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王润孝

季刊

1009-2447

gaojs@nwpu.edu.cn

029-88493140 88493540

710072

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西北工业大学主办、国防科工委办公厅主管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式学报类期刊,面向全国征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刘建军黄梦圆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表达,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立场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唯物主义哲学立场、人民群众政治立场与共产主义价值立场;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关于文化认识、文化价值、意识形态文化、民族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观点;从马克思主义方法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系统分析法、矛盾分析法与唯物辩证法.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境界、开启了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篇章、开拓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

    习近平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继承与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段妍段丽君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具有重要的原创性贡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要思想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注重在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命题,以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基本原则,在践行"七个着力"中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出"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在科学把握"两个结合"重大意义与内在规律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以"四个共同倡导"为落脚点,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两个结合"

    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路径

    王青林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政治认同关系青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更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稳定发展乃至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成效.随着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激烈,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联系日益紧密,借助全媒体进一步强化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成为必然选择.基于发挥全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优势,尝试从传播内容建设、传播载体建设、传播主体建设、传播机制建设着手探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路径,全方位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旨在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大学生政治认同全媒体传播体系

    课程论视角下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研究

    靳铭杨雨霏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我国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而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创新发展,通过课堂教学形成合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充分体现课程价值理论中的育人功能,是正确理解立德树人的体现,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题中之意.本文以教育学课程论为基础,结合协同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理论、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等,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以及课程评价等五个维度构建高等教育课程协同育人与成效分析的框架体系,深挖课程协同育人的价值理论基础,构建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协同育人的效能提升路径,为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供有力保障.

    课程思政思政课程课程论协同育人

    普及化高等教育的理论探索与经验总结——《普及化高等教育专论》研读与思考

    张炜
    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别敦荣老师是关于普及化高等教育著述最多、贡献突出的学者,通过对他的著作《普及化高等教育专论》收录的17篇期刊文章关键词进行梳理与讨论,介绍其主要学术观点,包括关于普及化阶段理念、人才、素质、功能、进程、转型等概念及内涵的变化,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行业高校等层次和类型的优化调整,以及战略、制度、标准、资源、区域、国际化等方面的治理和管理现代化,有助于加深对于普及化高等教育的认识和思考.要胸怀"国之大者",服务国家战略,持续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高质量迈进高等教育普及化中级和高级阶段.

    普及化概念及内涵层次与类型治理与管理发展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研究

    姚威徐晓飒胡顺顺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明确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强调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提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形成了一系列科技创新理念和观点.在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认识有偏、方向不清、保障不力等现实问题的情况下,高校亟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共识,强化创新第一动力的价值引领,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的创新教育理论与人才培养体系,围绕世界科技强国目标打造一流创新教育.

    习近平科技创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当代中国乡土文学英译路径探析:以莫言与贾平凹为例

    冯正斌汪学冰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国乡土文学的集大成者,莫言与贾平凹创作体量相当,所获荣誉相近,国内影响力难分伯仲,然就中长篇小说英译情况而言,二者在英译作品数量及译介效果方面相去甚远.莫言小说在译者、出版社及作家等的共同努力之下得以有效推介,而贾平凹小说却因创作手法、译者模式、传播途径以及读者定位的不足尚未取得良好传播实绩.系统梳理莫言与贾平凹中长篇小说英译活动的差异,并借鉴传播学相关概念,可以构建中国乡土文学的英译传播路径,助力中国乡土文学"走出去".

    中国乡土文学英译莫言贾平凹传播学

    女性·社会性·互文性——安妮·埃尔诺的自我书写

    黄荭
    5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近半个世纪的写作始终围绕"自我"展开,但她根植于个体经验的集体记忆书写有别于传统的自传和自我虚构,带有鲜明的女性、社会性和互文性特征.她的"自我民族志""社会自传"用敏锐精准的观察和简洁平白的文风,揭露并反思了性别等级、社会差异和阶级"区隔"导致的"象征性暴力".通过这种历时与共时、自生与外生、反复与差异的叙事手法和互文本游戏,安妮·埃尔诺将自身的创作汇人文学和历史的记忆之场中.

    安妮·埃尔诺女性书写自我民族志社会自传互文性

    哪些因素决定了科技龙头企业竞争力?———基于fsQCA的组态效应研究

    王广生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竞争力是事关科技龙头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当前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哪些因素决定了科技龙头企业竞争力,这是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中形成的一个重要时代课题.因为科技龙头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以及因素之间关系十分复杂,所以组态视角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可作为相对合适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科技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单个要素并不构成科技龙头企业竞争力产生的必要条件,科技龙头企业可从3种路径获得较强竞争力,具有适当规模在提升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技龙头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有利条件,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企业竞争力提升.引入组态视角探究哪些因素决定了科技龙头企业竞争力,有助于深化对科技龙头企业竞争力背后多重因素间复杂互动本质的理性认识,对科技龙头企业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科技龙头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模糊集组态

    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生态保护与区域创新的耦合协调分析

    李媛李妍
    7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多系统协调发展视角,从理论层面阐释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生态保护与区域创新的耦合协调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数字经济—生态保护—区域创新"三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检验2013-2020年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生态保护与区域创新各系统的综合评价水平及三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差异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生态保护与区域创新的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但具有明显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系统性差异;从整体均值看,全流域长期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在2020年初步迈入勉强协调阶段,且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呈现由下游到中上游的递减趋势;黄河流域三系统耦合协调发展依次受到外商投资、科技投入、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等多种驱动因素影响,且影响力依次增强,整体出现内在动力最大、外在动力次之而政府动力相对较小的态势.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强化流域三系统的技术支撑;优化内在动力,加强流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外在动力,打造黄河流域开放新格局;发挥政府动力,以财政政策支持和科技投入强化流域协调合作.

    数字经济生态保护区域创新耦合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