...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色氨酸羟化酶(TPH)可催化色氨酸羟化为5-羟基色氨酸(5-HTP),是5-HTP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为了提高大肠埃希菌细胞工厂合成5-HTP的效率,通过酶的理性设计和定点突变技术构建了人色氨酸羟化酶2(TPH2)的系列突变体,并在高产L-色氨酸且含有TPH辅酶四氢生物蝶呤(BH4)合成与再生模块的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发现适当降低酶和色氨酸、酶和BH4间结合的氢键数目有助于提高5-HTP产量;酶和底物色氨酸结合情况不变,辅酶BH4与酶间氢键数目越多,5-HTP产量越低.5-HTP产量最高的细胞工厂是由突变酶V195A/V197I构建的,5-HTP产量较野生酶构建的细胞工厂产量提高54%,1 L补料摇床发酵48 h,5-HTP产量达16.17 g/L.理性设计是提高TPH2酶活,突破5-HTP合成限速步骤的有效途径,TPH2和底物色氨酸、辅酶BH4间氢键连接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其催化活性的发挥.

    色氨酸羟化酶2理性设计定点突变5-羟基色氨酸细胞工厂

    产脂肪酶多粘类芽胞杆菌的产酶条件和固定化优化及对模拟油污废水的降解研究

    王娜赵文倩张盈盈蔡灏漾...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筛选自健康桑树叶片的内生细菌多粘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为实验菌株,对其产脂肪酶进行分析,探讨菌株在油污废水净化领域的应用潜力.在透明圈法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菌株产酶的因素,优化了产酶条件;采用壳聚糖-戊二醛固定的方法对脂肪酶进行固定,探讨了固定化酶对模拟油污废水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菌株具有产脂肪酶特性,所产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9℃,最适反应pH值为7.0.通过碳氮源筛选发现,蔗糖(60 g/L)和菜籽饼粉(15 g/L)最适合作为菌株培养基发酵产酶.设置培养基初始pH为7.0,培养温度32 ℃,发酵培养2 d,脂肪酶活性即可达到最大值.脂肪酶可有效固定在壳聚糖-戊二醛载体上.降解模拟油污废水时,游离酶在反应48 h时降解度达638.88 mg/mgprot,而后持续下降;固定化酶在反应36 h时,降解度达4 174.44 mg/mgprot,且在60 h内,一直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60 h后,固定化酶的降解度虽然显著下降,但相比于游离酶仍然保持较高的降解能力.内生细菌多粘类芽胞杆菌具有良好的产脂肪酶及降解油污能力,在废水净化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内生细菌脂肪酶多粘类芽胞杆菌固定化油污废水

    地衣芽胞杆菌ACCC 01957产芽胞碳源组合研究

    马聪聪马锐王云山宋国彪...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是微生物发酵饲料常用菌.本研究旨在通过优化发酵过程中最重要的碳源因子来提高地衣芽胞杆菌菌株ACCC 01957的菌体量和芽胞产量.首先基于ACCC 01957对Bi-olog GenⅢ板的71种碳源进行利用效率筛选,再采用全自动细胞生长曲线仪分析优势碳源对生物量、生长周期及产孢率的影响,并在摇瓶水平上确定最佳发酵碳源.结果表明,菌株ACCC 01957可以较好地利用25种碳源,其中N-乙酰-β-D-甘露糖胺、D-半乳糖、L-鼠李糖、肌苷、甘油、果胶、L-乳酸、吐温-40、L-天冬氨酸、L-谷氨酸和L-焦谷氨酸可以促进其生长和产孢,而D-山梨醇促生长抑产孢;在摇瓶水平上以葡萄糖和L-鼠李糖为复合碳源(添加比例为1∶6)时,培养24 h的菌体总量为8.3 × 10 8 cfu/mL,培养48 h的产孢产率高达91.19%.通过产芽胞碳源组合构建提高了地衣芽胞杆菌ACCC 01957的生长、产芽胞率和产芽胞量.

    地衣芽胞杆菌菌体量产芽胞率碳源优化

    活化富集对土壤样品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

    姜凯曹春玲红雨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球上的微生物绝大多数仍处于未培养状态.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有助于新物种资源、新天然产物的发现和应用,也有助于对微生物开展生理生化、代谢潜能、演化和生态功能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活化富集对于自然生境中微生物的分离培养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16SrRNA基因V3~V4区扩增子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了土壤样品不同培养基(WB、PJ、WB/10和PJ-M)、不同活化时长(1~29 d)和不同活化条件(有氧和厌氧)对微生物活化富集的影响.发现活化培养基、培养条件和活化时间的不同会显著影响活化富集后样品的菌群组成.其中,采用营养成分浓度相对较低的培养基(WB/10)、延长活化时长(活化5~29 d)有利于提高活化富集后样品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以及CPR等微生物暗物质的活化及检出.对后续微生物,特别是微生物暗物质的分离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活化富集活化时长16SrRNA基因V3-V4区扩增子测序宏基因组测序微生物暗物质

