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外语电化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外语电化教学
外语电化教学

吴友富

双月刊

1001-5795

wydhjx204@163.com

021-35373318

200083

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366信箱

外语电化教学/Journal Computer-Assiste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外语专业委员会会刊,是国内唯一一本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相整合的刊物。本刊期发行量达1万册左右,历年来分别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中文要目总览收录,是大、中、小学外语教师、教育技术工作者、图书情报人员及设备管理人员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职前英语教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接受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UTAUT模型的定性分析

    马牧青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和焦点团体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基于UTAUT模型,探讨了长三角地区三所师范院校15名职前英语教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的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一方面,受访者对于GenAI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持谨慎和乐观态度,认为其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并支持个性化学习;另一方面,他们也担忧其内容生成的质量和潜在伦理风险。影响受访者接受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及便利条件。据此,该研究建议加强职前英语教师的Al素养培训并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以培养未来英语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该研究为语言教师技术接受度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相关政策制定、课程改革及教师培养提供了参考。

    生成式人工智能职前英语教师技术接受度UTAUT模型

    智能化视角下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展望

    徐锦芬李娟
    74-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20年来,研究者开始探索教育技术对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的赋能潜力,以促进教育技术与TBLT的协同发展。该研究首先通过主题分析对2000年至2024年间发表在SSCI和CSSCI来源期刊上有关技术赋能TBLT的实证研究进行梳理,探讨其赋能方式、优势和面临的挑战。然后,基于现有研究成果,从智能化视角对未来TBLT的实施提出展望,并从六个方面提出建议:人智交互环境构建、人智协同学习平台开发、智能化任务设计、学习者情感体验提升、学习者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加强以及教师教学素养提高。文章最后指出了智能化TBLT实施需要关注的重点议题。

    技术赋能任务型语言教学智能化TBLT

    基于Peerceptiv匿名互评技术的大学生英语写作互评信任水平研究

    张福慧刘静赵玉欢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任在同伴互评的成功实施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往研究主要聚焦学生在同伴互评中的诚信、善意或能力等单一信任维度,而对学生在三个维度上的整体信任水平的研究相对较少。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考察了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对Peerceptiv匿名互评技术支持下的互评信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学习者在诚信、善意、能力三个维度的整体信任处于正向中等水平,其中学习者的能力信任和诚信信任显著高于善意信任水平;信任整体水平和分项水平受教师、学生和环境的共同影响。该研究为如何增强同伴互评中的信任关系提供了启示。

    信任水平同伴互评英语写作Peerceptiv匿名互评

    国际网络互动中身份构建的人际语用研究——以Quora为例

    卢加伟黄颖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语用身份理论和身份构建的人际语用原则,以国际问答社区Quora为语料来源,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究了 Quora交际者的身份构建情况。研究发现,Quora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构建了规约身份和非规约身份两类语用身份。规约身份反映了交际者的社会继承性特征和心理个性化特征;非规约身份则体现为提问者、求助者、支持者、批驳者等临时话语角色。Quora交际者在构建其规约身份与非规约身份过程中主要采取了身份元话语、称呼语、语用预设和特定话语程式等策略。这些身份构建及其策略运用反映出交际者以信息交换和关系和谐为主要交际目标和人际关系取向。本研究结果拓宽了网络话语人际语用研究的视野,为促进跨国网络交流提供了理论参考。

    语用身份人际语用国际网络互动Quora

    对比文化学视域下中西医文本语言特征研究

    朱家胜吴怡洁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基于自建中西医文本汉英可比专用语料库,借助对比文化学理论,对中西医文本语言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中西医文本在词汇—语义系统、词组—成语系统和句法—篇章系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体现了中西医文化在哲学基础、对人体与疾病的认识方式、治疗理念、价值观、思维逻辑和表达方式上的不同。这一发现有利于中西医两种文明的相互借鉴,促进中西医交流和融合。

    对比文化学中西医文本语言特征文化

    信息化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转型——评《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思维》

    任琳
    后插2页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思路探究——评《高校教师教学职业发展创新研究》

    李芝王頔
    后插1页

    英语民族史发展奥秘与演变探究——评《英语民族史·革命的时代》

    宣百松
    后插3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评《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张杏辉
    后插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