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瞿佳

月刊

2095-9400

wzyxyxb@vip.com

0577-86699365

325035

浙江温州市高教园区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温州医学院座落于全国最具活力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温州,由浙江医学院(原浙江大学医学院)于1958年分迁至温州而成立,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目前也是浙江唯一一所省属西医类本科医学高等学校。学校主办的《温州医学院学报》创刊于1959年,是一本历史长久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该刊为大16开,双月刊,88页,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主要报道温州医学院及浙江省的医学科学研究新成果、新动态,内容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祖国医学及医学教学研究等,辟有论著、临床经验、技术与方法、病例分析、病例报告、文献综述等栏目。在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下,该刊质量稳步提高(相关指标详见附表),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其影响因子在国内47所高等医药院校中名列第8,总被引频次名列第4。本刊目前已经被国家科技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十多种权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参皂苷Re经Nrf2/HO-1和NF-κB通路对小鼠软骨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苏绅凯吴炫璋沈阳金旭东...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e(G-Re)对骨关节炎(OA)的治疗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小鼠膝关节软骨细胞,并使用IL-1β刺激模拟OA的病理过程.将细胞分为control组(只加入等量PBS)、IL-1β组和IL-1β+G-Re组(G-Re和IL-1β共培养).利用Western blot、ELISA法检测不同处理组中炎症相关蛋白、细胞外基质合成相关蛋白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Nrf2的表达变化.使用siRNA技术降低Nrf2的表达,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建立小鼠OA模型(DMM组),并进行分组处理,control组采取打开关节囊不切除半月板,DMM组采取切开关节囊并切断内侧半月板韧带,将内侧半月板分为两部分,DMM+G-Re组在DMM组的基础上腹腔注射G-Re.一段时间后通过X线检测小鼠膝关节骨赘和关节间隙,以及组织IF评估G-Re在小鼠体内的治疗效果.结果:使用G-Re处理后的软骨细胞中,炎症相关蛋白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减少,而细胞外基质合成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control组比,G-Re处理组中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减少(P<0.05).与control组比,G-Re处理组中细胞外基质合成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ADAMTS5和MMP13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在IL-1β+G-Re组中相较于IL-1β组,蛋白Nrf2的核转录得到了增加(P<0.05).与IL-1β+G-Re组比,si-Nrf2组抑制Nrf2表达后,HO-1、COX-2、iNOS、p-p65/p65等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了(P<0.05).DMM+G-Re组与DMM组相比减轻了骨赘的生成和关节间隙的狭窄.结论:G-Re通过Nrf2/HO-1和NF-κB信号通路抑制小鼠软骨细胞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OA.

    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炎症Nrf2人参皂苷Re

    靶向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对小鼠慢性炎症疼痛的影响及机制

    陈醒蔡鹏张懿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靶向细胞外基质对小鼠慢性炎症疼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导小鼠慢性炎症疼痛模型,通过von Frey filaments评估模型小鼠的机械痛阈值的改变,收集CFA注射部位的组织进行RNAseq建库测序.进一步采用q-PCR方法验证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和MMP-12的高表达.利用SwissDock算法筛选抑制MMP-8和MMP-12的中草药活性成分,并通过行为学实验检测以上MMPs抑制剂的镇痛效果.结果:成功建立了小鼠慢性炎症疼痛模型,转录组学结果表明CFA模型组炎症和免疫相关的通路被广泛激活,MMPs家族基因在CFA模型组显著上调(P<0.05),木犀草素靶向MMPs能够明显缓解模型小鼠的慢性炎症疼痛(P<0.05),进一步的G0和GSEA分析显示,木犀草素处理后,模型小鼠的炎症和免疫分子表达显著降低(P<0.05),相关通路被抑制.结论:MMPs是慢性炎症疼痛的新靶点,中草药活性成分木犀草素能够靶向MMPs,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并在体发挥镇痛作用.

