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物季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物季刊
文物季刊

许高哲

双月刊

2097-082X

wwsjzzs2008@163.com

0351-2021472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文庙巷33号

文物季刊/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Antiquity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明代张光奎墓志疏证

    程勇郝军军
    114-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张光奎墓志出土于1987年,墓志现存于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晋城博物馆)文物库房内.本文对张光奎墓志中所见的家族世系、生平履历、婚姻关系等进行了详细梳理,对张光奎家族及不见于史籍的历史信息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从文献研究的角度讲,起到了重要的补史、证史价值.

    张光奎墓志疏证

    明代王铎撰《杨公景欧生祠碑》考释

    张红军
    12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公景欧生祠碑》系明末清初大书法家王铎于明崇祯十五年撰文并书.碑文详细记述了柏香镇百姓修建杨嗣修生祠的时间、缘由和规模,以及撰书生祠碑的始末.碑文所载部分内容有助于明末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的是,碑文用笔出规入矩且流转自如,劲健洒脱而力道千钧,为王铎中年精心之作.

    明代杨嗣修生祠碑王铎

    《五台山写真帖》与佛光寺早期图像资料

    王炜王婧杨晓芳
    1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日本僧人小野玄妙所著《五台山写真帖》进行讨论.首先梳理了小野玄妙考察五台山的背景及原因,之后详细介绍了《五台山写真帖》中与佛光寺有关的照片,并与佛光寺的现状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最后以大中十一年经幢在相关图像资料中的变迁为例,总结了佛光寺早期图像资料的研究角度和学术价值.

    小野玄妙《五台山写真帖》图像资料

    辽代新立遗址出土琉璃垒脊瓦的制作工艺

    王凤歌万雄飞彭明浩
    139-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围绕辽宁新立遗址出土的琉璃条子瓦和琉璃线道瓦展开,通过微痕分析充分提取出土材料中保留的生产加工信息,对两类瓦的制作工艺进行了复原.新立遗址垒脊瓦为预制瓦件,不同于文献记载的由筒板瓦二次切割形成,显示出生产实践的复杂性.二者完成施釉后,均以两片瓦并排、成摞叠烧,不使用间隔具直接装烧,也有别于一般铅釉陶的满釉支烧方式,符合建筑用瓦集约生产的需求.对新立遗址琉璃条子瓦、线道瓦生产流程的全面复原,丰富了我们对早期琉璃瓦制作过程的认识,也展示出该建筑群对瓦件品质和生产效率的良好平衡.

    新立遗址垒脊瓦琉璃瓦装烧

    大同明代洪武纪年印文城砖

    武茂江
    148-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年3月,大同古城内发现大量模印文字的古城转,字文内容丰富,是研究明代大同古城历史极珍贵的实物资料.通过分析城砖印文,有助于揭示明代时期建筑技术、文化、社会结构等方面的特征,更深入地了解明代大同古城墙的建造线索,以及大同地区卫所的结构和功能,对于中国古代城池营建研究有参考价值.

    洪武纪年城砖印文释读

    云冈石窟第3窟出土动物骨骼初步研究

    贺涛赵静芳刘建军
    15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冈石窟是中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在第3窟考古发掘中,出土北魏、隋唐、辽金时期动物骨骼共56件,主要为北魏和辽金时期遗存.经鉴定,动物种属包括猪、马、牛、羊、狗,皆为哺乳纲,动物资源构成较单一.骨骼表面痕迹显示,先民对动物有明确的利用.发现部位统计表明,出现较多是下颌、牙齿等肉量较少的部分.动物死亡年龄分析,猪、羊以食肉目的而宰杀,马、牛、狗应是役使后的二次食用.结合这些动物骨骼空间分布,推测可能是北魏至辽金时期开凿修建石窟的匠人食用后所抛弃.第3窟的动物考古研究为了解石窟遗址先民对动物资源的利用提供新的认识.

    云冈石窟动物考古动物资源利用

    大同交通苑出土北魏鎏金铜带跨夹杂纺织品残留物的科学分析

    贾延勤唐慧娟郑海玲贾丽玲...
    171-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同交通苑北魏墓群出土的鎏金铜带銙的銙片中夹杂少许纺织品残留物.为从科学角度了解其材质和劣化情况,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红外光谱分析、酶联免疫方法对纺织品残留物进行了微观形貌观察和结构分析,并对纤维材质进行鉴别.采用多种手段综合考量纺织品残留物的结构特点和组成成分,可更准确地辨别材质种属,提高结果的可信度.检测分析表明鎏金铜带銙内部夹杂的纺织品为桑蚕丝,这不仅对北魏时期北方民族丝织文物的考古历史研究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北魏时期带具的组合形制及带鞓的材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北魏鎏金铜带銙纺织品残留物微观形貌观察结构分析酶联免疫技术

    甘肃省博物馆藏一件黄地联珠团窠狩猎纹锦的保护修复与研究

    弥卓君吴依茜伏妍亭赵亚军...
    17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代黄地联珠团窠狩猎纹锦是甘肃省博物馆藏纺织品,本文对其通过文化价值研究、现状调查,结合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微型光线光谱等仪器对纹锦的材质、污染物及染料成分进行分析,制定科学的修复路线,保护修复后的文物达到良好效果.

    狩猎纹锦修复

    第四届中国考古学西阴论坛——青铜冶铸与夏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撷要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186-189页

    本刊2024年第1~4期总目录

    190-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