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安石油大学

赵选民

双月刊

1008-5645

xbsk@xsyu.edu.cn

029-88382662,88382391

710065

西安市电子二路18号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an Shiyo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安石油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期刊。1992年创刊,现为季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坚持科学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坚持前沿探索与现实思考的统一;服务于读者和作者,服务于能源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社会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反映社会科学诸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反映高校教学与科研成果,反映新人新作;突出行业性,突出区域性,突出学术性;强调研究深度,鼓励学术讨论。本刊的读者对象主要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和学生以及政府部门、石油企业的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3E系统的安徽省减污降碳政策组合效果仿真研究

    屈会凯程云鹤张志伟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安徽省能源、经济与环境系统的运行机制,构建了该省3E减污降碳政策仿真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模拟4种政策组合情景对安徽减污降碳的治理效果。结果显示:不同的政策组合对污染物治理表现出不同政策效果,与单一政策相比,4项政策协同的累加效应对环境相对污染度治理效果最佳;安徽经济发展模式对能源依赖度较高,降低高能耗产业规模、优化能源结构,能有效促进其减污降碳进程;绿色金融政策能够对能耗减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绿色信贷的激励和约束双重机制强化企业减污降碳的能力,并在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协同效应。

    安徽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减污降碳系统动力学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村居民创业了吗?——基于互联网支付能力和社会网络双重视角

    李春霄张艺婷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我国2015年、2017年及2019年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深入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创业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创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互联网支付能力的提升和社会网络传递间接影响农村居民创业;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年组农村居民创业的影响更显著,能促进具有低等和中等金融素养水平的农村居民创业,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创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数字普惠金融农村居民创业互联网支付能力社会网络金融排斥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制造业低碳转型的影响研究

    张优智卢文雅王菁怡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于推进节能减排,加速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2007-2021年30个省份的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相结合的方式探究碳交易试点政策对制造业低碳转型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碳交易试点政策在推动制造业低碳转型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和其他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碳交易试点政策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推动制造业的低碳转型;(3)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碳交易试点政策促进制造业低碳转型的效果在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最为显著,而对西部地区的制造业低碳转型影响则不明显。

    碳排放权交易低碳转型双重差分

    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耦合机制和协调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陈敏灵仝梓叶薛静
    33-4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3-2021年陕西省数据,通过构建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三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探究装备制造业"三链"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和耦合协调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三链"耦合协调发展状况总体稳定但存在波动性;(2)西安市装备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度处于中级水平,其余9个地级市耦合协调水平普遍偏低,呈现关中、陕南、陕北逐次降低的特征;(3)灰色关联度的测算和分析表明,总体上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之间发展关系密切,均处于高度关联的阶段。

    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耦合协调机制

    技术并购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的并购证据

    黄聿舟杜泽萱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创新是当今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保障,其发展需要企业运用战略进行主动推进,而技术并购正是能够帮助企业推进绿色创新的重要方式。基于2010-2022年沪深A股609家上市公司发生的技术并购事件,通过多时点双重差分法检验了技术并购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并购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企业冗余资源与风险感知能力正向调节技术并购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为我国企业借助技术并购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技术并购绿色创新冗余资源风险感知能力

    区块链赋能下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行为演化博弈分析

    李俊亭李思卿曹金凤梁立立...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破解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的合谋难题,基于演化博弈理论,通过仿真分析研究区块链引入后招标单位代理人、投标单位和监管机构在不同初始行为概率、严格代理成本降低额、严格监管成本降低额等对系统演化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初始策略选择对三方演化稳定有显著影响;在区块链监管环境下可促使系统的演化策略选择为"宽松代理,合规投标,严格监管"。仿真分析结果弱化招标代理服务,降低政府监管成本,提高了监督效率,并破除工程各方的碎片化管理。

    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行为区块链演化博弈监管

    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朱海娟辜川力
    5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3-2022年沪深A股能源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固定效应回归方法分析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起显著提升作用;(2)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高创新能力、吸收能力和适应能力来促进能源企业创新绩效;(3)能源企业内部控制在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数字化转型对吸收能力的影响以及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且只对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影响存在正向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应优化数字化管理系统,推动能源企业响应市场需求、培养员工创新意识的动态能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绩效

    数字金融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

    王慧夏天添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我国2018-2022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市场风险、加快IPO进程,从而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发创新。因此,相关金融机构应加大数字金融技术投入与建设力度,拓展数字金融服务边界,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优渥的金融空间。

    数字金融融资约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发创新

    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融资约束和政府补助视角

    杨惠贤李甜甜刘益
    7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沪深A股2009-2022年新能源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固定效应模型,经过回归分析后发现: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呈现U型关系,这意味着只有当技术创新投入超过极值点时才会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融资约束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抑制作用;政府补助能调节融资约束对技术创新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使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提升。建议新能源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或积极获取政府补助,以降低融资约束带来的压力,从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新能源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投入

    能源地缘政治视角下尼日尔能源产业的发展与中尼能源合作

    王梓贤张经纬
    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尼日尔的能源产业主要依靠铀和石油的开发与出口,其铀产业长期受法国垄断,且近年来发展进入瓶颈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受限。相比之下,起步较晚的石油产业则有望大幅助力尼日尔的经济发展。总体上看,尼日尔的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呈现日趋开放与多元化的特点,其能源产业经济驱动性的增加与外向性的减少为中尼能源合作的实现创造了条件。中尼能源合作始于21世纪初,尽管面临多重挑战,但相关应对举措有利于尼日尔新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构建,能够赋予尼日尔更多主体性与选择权,并推动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中尼能源合作对中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有助于拓宽中国在能源领域对外开放的渠道,推动中国在西非能源地缘政治格局中发挥积极作用,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地缘政治理念。未来,中尼能源合作具备较为良好的发展前景,石油产业合作将在中短期内成为中尼能源合作发展的重点领域。而长期来看,中尼铀产业合作仍有发展空间,有望进一步助力于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与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尼日尔石油中尼能源合作能源地缘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