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下)
文学教育(下)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huangbizhai@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下)/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诗意语文视域下的文学作品赏析与评论

    张艳荣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歌历来是文学作品精华的呈现,是作者高尚审美情趣的情感体现。最好的诗中最好的是诗的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好的诗词和歌曲是最好的。通过深思熟虑的文字、经过彻底锤炼的句子、人文美、自然美和作者独特的情感美,实现了优美的古典诗词。在新文化运动中,反旧倡新的思想导致了古诗词的衰落,只留下了一片光明和不可持续的光辉。在现代诗歌的发展中,我们始终坚持将诗歌融入创作,使作品的人文美与自然美和谐统一。

    诗意语文语言特征赏析与评论

    中西方当代家族小说比较研究

    任少凡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家的叙说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母题,推动了中西方一系列家族小说的诞生。由于家族题材的作品在展示民族心理、讲述民族历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故而中西方现当代家族小说都有着"以家喻国"的特质。但中国底蕴深厚的家国文化以及"家国同构"的结构使其家族小说中的"以家喻国"较西方相比升华为"家国情怀",展现出历史使命感与民族责任感。

    中西方当代家族小说家国同构家国情怀

    如何将革命精神融入语文教学

    黄师晴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革命精神是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有较强的现世价值,对当代青少年也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本文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记叙文《丰碑》为例,探究如何将革命精神融入教学全过程,教学内容包括课前预习、课中讲授、课后巩固三部分,并就革命精神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种途径进行简要阐述。旨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使学生接受到良好的党性教育,提升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革命精神小学语文《丰碑》

    语文教学与文化润疆

    苗晓贇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了"文化润疆",实施"文化润疆"工程的重要措施就是加强青少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华传统文化深入心灵。语文教学是九年义务教学的重要课程,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学习的平台,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有效路径。本文针对新疆喀什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文化润疆中华传统文化新疆

    陈日亮语文教学实践的课程观探究

    曹星星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陈日亮基于叶圣陶的"工具性"的论说以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改革,总结出语文是一门心灵的学科,语文是一门行为的学科的课程观。在此课程观的指导下,在阅读教学改革中提出了"三课型"和"三以"教学法,在写作教学改革提出要注重"写什么"和"为什么写",其对语文课程观的认识有利于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

    叶圣陶陈日亮语文教育教学课程观

    文言文项目化学习的教学新探

    翟海燕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言文学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项目化学习有利于学生核心知识的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笔者基于所在学校进行的STEM教育与项目化学习的教学实践,结合文言文"项目化学习"的教学现状,探索出"三寻""三引""三拓"的文言文实施项目化学习的教学策略。

    初中文言文项目化学习教学策略

    高校古代汉语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张丽霞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代汉语作为传统学科具有其专业目的,对高校的古代汉语课程思政教学需要体现出学科的专业服务性,相关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也需要全面考虑古代汉语的专业目的,从而形成鸟瞰全局的专业教学和文化传承。

    古代汉语课程思政专业目的教学

    晏阳初教育思想对当代乡村语文教学的启示

    熊杨燚粟斌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晏阳初基于儒家民本思想、基督教博爱精神以及对中国苦力的认识,阐述了自己的乡村教育思想,认为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来实现文艺教育、卫生教育、生计教育和公民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对当前农村的语文教学改革有许多有益的启示:补充本土语文教学资源,包括补充阅读材料和拓展写作素材;积极探索语文"跨学科"教学方法,增加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双向联系;增加语文实践活动,积极开展读书活动,鼓励各种形式的创作和表演活动;开发语文教学辅助力量,培养语文"小老师",利用社会力量辅助语文教学等。

    晏阳初儒家民本思想乡村语文教学平民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哲学思想

    姚清兰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活教育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是在教育这个概念存在的时间段里,生活教育必定是有价值的概念。教育和生活教育这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狭义的教育更多指在学校里是一种教育,而生活教育,从这个概念词中更多地是可以体会到生活教育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所接收到的教育,这里的教育是广义的教育,也就是指能够给人增加知识技能或者强健身体等一系列对客体有影响的活动。但当对生活教育进行深入的了解之后,生活教育所发挥的作用远不止此,生活教育也绝非是可以忽视的一种教育活动,生活教育与学校教育更多的像是一种互补,一个主要教学内容是知识结晶,另一个则是关注心理健康发展。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在此之外,同样关注知识在生活实践中使用所带来的教育意义。

    生活教育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

    语文科普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猛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普文是对科学常识、科学精神、伟大科学人物等内容的介绍和概述,科普文不仅包含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精神而且科普文本身具有准确、科学、逻辑的语言特点。然而在目前的初中语文科普文教学中教学只对科普原理津津乐道,对科普文本身运用的语言文字表达却视而不见。因而,本文主要从初中语文科普文教学这一现状着手,来讨论科普文教学的对策,力求让科普文教出"语文味"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科普文教学问题分析创新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