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Journal Litbraturb B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学语文教材民间故事的施教策略

    廖绪崊刘秘林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间故事题材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和民族认同感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当前小学民间故事教学中还存在对内容的解读局限于教材文本、活动开展流于形式、教学模式单一和教学成效不够显著等关键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文化教育的效果.对民间故事题材结构和内容编排情况进行探究,深入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与教师对民间故事题材的特殊性认识不够有关.基于民间故事教学存在的一系列现实问题,需要通过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合作教学模式和拓宽文化传播途径等方式来助力教学质量的提高.

    民间故事小学语文施教策略

    钱梦龙导读语文教学理念探究

    魏菱王益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钱梦龙根植于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以"三主"为导向、"四式"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化的语文导读法,这种教学方法对当前语文核心素养改革与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三主"和"四式"的基本理念,得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引导学生、创新教学环节、正确看待师生关系等教学启示,希望通过对典型的教学案例研究,有助于广大语文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钱梦龙导读语文教学理念教学启示

    于漪语文教学中的兴趣观赏析

    贺红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寓教于乐、寓学于趣",这是《诗艺》中的一句话,主张教育要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进行.教师在乐趣中教,学生在乐趣中学,二者都能得到巨大收获.于漪认识到兴趣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在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四字准则",即新、趣、情、思.于漪在语文教学中所贯彻的"兴趣观",对当代语文教育事业极具启示意义,促进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于漪语文教学寓教于乐兴趣观

    文化自信下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李彦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项基本内容.学生的文化自信源自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源自对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旺盛生命力的坚定信心.中华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通过采取"引领学生围绕古诗词深思细品、精思熟读以及巧思妙讲"等有效策略,认同、积淀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据此助力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发展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海洋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机制探究

    马欠欠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海洋战略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海洋教育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关注点和热点.然而现有关于海洋教育的研究大多从其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关于海洋教育如何进入校园,如何融入现有的教学机制的研究等层面的研究显得较为薄弱.本文立足于语文教学,以语文学科中的涉海文为切入点,研究海洋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融入机制,旨在弥补此方面的不足,促进海洋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和推广.

    海洋教育语文教学涉海文

    基于课本剧的涉酒诗词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李东平罗海燕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酒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酒文化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的涉酒诗词,是研究酒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课本剧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涉酒诗词与课本剧所共有的情境性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逻辑起点.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开展基于课本剧的涉酒诗词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涉酒诗词教学内容,还可以为研究并开发酒文化资源提供一定的思考方向.

    课本剧初中语文涉酒诗词课程资源开发

    《雷雨》的剧本语言特点及教学策略

    李简简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曹禺创作的《雷雨》在我国戏剧史上有着耀眼的光芒,是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着独特魅力的一部经典戏剧.《雷雨》(节选)也成为了高中语文课本的戏剧板块里的一个重要内容.人物的语言是剧本要素的核心,透过语言来洞悉人物的个性和内心、推动戏剧冲突、体会作品深层蕴意是剧本欣赏的基本途径.《雷雨》语言艺术表现为其独特语言的深层次、冲突性、诗意化特点,在融入传统绘画和音乐的基础上进行推陈出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其语言特色,采用由言入文、调动经验、多元评价的语言教学策略,以深刻体会作品语言内涵,感悟戏剧独特的语言创造,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雷雨》戏剧语言语言教学

    地方高师院校文学课思政生态化育人研究

    周娜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类课程是地方高师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融知识性、审美性和人文性于一体,在开展课程思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目前,许多地方高师院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功用发挥还不彻底,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从新时代大思政的视域和地方高师院校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对地方高师院校文学类课程思政生态化育人模式进行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探索,这对于改进地方高师院校文学类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提升文学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最终切实实现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具有一定意义.

    地方高师院校文学课思政生态化育人模式

    高中古诗词异读字及其教学策略

    周勤朱世莲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音是古今汉语的基本构成要素,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中,成为语言交流、理解和研究的难点.本文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在校生的视野,对最新版部编高中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高中语文教科书")完整收录的古诗词(以下简称"高中古诗词";如无歧义,简称"古诗词")中的异读字,进行了统计、归类、重点考释.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高中古诗词异读字考释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教材学习提示板块的有效应用

    孟瑶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提示"板块分布较为统一,编于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每课之后,属于教材的助读系统,承载着课前"提示"的作用,但在教学中却存在使用不当甚至弃之不用的情况,教师常常忽视了其价值.因此本文从阐述"学习提示"的概念与理论基础、揭示使用"学习提示"不当的问题、提出使用"学习提示"的建议三个方面入手,来探究"学习提示"的重要性.

    学习提示高中语文教学助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