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方民族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方民族大学

丁万录

双月刊

1674-6627

XBDR@chinajournal.net.cn

0951-2066907;2066918

750021

银川市西夏区文昌路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the Second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开辟有民族宗教、民族历史与文化、西夏学、人类学、国际问题、法学、经济学、文学艺术、教育学研究等栏目。重点刊登西北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各种民族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刊宗旨:立足民族地区,面向全国,繁荣学术研究。组发有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质量学术论文;组发研究国家和地区社会文化发展的具有创新价值和理论高度的学术论文。本刊读者定位: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民族学研究的专家、学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绥西抗战再研究

    丁明俊马成乾
    93-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台湾历史档案机构解密了一批绥西抗战时期傅作义、朱绍良和蒋介石密电电文,其中涉及五原、临河抗战电文资料十多条.这些电文资料对研究日寇侵犯绥西、国民政府军在绥西兵力布防、五原失守与收复、国民政府军伤亡人数、日寇使用毒气弹等情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也暴露了日寇企图利用民族问题肢解中国的阴谋.五原收复及绥西抗战胜利对保卫大西北具有重要意义.

    绥西五原抗战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社会组织参与能力及其提升:以G省为例

    黄开腾
    102-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空间越来越大、机会越来越多.要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参与社会治理,就必须加强其能力建设.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主要由价值引领能力、资源动员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三个要素构成.目前,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面临组织行动理念滞后、使命感缺乏、动员对象的非多元化、动员技术的非多样化、服务契合度有偏差等困境.根本原因是社会组织的公共性瓶颈、政策激励瓶颈、社会关系网络瓶颈制约.因此,只有优化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才能促进社会组织参与能力的可持续提升,这就需要重塑社会组织的公共性、健全社会组织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社会组织的社会关系网络、健全社会组织的社会政策体系.

    社会组织社会治理参与能力制度环境

    我国民族人口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梅自颖吕利丹
    11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住户调查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各民族人口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均呈上升趋势,并且民族间的语言能力差距缩小;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受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交网络的综合影响,受教育程度、居住安排、家庭经济状况、寄宿、流动经历、互联网使用是正向预测因素,同胞数量和"汉少"双语授课是负向预测因素;民族身份与个体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紧密关联,父代族际通婚家庭子女比非族际通婚家庭子女的普通话听说能力和汉字读写能力更好.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要在民族地区积极推广普通话和汉字,充分利用个体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保障各民族家庭子女掌握交流互通的语言工具.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通用语言民族身份语言关键期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记忆建构

    聂章军
    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对于文化记忆的建构有重要作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具有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进程中,他们以多种方式书写中华儿女的血脉联系.重述神话,以当代语境和古老记忆对话,激发共鸣,传承记忆,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填补中国历史中的少数民族视角,文学再现"我们悠久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书写的";通过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学书写,少数民族作家将"地方故事"融入"中国故事",建构共享的国家记忆.

    少数民族文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体记忆文化记忆中国故事

    经济根源与权力系统:一个政治文明形态的理论分析框架

    李学敏
    128-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明政治文明形态的基本内涵与核心要素,构建政治文明形态的理论分析框架,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政治文明新形态进行探讨的理论前提.政治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定政治文明结构与发展水平的系统性呈现,历史性、具体性是政治文明形态的本质属性,权力是分析政治文明形态的核心内容.在政治文明形态的核心要素中,物质生产和阶级关系是形塑政治文明形态的经济根源,权力系统是政治文明形态的内容规定,包含权力来源、授权形式、权力结构和权力运行方式.循此,基于唯物史观,构建政治文明形态"经济根源—权力系统"分析框架,作为系统分析人类政治文明形态的历史更替、当代形态以及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工具.

    政治文明形态唯物史观经济根源权力系统

    黄河流域碳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

    马明德
    137-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流域是我国资源能源富集区,也是碳排放较为集中的区域,实现碳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宁夏是黄河流域重要省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碳排放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影响宁夏各县域碳排放的原因复杂,其中,第二产业和能源消耗是造成碳排放的主要原因,人口规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系数有正值有负值,这些因素与碳排放之间可能存在类似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人口对碳排放逐渐表现出抑制作用.因此,宁夏应该升级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快清洁能源使用,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黄河流域碳排放时空格局驱动机制

    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生计发展与乡村振兴多元化衔接——基于宁夏四类安置区的调查

    郭言歌
    148-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地区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生计的可持续发展为推进共同富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实践经验.将易地搬迁安置区分为"省会经济圈辐射区""东西协作重点帮扶区""国家扶贫移民开发区"和"就地就近县内安置区"四种类型,综合分析不同安置区搬迁脱贫人口的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可以发现,宁夏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生计发展面临生计资本不均衡、政策依赖度较高、社会治理难度大、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有鉴于此,应立足易地搬迁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尝试从培育人力资本、释放资源要素活力、完善基础发展环境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提出后续扶持优化建议.

    共同富裕民族地区易地搬迁生计

    家庭教育生态系统重塑的背景与价值

    海存福
    158-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系统理论给家庭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界:我们可以从儿童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对其家庭教育现状进行观察和梳理,还原其家庭教育生态之"本来".通过剖析我国当下家庭教育生态系统状况,以及亟须解决的问题,提出治理当前家庭教育生态系统失衡的方法与路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传统教育文化、家长素质,以及孩子自身发展需求等,都是影响家庭教育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因素.因此,坚持"依法治教",引导社会舆论,提升家庭教育各方"当事人"(特别是家长)对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及"双减"政策重要性的认识,明确职责,督促践行,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是构建美好家庭教育生态系统最有效的路径.

    家庭教育促进法教育生态重构

    国家统编教材何以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国家认同的结构—过程视角

    杨龙文
    16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统编教材作为优良载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国家认同赋能价值.国家统编教材属于国家认同的具象化表征,国家认同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点.以国家认同理论作为解释性框架,在结构组成机制层面,国家统编教材既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承载形式,也是国家认同基本观念的内容实体;在过程传导机制层面,国家统编教材的编写过程是国家事权的彰显,使用过程则体现了国家意志的下沉.当前,要发挥好国家统编教材的认同性结构功能,不断推进其政治社会化过程,在持续增进各族群众国家认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统编教材国家认同结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