    慢性炎症疼痛基质金属蛋白酶中草药活性成分镇痛

    瘦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并发纤维化的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金雯怡潘贤娟周培森李科莹...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瘦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并发肝纤维化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9月至2022年12月间132例入院期间经肝活检证实为NAFLD的住院患者,且BMI<24 kg/m2,获取入院时一般临床资料,入院后首次实验室结果及肝活检病理报告,筛选瘦型NAFLD患者肝纤维化风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计算AUC,并转化为临床评分系统.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患者的年龄≥52岁,AST水平≥51 U/L是其肝纤维化预后的危险因素,而PLT水平≥214(× 109/L)及RBC水平≥4.1(× 1012/L)是其肝纤维化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通过上述变量建立瘦型NAFLD患者肝纤维化预测模型,计算其AUC为0.90(95%CI=0.84~0.95),转化为临床评分系统的AUC为0.88(95%CI=0.81~0.94).后者根据预测风险数据分布特征可分为3组:低危组(-3~-2分)、中危组(-1.5~1分)和高危组(1.5~4分).结论:该预测模型可简便、无创、准确地评估、预测瘦型NAFLD患者发生肝纤维化风险,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纤维化临床评分系统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发病超早期脑静脉血流代偿变化

    王理聪周晓军陈德源蒋伟燕...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发病超早期静脉血流代偿情况及特点.方法: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栓塞组,栓塞组通过线栓法构建SD大鼠上矢状窦(SSS)栓塞模型,观察脑表面静脉解剖特点及走行,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与小动物MRI技术,观察SSS栓塞超早期脑表面浅静脉本身及与深静脉之间侧枝循环情况.24 h时抽取两组SD大鼠静脉血,通过ELISA法对血清中claudin-5和Z0-1的含量进行检测,同时处死大鼠并取脑组织,使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两组SD大鼠脑梗死体积,进而使用电子透射显微镜观察其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超微结构.结果:在SSS急性栓塞的情况下,栓塞组SD大鼠脑表面浅静脉及与深静脉间迅速建立广泛的侧枝循环;血清claudin-5浓度较对照组升高(P<0.05);电子透射显微镜也观察到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部分开放;但TTC染色却未能发现明显的静脉性脑梗死灶.结论:SSS急性栓塞后,脑静脉侧枝循环可提供足够的代偿,将静脉缺血性脑损伤控制在一定限度以内,为CVST"隐匿"的发病方式和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形式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上矢状窦栓塞脑静脉血流侧枝循环静脉性脑梗死大鼠

    基于18F-FDG PET的随机森林模型预测早期浸润性肺腺癌的病理参数

    薛蓓慧谢佳庚蓝骏平郑祥武...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18F-FDG PET随机森林(RF)模型及临床参数在预测早期浸润性肺腺癌病理参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95例早期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包括病理征阳性158例,阴性137例.按7∶3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207例)与测试集(88例).从肿瘤及肿瘤周围5 mm区域中提取基于PET的组学特征,分为肿瘤组及瘤周组,通过RF算法建立模型并验证,采用ROC曲线的AUC、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评价模型的诊断性能.结果: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步向后的方法筛选出SUVmax在病理阳性组和病理阴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构成的临床组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的AUC分别是0.72、0.71.肿瘤组及瘤周组模型在训练集AUC分别为0.81、0.79,测试集中AUC分别为0.82、0.79.肿瘤+瘤周组通过LASSO回归筛选得到9个显著相关的特征,基于上述特征建立了 4种机器学习模型,包括决策数(DT)、支持向量机(SVM)、RF、k近邻(kNN),其中RF(AUC=0.91、0.88)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均优于DT(AUC=0.73、0.76)、SVM(AUC=0.69、0.86)、kNN(AUC=0.80、0.81)模型,因此选择RF模型作为最佳影像组学模型.与肿瘤组及瘤周组影像组学模型相比,肿瘤+瘤周组构建的综合RF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的AUC值分别为0.91、0.88,与肿瘤组、瘤周组、临床组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且稳定的预测效能.结论:基于18F-FDG PET肿瘤及瘤周的机器学习模型在预测早期浸润性肺腺癌临床病理参数表现良好,可为早期肺腺癌患者术前个体化精准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

