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安石油大学

赵选民

双月刊

1008-5645

xbsk@xsyu.edu.cn

029-88382662,88382391

710065

西安市电子二路18号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an Shiyo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安石油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期刊。1992年创刊,现为季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坚持科学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坚持前沿探索与现实思考的统一;服务于读者和作者,服务于能源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社会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反映社会科学诸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反映高校教学与科研成果,反映新人新作;突出行业性,突出区域性,突出学术性;强调研究深度,鼓励学术讨论。本刊的读者对象主要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和学生以及政府部门、石油企业的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石油化工产业链与创新链耦合协调度时空特征及空间关联性研究

    杜小武赵梦远张凡勇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数据,测算石油化工产业链和创新链综合发展指数,并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链综合发展指数逐年上升,但整体偏低;耦合协调度震荡上升,整体水平低,东、中、西依次递减,浙江领先,多数省份失调;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呈现高-高、低-低集聚特征;两链子系统多项指标与耦合协调度关联度在0。45以上,属中等关联。建议促进石油化工产业"双链"深度融合,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推进石油化工数字化和绿色化。

    产业链创新链耦合协调度时空特征空间自相关

    基于BERTopic模型的中国能源行业绿色低碳技术主题挖掘与动态演化分析

    侯珂解婷婷雷渊媛
    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依据技术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中国能源行业绿色低碳技术发展阶段,采用BERTopic模型和余弦相似度计算方法对相关专利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各个发展阶段的技术主题、技术方向及动态演化规律。结果显示:中国能源行业绿色低碳技术的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的主题数量分别为6个、12个和15个;萌芽期技术方向较为单一,发展期技术主题涵盖5个技术方向,成熟期涵盖4个技术方向;动态演化过程受到技术进步、政策导向等因素影响而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能源行业绿色低碳技术主题挖掘动态演化BERTopic模型

    中国石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评价

    吴文洁冯王怡
    23-3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油安全直接关系国家的能源安全、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而增强我国石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关键。围绕石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内涵构建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对2002-2022年石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DEMATEL-ISM模型找出影响石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中国石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总体处于波动式上升,在2015年超过样本期平均水平;恢复能力是影响中国石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主要因素;抵御能力在确保石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重要因素中占比较大。提出增强石油供给能力、拓宽石油运输渠道、降低对外依存度的对策建议。

    能源安全石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熵值法

    研发资源错配与研发产出效率:陕西与浙江的比较分析

    牛泽东王文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1-2021年我国制造业分行业数据,量化研究陕西省与浙江省的研发资源错配程度及其对总体研发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浙江相比,陕西制造业研发资源错配程度更高,且更倾向于过度配置,两个省份制造业研发资源配置都呈一定改善趋势,但陕西波动性明显且配置在2018-2020年间有明显恶化;更为严重的资源错配是导致陕西研发产出效率表现较差的主要原因;两省研发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与民营经济活跃度和市场机制成熟度的差异有关。研究凸显了优化研发资源配置对后发地区实现创新超越的重要性,对陕西及其他省份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启示。

    研发资源错配配置扭曲系数研发产出损失陕西与浙江

    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研究

    郑蕊齐银银
    4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引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企业新质生产力模型,以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路径、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存在显著促进效应,对于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东部地区企业而言,这种促进效应更加明显。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吸收能力、适应能力,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提出企业应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整合创新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业务流程重构等建议。

    新质生产力数字化转型创新能力吸收能力适应能力

    交易性尽职调查对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研究

    裴旭东叶晶晶宋娟郝析炜...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2-2021年中国沪深A股2 601家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交易性尽职调查对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充分的交易性尽职调查对并购方的股票支付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高管的财务背景能够强化交易性尽职调查与股票支付之间的关系,而高管的过度自信则弱化交易性尽职调查与股票支付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科学决策并购支付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及现实指导。

    交易性尽职调查并购支付方式高管财务背景高管过度自信

    领导风格与员工工作投入的关系:一个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杨睿娟陈林豪陈芳霞
    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资源保存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通过对68篇关于领导风格与员工工作投入的实证研究进行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领导—成员交换、变革型、服务型、谦卑型、真实型、授权型、交易型、道德型和精神型领导风格与员工工作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这些领导风格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相反,威权型和辱虐型领导与员工工作投入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行业类别和研究设计显著调节了领导风格与员工工作投入的关系,而文化背景与文献出版类型对领导风格与员工工作投入的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提出组织应该确保员工能够获得足够的工作资源,并建立愿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等建议。

    领导风格员工工作投入元分析

    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

    陈丁吴一凡成宇阳
    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差距有利于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保持不变。机制分析表明,高管薪酬差距通过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管理创新水平,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异质性分析发现,高管薪酬差距对国有企业、董事长与CEO非两职合一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强。

    高管薪酬差距绿色技术创新绿色管理创新可持续发展绩效

    国家审计问责的趋势演变与效果分析——基于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

    吴勋赵姝婷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我国2011-2023年审计结果公告为样本,探究国家审计问责的趋势。结果发现:审计问责正逐渐从政府单一部门的责任追究向立法机构等多部门联合问责转型;其覆盖范围由财政财务扩展到政策执行等领域;追责方式更加多元化,包括行政处分和公开谴责等多种手段。应推进问责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加强外部问责与监控协作,明确责任划分,并建立配套问责制度,同时加大公众及媒体的监督力度,保障透明性和公正性。不断优化审计问责制度是确保权力能被有效监督的关键。

    审计问责趋势演变追责方式制度优化

    我国对页岩气控藏因素的认识发展与未来思考

    李玉琪惠荣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03年起,我国地质学界开始关注并调研美国页岩气勘探取得的进展,而国内的页岩气勘探工作也随之展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石油地质界对中美页岩气地质条件的差异逐渐有了更多了解,认识到我国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在此基础上,学界对页岩气控藏因素的研究经历了从照搬美国经验、到逐步形成以我国地质条件为基础的新认识的过程。这些新认识指导了我国页岩气勘探实践的突破。

    页岩气控藏因素构造条件顶底板条件储层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