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下)
文学教育(下)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huangbizhai@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下)/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阅读教学中审美情感力的培养

    包润熙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语文教学十分重视语文美育的实施,语文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美育就是审美教育,通过审美实践,我们可以用美的事物来教育关于美的教育.语文美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审美教育的核心目标.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情感、注意、感知、记忆、感知、思考和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力量是个体审美能力中最关键、最核心的能力之一.作为审美心理力和审美体验能力,它支配着整个审美活动,贯穿于整个审美活动,对审美能力的全面提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阅读是了解社会、自然、人类自身、历史的重要途径.人的发展离不开阅读,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它集理解、运用语言和写作为一体,阅读的过程是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情感传递的过程.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对审美情感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初中阅读教学审美情感力

    文言文群文阅读组文路径探究

    叶胜男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文本阅读和情感理解能力,尝试在文言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为解决文言文群文阅读的组文方式问题,引入专题研讨模式.并以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为例,开展专题研讨模式下文言文群文阅读的组文路径探究.接着总结基于体裁、思想、情感、作者、时代专题的五大组文路径.最后就群文阅读的"空泛化"问题和"专题"的选择问题展开讨论.

    专题研讨模式文言文教学群文阅读

    问题探究引领下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郭琼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新课标倡导的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文章提出了以问题探究作为引领的群文阅读方式,依托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祝福》一课时候产生的疑惑,遴选了《孔乙己》《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与《祝福》组成群文阅读模块,探寻问题成因,最后汇总探究成果.以此作为一种群文阅读的教学路径之一,供高中语文老师参考.

    群文阅读问题探究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考场作文形式化目标与过程塑造

    倪高叶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场情境特殊,迷失文本形式或者文体不分是考生作文的短板.考场作文必须把握形式化目标,教材文本不失为一种范本.考场作文形式化:定文体,明特性,控过程,实现文本形式的形塑,力争达到神塑之境.教材文本选文典范,或许能对考场作文形式化有所裨益,弥补考生在作文形式化上的不足.

    考场作文文本形式化教材文本

    小学语文写作专题的设计特点与教学策略

    赵彩丽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写作教学的有效与否往往直接制约语文教学的总体格局.在现行教育教学体制下,以教材为抓手,规范写作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等全过程,无疑是未来相当长的时间段内需要努力的方向.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写作专题设置,以"情境"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以"任务"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以"活动"解决"怎么写"的问题.顺此,教学过程中,当从情境任务入手确定写作学习元素,设计写作学习支架,并以情境性、过程性评价为抓手,给予学生及时反馈,据以提升写作教学效率.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写作专题学习元素学习支架

    柳永与晏几道歌妓恋情词异同

    吴迪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情感上,柳永把歌女当作自己的朋友知己,能设身处地感受到她们生活的不易,同她们相互陪伴,晏几道则把歌女当作自己的精神寄托,他在歌女身上寄托着爱恋的情感和对过往繁华的追惜;在艺术风格上,柳永善用慢词长调,通过铺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雅俗共赏,晏几道则精于小令,擅长用情景的交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秀丽绵密.

    柳永晏几道歌妓恋情词

    赛珍珠小说《群芳亭》的空间书写

    陈梦婷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群芳亭》这部作品中,赛珍珠以吴府这个封闭空间为背景描绘了吴太太不断探索自我精神和构建自我身份的过程.过去的研究大多认为吴太太完成了自己的身份转化,从一个缺乏自觉意识的封建女性转化成为一个精神自由的独立女性.但首先吴太太的自我仍被家族这个牢笼所围困,不过是在牢笼上粉刷了一层人道主义精神的金粉;其次吴太太从卧室中搬离使身体得以解脱,却又将其他女人捆绑于床榻之上;最后吴太太看似在书斋中解放了自己的思想,只不过是将禁锢自己思想的锁从封建思想换了"安德雷思想".

    《群芳亭》封闭空间女性身份构建

    马来西亚作家黄锦树《雨》中的归来主题

    任朱彬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雨》是马华新生代作家黄锦树近年来出版的一本短篇小说集.远隔重洋,身在中国台湾的黄锦树以其童年至青年时期的胶林生活为背景开始自己的热带记忆追寻之旅,在文本中与热带记忆展开对话,思考马来华人的生存困境与自己的身份认同."归来"是《雨》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旨在从三个层次对黄锦树《雨》中的"归来"主题进行探讨,并分析"归来"的限度及意义.

    黄锦树《雨》归来记忆

    《女儿国》中女性意识的体现及矛盾性

    史月云董红芸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女性一直是众多作家着力探讨和塑造的人物形象.《西游记》中女儿国及其人物的描写使唐僧在取经途中偶遇了一段看似美好的爱情,这样的安排既凸显了女性意也表明了女性独立和争取自身权利的理想.而在女性意识萌发背后,也揭露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本文将从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和作者身上的矛盾体现两个方面阐述《女儿国》,引发人们对于女性社会身份和地位的更多思考.

    《西游记》《女儿国》女性形象矛盾

    《拉拉的褐色披肩》中拉拉的成长

    周蓉陈溪城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拉拉的褐色披肩》描写了天真无邪的少女拉拉在经历了成长的困惑之后,在不断穿越美墨两种文化的寻根之旅中,在祖辈和父辈的影响下,最终成长的故事.拉拉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经历,让她对自身阶级身份、民族身份、女性身份有了透彻的理解、引领她成长成为一位有思想、有抱负和强烈自我意识的成熟女性.

    希斯内罗丝《拉拉的褐色披肩》成长墨西哥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