    肺腺癌瘤周机器学习病理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自然消退的影响因素

    应雅丽朱志敏刘丹郑穗联...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自然消退的相关因素,为临床ROP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及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ROP患者,共270例270眼(较严重眼入组).所有入组早产儿的眼睛疾病分布在ROP 1、2和3期,并且未进展为1型ROP.按自然消退的时间分为两组:1组246例在矫正胎龄50周前ROP自然消退;2组24例在矫正胎龄50周后ROP自然消退(延迟消退).本研究共纳入19个可能的因素,采用t检验及x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OP自然消退的影响因素.结果:1组患儿平均出生孕周为(29.5±2.5)周,平均出生体质量为(1 387.4±421.0)g,2组平均出生孕周为(28.2±2.0)周,平均出生体质量为(1 191.4±284.0)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患儿的ROP Ⅲ区病变及1期病变比例(分别为80.5%和60.5%)均高于2组(分别为25.0%和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组比,1组患儿新生儿贫血的比例更低(27.2%)、5 min Apgar评分更高(6.0)、胎盘早剥的比例更高(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OP的分期和分区、贫血、5 min Apgar评分与ROP的延迟消退相关(P<0.05).结论:没有进展为I型的1~3期ROP均有可能在无任何治疗的情况下自然消退;ROP分期和分区、新生儿贫血、5 min Apgar评分与ROP的延迟消退有关.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自然消退影响因素

    肺泡灌洗液Xpert、抗酸杆菌涂片、分枝杆菌培养对痰液Xpert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缪星国叶慧余小添章仕淼...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3种肺泡灌洗液检测方法对痰液Xpert MTB/RIF(Xpert)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间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痰液Xpert阴性的疑似肺结核患者121例,所有患者均予肺泡灌洗液Xpert、抗酸杆菌涂片、分枝杆菌培养,以临床诊断结果为确诊标准,回顾性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121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有73例诊断为肺结核,肺结核患者比非肺结核患者更年轻(P<0.05).肺泡灌洗液Xpert的AUC为0.774、灵敏度为54.79%、特异度为100%;抗酸杆菌涂片的AUC为0.510、灵敏度为8.22%、特异度为93.75%;分枝杆菌培养的AUC为0.667、灵敏度为52.05%、特异度为80.85%;3种方法联合检测的AUC为0.721、灵敏度为63.01%、特异度为81.25%.Xpert和联合检测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均要高于抗酸杆菌涂片、分枝杆菌培养.3种方法联合的检测灵敏度最高,Xpert次之,抗酸杆菌涂片最低.结论:肺泡灌洗液Xpert、抗酸杆菌涂片、分枝杆菌培养联合检测能够提高痰液Xpert阴性肺结核的诊断性能,减少肺结核的漏诊.

    肺泡灌洗液肺结核XpertMTB/RIF分枝杆菌培养抗酸杆菌涂片诊断性能

    c.284位点突变导致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的临床诊断

    陆旭聪张海燕陈为安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OTCD)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方法:对2023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OTCD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者为14岁男性,急性起病,起初表现为精神异常,入院后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氨显著增高,伴有肝功能损伤,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发现血清中瓜氨酸含量减低,尿液有机酸分析显示尿嘧啶增高,基因检测发现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TC)基因存在致病突变,突变位点为c.284 T>C.虽经血液透析等积极救治,最后仍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OTCD是尿素循环障碍最常见的原因,实验室检查最显著的特点是严重高氨血症.在青少年、儿童中发现血氨显著升高时,应首先考虑到尿素循环障碍的可能性,进行代谢分析和基因检测,早期采取降低血氨的措施有助于改善预后.

    高氨血症尿素循环障碍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X连锁遗传

    癌症儿童家庭弹性影响因素的系统评价

    王宇鑫任丽亚姜豪陈美佳...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了解癌症儿童家庭弹性影响因素,为今后的实证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12个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6月癌症儿童家庭弹性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横断面研究和1篇纵向研究,癌症儿童家庭弹性主要受社会人口学、压力源、家庭拥有的资源、认知4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结论:未来需要开展有理论指导的双视角癌症儿童家庭弹性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并进一步挖掘和验证影响家庭弹性的各层面相关因素.

    肿瘤儿童家庭弹性影响因素分析系统评价

    血液肿瘤患儿化疗期身体活动的最佳证据总结

    蒋凯瑶陈军陈千禾黄钰儒...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及汇总血液肿瘤患儿化疗期身体活动的相关证据,为医护人员正确指导患儿开展身体活动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相关指南网站中关于血液肿瘤患儿化疗期身体活动干预的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推荐实践、证据总结及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至2023年9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与汇总.结果:最终纳入16篇文献,包括2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及11篇系统评价.共提取出30条证据,按照运动开始与停止时机、运动前评估、方案制定、方案实施、安全管理5个方面进行整合.结论:本研究总结了血液肿瘤患儿化疗期身体活动的最佳证据,建议建立血液肿瘤患儿身体活动的多学科团队,应用最佳证据规范早期活动并制订个性化活动方案.

    血液肿瘤儿童青少年化疗身体活动证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