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中)
文学教育(中)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中)/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平凡的世界》进阶式阅读教学的思考

    崔婷婷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最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群之一,建议"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并针对小说提出了不同的阅读方法和要求,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宽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为例,阐释对综合运用浏览和精读的阅读方法,倡导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到整体,引导学生进阶式的深入文本、读懂文本、把握文本丰富内涵和精髓的思考.

    路遥《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教学进阶式

    群文阅读教学特点与评价视角

    文静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文阅读教学与比较阅读、主题阅读等阅读形式有着本质上的相似和相连,但群文阅读教学有其自身本质的特点,其特点体现为:一是具有以比较整合为核心的结构化思维,二是有复杂立体的情境设置,并且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依据其本质特点,可以为群文阅读教学的评价提供相关视角,一是思维发展的评价视角:促使学生思维从低阶向高阶发展,比较能力与整合能力均衡发展,二是情境设置的评价视角:多个情境之间意义关联;师生在课堂构建过程中状态流畅且富有成效.

    群文阅读教学评价结构化思维情境

    新文科下的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建设

    王正刚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重组、文理交叉,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文科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是新文科的目标.作为最能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新文科理念下存在着结构体系僵化,专业壁垒;培养模式单一,革新困难;授课形式落后,效率较低;考核形式单一,突击背书;建设理念滞后,视野窄化等弊病,需要以新文科理念统领学科专业设置与建设,标举立德树人,重构专业课程,强化实践导向,回归原典阅读,助力高校学生道德养成和文化塑造.

    新文科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原典阅读

    《小王子》李继宏译本在中国的传播

    徐程铭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经典儿童文学小说《小王子》自1943年于美国出版以来,广受世界范围读者喜爱.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相继翻译《小王子》,其中李继宏的汉译本于2013年出版,传播效果良好.以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和布迪厄的场域、资本理论为理论框架,从宏观层面研究《小王子》李继宏译本(以下简称"译本")在中国文学场域中的资本转换;在中观层面,通过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各个行动者间的资本互动,进而分析其对译本传播的;微观层面,通过分析李继宏的译者惯习,研究其采用的翻译方法,从而理清《小王子》在中国的社会学传播模式,为翻译西方文学提供帮助.

    李继宏《小王子》行动者网络理论场域理论译者惯习理论翻译方法

    从《背影》看人教版与统编本教材的编撰

    陈嘉琪李曼婷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影》是初中教材的经典名篇,对比旧人教版教材与统编本教材关于这一课的导学系统,发现人教版教材对《背影》的主题聚焦"父爱",存在文体意识薄弱的问题.统编本教材相比人教版教材有革新性的进步价值,如文体意识强化、语文素养提升、主题解读多元化等.

    《背影》人教版部编本教材分析

    谈肖培东教学环节的衔接艺术

    赵怡恬张颖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级教师肖培东的教学实录中,各环节的教学活动衔接设计十分巧妙.以《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为例,他紧扣童话文体,注重创设情景,以精炼的主问题设计贯穿了整节课,充分展现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衔接艺术.因此,立足肖培东《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还原肖老师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聚焦《皇帝的新装》文本结构、情感主旨,提炼肖老师教学环节衔接方法中的精髓,总结肖培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环节衔接所使用的方法,一方面为语文教师的童话作品教学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更有助于对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技巧进行提升.

    《皇帝的新装》肖培东教学环节衔接

    语音意识对语言阅读能力的影响

    张朝张宇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语音意识对语言阅读能力的影响.先简单介绍语音意识,然后又分析了与该主题相关的四个研究内容:语音意识是否影响语言阅读能力;不同成分的语音意识对语言阅读能力的影响是否不同;语音意识与阅读能力关系的影响因素;语音意识训练对语言阅读能力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当前研究的缺点以及阅读教学启示.

    语音意识阅读能力教学

    《村乐图》中传统艺术对民俗文化的跨媒介建构

    王浩然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介的更新迭代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转化提供了创造空间.遵循民俗传统特征,尊重各媒介的特性是实现跨媒介语境下媒介与民俗文化对话的关键.在当下被各种机械视觉技术包围的时代,回归传统艺术、重读早期媒介是重获文化内涵和传统审美理想的部分.题图诗作为传统的跨媒介艺术形式的典范十分具有探索价值,其中媒介艺术与民俗文化的融合对于当下现代性与传统性、全球化与民族性以及建立民族自信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题图诗民俗文化跨媒介艺术

    电视剧《大江大河》跨代际传播热的深层研究

    秦燕南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江大河》作为一部改革开放40周年的献礼剧,在2018年一经播出便占据各大卫视榜首,并在一向犀利严苛的豆瓣网站上斩获"年度最受欢迎国产剧"桂冠.电视剧《大江大河》的叙事背景构建在历史空间上,并以平凡百姓的视角与价值实现过程引发了观众共鸣,满足了不同时代观众的观看需求,虽然时代不同但人们追求的价值具有共通性.因此,有必要对其跨代际传播热进行分析.

    《大江大河》跨代际传播分析探究

    巴西食人主义翻译思想视角下鲁迅小说英译分析

    王技宝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作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五四运动的倡导者.他对现代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是对巴西食人主义翻译思想在鲁迅作品翻译中的应用的探索.简述了从食人主义的历史渊源、食人主义翻译思想的出现及其对翻译的影响.研究对象选取杨宪益和戴乃迭的《狂人日记》的翻译作品为研究对象,从文本、意识形态等不同维度进行探索.

    鲁迅《狂人日记》杨宪益食人主义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