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线电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线电工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无线电工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屈永欣

月刊

1003-3106

gch4954@163.com

0311-86924962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590号

无线电工程/Journal Radio Engineering 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无线电工程》(月刊)创刊于1971年,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学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以跟踪遥感遥测遥控学科发展、交流测控领域学术与技术应用成果为主要报道内容,突出高科技并兼顾其他相关专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多次荣获工业和信息化部编辑质量优秀奖、出版质量优秀奖,河北省出版物印刷优质产品(一等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专题:电磁超表面及应用

    李腾林丰涵沈一竹何应然...
    2061-2062页

    基于诱导磁的惠更斯超表面与毫米波透镜天线应用

    薛春华
    2063-2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表面因强大的电磁操控能力,在现代无线通信及毫米波雷达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在结构极简的超表面上实现尽可能丰富的电磁功能是工程界孜孜以求的目标.以诱导磁机制为出发点,对结构极简的惠更斯超表面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并对其在毫米波透镜天线中的潜在应用进行了全面综述.诱导磁机制能够利用单层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基板的双层金属图案激发磁谐振,进而激发惠更斯谐振,在电磁波调控方面突破了传统频率选择表面的移相限制,并为在结构极简的超表面上实现高效的透射波操控铺平了道路.惠更斯超表面的潜在应用包括单极化、双极化、双频带、低剖面和透/反双功能超透镜天线设计.由于可以使用单层PCB基板制备,制备容易、成本低廉,基于诱导磁的惠更斯超表面对于未来天线工程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惠更斯超表面诱导磁超透镜天线双极化双频带低剖面双功能

    超构表面的特征模式分析及其在天线中的应用

    高佳璠朱昳慧林丰涵
    2074-2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超构表面(Metasurface,MTS)的特征模式分析及其在天线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MTS物理特性丰富且设计自由度高,有望实现天线极限性能的突破.散射问题中的MTS研究往往基于远场激励、无限大、均匀3个假设,研究方法和结论难以适用近场激励、有限截断、局部反射丰富的天线问题.适用于任意结构、任意场区且与激励无关的特征模理论更适合上述问题.总结回顾了近10年来针对MTS的特征模式分析及其在天线设计与优化中的应用,以天线的端口数量、模式数量和单元数量为脉络,从模式分析、模式调控和模式激励的角度,重点讨论了实现MTS天线的带宽提升、增益提高、单馈圆极化辐射、多频共口径、多模多端口、天线解耦、小型化的基本原理、技术途径、实现方法和应用实例,对MTS天线的特征模式理论与应用研究做出了进一步展望.

    天线阵列特征模式分析超构表面

    基于超表面的透-反阵列天线综述

    张超罗宇马凯学
    2082-2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超表面技术设计的透-反阵列天线能够在不增加额外设计复杂度及器件整体尺寸的前提下,实现全空间范围内的电磁覆盖.该技术突破了传统透射阵和反射阵的覆盖极限,可提供更多区域、更大范围内的信号覆盖,推动物联网发展.为阐述透-反射阵列天线的工作机理,对基于超表面的透-反射阵列天线技术进行了综述,归纳了天线实现全空间辐射的设计方法,分析了不同设计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为透-反射阵列天线的发展方向提供思路,旨在为具有全空间电磁覆盖的超表面天线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超表面透射阵反射阵双向辐射全空间覆盖

    基于透射超构表面的圆极化磁电偶极子阵列天线

    黄知博韩博文李思佳李智豪...
    2094-2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透射超构表面的圆极化磁电偶极子阵列天线.通过对手性透射超构表面的设计实现了圆极化波的非对称传输功能,仿真结果表明其可以在工作频段内将沿+z轴入射的x极化波透射为右旋圆极化波,同时可将沿-z轴入射的左旋圆极化波反射为左旋圆极化波.将其组阵后加载到设计的一款磁电偶极子阵列天线上,可以在4.69~5.84 GHz将天线辐射的线极化波透射为右旋圆极化波,增益最高可达17.7 dB,加工了超构表面天线样件,仿真和测试结果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超构表面透射圆极化非对称传输手性