    解磷生物肥对设施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吴红艳孙翠焕郭玲玲胡琴琴...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解磷生物肥对设施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将解磷菌P623-9与腐熟鸡粪复配,制成解磷生物肥,盆栽试验以设施土壤作为研究对象,以北方温室广泛栽培的辣椒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处理:CK:空白对照;SY:解磷生物肥3 000 kg/hm2;Y:腐熟鸡粪3 000 kg/hm2;S:解磷菌240 L/hm2.采用传统统计学方法对土壤养分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SY处理的土壤中AP、TN、MBC、MBN及MBP含量均增加,与其他处理相比呈现显著增加差异(P<0.05);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土壤细菌丰度、群落结构及差异特征,结果显示,门水平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门,SY处理的土壤样品中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绿弯菌门细菌相对丰度较高;属水平中相对丰度较高的依次为芽胞杆菌(Bacillus)、节杆菌(Arthrobacter)、刺单胞菌(Sphingomonas)、链霉菌(Streptomyces).SY处理的土壤中相对丰度较高为Arthrobacter(3.95%),与对照组相比丰度上升.Beijerinckiaceae与有效磷、全氮、微生物量磷、微生物量氮存在正相关,与总磷存在负相关;Nocardioidaceae与微生物氮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与全氮和有效磷的相关性较弱;Microscillaceae与全氮、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磷等均存在正相关.由此得出结论,施用解磷生物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有益菌群丰度和细菌菌群多样性.本研究揭示了施用解磷生物肥对设施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为市场化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解磷菌生物有机肥群落结构细菌多样性高通量测序土壤养分

    抗菌肽CC34乳酸菌制剂对脂多糖模型小鼠肠道形态的影响

    关国栋张爱忠姜宁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探究抗菌肽CC34与重组乳酸菌制剂对脂多糖引起的小鼠肠道形态损伤的调控作用,揭示重组乳酸菌制剂发挥作用的有效性.将24只18~20日龄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0.2 mL生理盐水)、空载组(0.2 mL乳酸菌)、重组菌组(0.2 mL重组菌制剂)和阳性对照组(0.2 mL生理盐水),第1、4天对除对照组以外分组注射等体积脂多糖,7 d后取小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进行形态检测.抗菌肽CC34能够在乳酸菌中进行表达,并且肽菌制剂能够显著缓解脂多糖诱导肠炎小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肠绒毛萎缩.抗菌肽CC34重组乳酸菌能够缓解脂多糖引起的小鼠肠道形态损伤.

    抗菌肽CC34乳酸菌蛋白表达脂多糖肠道形态

    三峡水库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的耐药性与毒理评价

    黎毅张琪胡力凡刘凤燕...
    7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重要的水源性和食源性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易造成感染,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和致病力,对预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其防治有重要意义.为探究三峡水库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及其对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致病性,从三峡水库采集水样进行细菌分离,经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测序和oprI特异性基因鉴定筛选出铜绿假单胞菌,研究分离菌的耐药性、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并利用模式生物秀丽线虫进行毒理评价.结果显示:从三峡水库分离鉴定出14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头孢唑林、卡那霉素、红霉素耐药,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敏感.耐药基因bla TEM、aac(6')-I、qacE△1-sull、qnrS、mexR 在所有分离菌株中呈阳性;耐药基因 aac(3)-Ⅱ、tetA、tetB、tetD、tetE、cat、cmlA、qnrA、qnrD 在所有分离菌株中呈阴性;此外,分离菌株携带多种毒力基因.分离菌PA7、PA8、PA12使秀丽线虫的平均寿命分别下降15%、14%、16%(P<0.05),身体弯曲频率分别下降18%、33%、23%(P<0.05),头部摆动频率分别下降10%、13%、11%(P<0.05),最长寿命缩短约3 d.三峡水库中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具有多重耐药性,部分菌株对秀丽线虫有致病性,可为水体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耐药基因秀丽线虫毒理评价

    基于WOS数据库近十年肠道菌群与肿瘤相关性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王沁陆妍李婷婷
    8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近十年肠道菌群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从WOS数据库搜索并筛选2012年至2022年的文献,运用VOSviewer 1.6.18对国家、机构、作者、期刊以及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Citespace 6.1.R6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和时间线图分析发现,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中国在发文量、机构和核心作者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美国在中心性、发文期刊和合作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期刊和文献共被引分析得出Science在该研究方面贡献较大.关键词共现说明目前以gut microbiota为中心,分别从inflammation、expres-sion 和 probiotics方向进行研究.关键词聚类由810个节点和3 681条线组成,形成12个聚类,主要分为四类:A类为各类肿瘤与肠道菌群的研究;B类为以益生元为代表的研究;C类为通过信号通路、免疫、炎症、氧化应激等相关机制的研究;D类为利用宏基因技术分析与肿瘤相关的特异菌群.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了肠道菌群与肿瘤相关性当前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有利于研究者明确该方向的热点,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肠道菌群肿瘤文献计量Citespace软件VOSviewer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