    面向卫星通信的K波段低剖面可重构线圆极化变换表面

    王东阳王洪斌
    2101-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K波段卫星通信容量大、工作模式灵活的需求,设计了一款用于K波段卫星通信的反射型可重构线圆极化变换表面.该线圆极化变换表面基于改进型耶路撒冷十字结构,在PIN二极管导通和关闭时,分别可在18.59~20.50 GHz和18.66~23.19 GHz实现线极化波转右旋圆极化波和左旋圆极化波,重叠工作频段为18.66~20.50 GHz,带宽1.84 GHz.该极化变换表面的单元尺寸为0.22λ×0.2λ×0.083λ(λ为重叠频段中心工作波长),剖面高度仅为0.083λ.该极化变换表面在PIN二极管处于导通和关闭状态下,入射角度稳定性分别为40°和20°,且交叉极化电平低于-60 dB.

    可重构线圆极化变换表面PIN二极管左右旋圆极化切换低剖面

    基于矢量轨道角动量波的透射超表面设计

    李梦粤吴茜虹楼群
    2109-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相位奇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产生矢量OAM波的透射超表面.设计了一种超表面透射单元实现透射极化和相位的调控,并由此单元排布组成透射超表面.采用透射超表面调控透射电磁波的相位和极化在空间中的分布,极化控制为OAM波引入矢量模.仿真分析和测试结果基本吻合,均表明该超表面工作频率为10 GHz,能够将线极化波转换为模态为+1的矢量OAM波,在传播方向上增益为3.9 dBi,消除了中心相位奇点,验证了所提出方案的有效性.

    轨道角动量矢量涡旋波极化转换透射电磁超表面

    一种基于旋转单元法的极化OAM波透射阵

    吴茜虹李梦粤楼群
    2116-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一种新的产生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的方法,根据圆形阵列天线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单元法的极化OAM透射阵,能够形成旋转电磁场,进而产生极化正交的OAM波.该极化OAM波透射阵分为中间的地层和上下2层贴片,总共由14个透射单元组成,外圈包含9个单元,内圈包含5个单元,均匀轴向排布在一个同心圆上.该透射阵通过单元的旋转使电磁波产生极化旋转的特性,从而可以在空间中通过调控电场的极化来实现信号正交,以提高信道容量.仿真和测试结果均表明,该极化OAM波透射阵工作于10 GHz,在透射阵口面存在极化OAM特性,且透射阵的最大增益为5.5 dBi.因此,探索极化OAM波为无线通信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均匀圆阵列天线旋转单元极化轨道角动量透射阵

    双圆极化近场成像张量全息超表面

    薛松沈一竹许子玉万文成...
    2124-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场波束赋形可用于近场通信、无线功率传输等领域,而基于全息超表面设计的近场成像天线具有剖面低、无需馈电网络和波束调控灵活等优势.对标量和张量全息超表面近场成像进行了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实物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张量全息超表面设计了一款集成平面馈源的近场成像天线,全波仿真和测试结果相吻合,验证了该超表面具有可同时利用左旋和右旋圆极化进行近场成像的能力.

    全息超表面近场天线近场成像低剖面阻抗调制双圆极化

    基于双极化解耦超表面的线转圆极化反射阵列天线设计

    王瑞吕聚良殷琦禹罗贵勇...
    2131-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极化结构分离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双极化宽带解耦超表面单元,2种极化的单元可在25~35 GHz实现相位独立连续调控特性.基于此设计了工作在Ka波段偏馈线极化转圆极化反射阵列天线,测试结果表明,阵列可工作在27~34 GHz,最大增益与口径效率分别为30.7 dBic和46.91%,3 dB轴比带宽为23.47%.该双极化解耦反射超表面单元结构简单、工作带宽较宽、口径效率高且副瓣电平在-22 dB以下,在低成本超表面反射阵列的应用中具有极大潜力.提出的双极化解耦方法在目前低成本超表面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电磁超表面偏馈反射阵列线转圆极化双极化解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