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陕西科技大学

张美云

双月刊

2096-398X

xbbjb@sust.edu.cn

029-86168067

710021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之一,2001年被中国科技部、新闻出版署选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主要刊载制浆造纸、材料、皮革、食品与生物工程、化工、机电一体化、电器、电子、计算机、信息科学、工业设计、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论文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最新应用性研究成果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交联型聚乙烯醇纸张表面施胶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费贵强李实肖文娟杨晨榕...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聚乙烯醇、淀粉作为纸张表面施胶剂的应用性能,选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和硼砂(STB)为交联剂,交联改性淀粉(PS)和聚乙烯醇(PVA1799),制备出不同交联程度的纸张表面施胶剂(CPSn-PVA)。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及稳定性测试对纸张表面施胶剂的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 KH560和STB的添加比例对纸张施胶剂的性能以及施胶后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STB添加量为0。1 g、KH560添加量为3 g时,纸张施胶剂膜拉伸强度可达25。6 MPa、断裂伸长率为326%。同时,与原纸相比,多重交联型纸张表面施胶剂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性能,施胶后的纸张耐折次数、撕裂指数、接触角分别提升了 6 700%、65。04%、89。7%。

    表面施胶剂改性淀粉聚乙烯醇硅烷偶联剂稳定性耐折度

    Fe-Si-Al高级氧化催化剂非均相Fenton处理造纸废水

    刘育星罗清张安龙段超...
    8-1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造纸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CODCr排放量较大。目前,常规均相Fenton工艺在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该工艺存在硫酸亚铁用量较高和污泥产量较大的问题。本文将常规Fenton污泥为主要原料制取的Fe-Si-Al高级氧化催化剂应用于非均相Fen-ton处理造纸废水,以CODCr的去除率和污泥产量作为评价指标,并利用SEM、XRD、FT-IR等现代仪器手段,研究其应用工艺及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初始pH值为3、催化剂投加量10 g/L、m(CODcr)∶m(H2O2)=1∶1、反应时间90 min时,CODCr的去除率可达73。6%,污泥产量较常规Fenton降低了 91。8%。催化剂中的铁铝尖晶石(FeAl2O4)和铁橄榄石(Fe2SiO4)为体系提供Fe2+。催化剂经过10次循环利用,CODCr去除率仍保持在70%左右,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能。非均相Fenton降解有机物的种类较均相Fenton更多,可破坏苯环结构。

    Fenton污泥造纸废水非均相FentonFe-Si-Al高级氧化催化剂

    微塑料与氯氰菊酯农药复合污染对上海青生长的影响

    花莉王美婷赵丹洋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微塑料与农药复合污染问题,以上海青(Brassica chinensis L)为供试植物,研究传统微塑料聚乙烯(PE MPs)和可降解微塑料聚乳酸(PLA MPs)单独存在及与氯氰菊酯农药复合作用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差异。结果显示,PE MPs处理组对上海青生长表现出"低促高抑"的规律。而低添加量PLA MPs处理就会对上海青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随微塑料添加量增加而增加。相比微塑料单独污染,氯氰菊酯农药联合作用对上海青生长的抑制作用影响更显著。PLA MPs对上海青的胁迫作用大于PE MPs,需要对可降解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开展进一步评估。

    微塑料氯氰菊酯农药复合污染生物量生理生化指标

    不同禾本科植物对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

    贾红磊安昊东王晴李成涛...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秦岭腹地凤县典型铅锌尾矿区周边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黑麦草、剪股颖、百慕大草三种类型的草本植物进行室内盆栽实验,阐述了干旱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探究不同禾本科植物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期筛选出能够适合在金属矿区修复中种植的耐旱性草本植物。结果表明:相比剪股颖和百慕大草,黑麦草在该土壤条件下能够具有较高的生物量累积,且在干旱条件下生物量降低的较少(P<0。05),黑麦草的丙二醛(MDA)含量与电导率(EC)较低,说明其具有较好的耐旱能力和较高的重金属耐受能力(P<0。05)。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黑麦草中Cd、Pb和Zn的含量最高,且对Cd的富集系数可达到0。98,种植黑麦草对土壤中Cd的去除效率高达50%以上,Pb的去除效率为15。5%。因此,研究认为黑麦草对于凤县矿区Pb、Zn和Cd污染土壤具有更好的修复潜力。

    重金属干旱土壤修复植物筛选

    胶原蛋白肽-焦磷酸铁复合物的构建及其补铁效果评价

    刘宁王薇贺人杰姚晓琳...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复合物是一种将铁元素与食品大分子结构进行组装的新型铁强化剂,具有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高的优点。本课题采用均质、超声和透析处理,在焦磷酸铁(FP)的合成过程中,引入胶原蛋白肽(CPs)。红外光谱测定发现,该方法成功制得CPs-FP复合物。与FP相比,CPs-FP的胃肠释放率提高。缺铁性贫血大鼠实验表明,CPs-FP能够有效改善大鼠体重、血红蛋白含量、组织铁含量和其他指数,呈现浓度依赖效应。同等剂量下,CPs-FP复合物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

    焦磷酸铁胶原蛋白肽铁复合物胃肠消化缺铁性动物

    肠道菌群体外酵解不同种类单糖研究

    郝俊宇孙玉姣高润凝姚佳轩...
    3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水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影响着其被微生物的利用效果,为了探究其结构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本文从单糖组成角度入手,研究了以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岩藻糖、木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这九种单糖作为碳源,在进行体外培养的过程中,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发生的变化。主要检测了 OD600、糖消耗量、短链脂肪酸和乳酸含量等指标。经过筛选后,对七种中性单糖混合发酵的培养基进行了单糖组成分析,明确了七种中性单糖在酵解过程中的被利用顺序。以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了肠道菌群群落多样性和丰度变化,发现不同单糖在被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竞争关系,甘露糖和半乳糖有利于肠道中的乳酸杆菌属等有益菌的生长繁殖,研究结果将为多糖与肠道菌群的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单糖组成体外酵解短链脂肪酸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解淀粉芽孢杆菌wxy-b3产脂肽类物质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崔皓玥田露胡乐梅龚国利...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是苹果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严重危害苹果农作物的产量。脂肽作为一种主要来源于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菌剂,具有广谱抑菌、低耐药性、安全低毒等优势。本研究发现,解淀粉芽孢杆菌wxy-b3产生的脂肽类物质能够抑制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生长,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6 mg/mL,此浓度可造成该病原菌细胞膜电位超极化、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泄露,以及胞内活性氧和丙二醛含量分别累积增加0。33倍和5。44倍,并通过扫描电镜进一步观察到MIC处理组的细胞形态起皱、细胞膜破损。上述结果表明,脂肽可能通过破坏细胞膜系统,导致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细胞膜破裂,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来达到抑菌效果。该研究将为脂肽作为抑制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抗菌剂奠定理论基础。

    解淀粉芽孢杆菌脂肽类物质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抑菌活性

    共培养大肠杆菌和谷氨酸棒杆菌合成圣草酚研究

    查健赵停兰刘婧怡时夫龙...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生物共培养技术在生物制造中应用广泛,尤其在天然产物的微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植物天然产物圣草酚具有抗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在医药、食品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为利用葡萄糖这一廉价碳源从头合成圣草酚,运用微生物共培养技术,构建了大肠杆菌BAK101菌株与谷氨酸棒杆菌NE1菌株的共培养发酵体系,其中BAK101可将葡萄糖转化为L-酪氨酸,NE1可将L-酪氨酸转化为圣草酚。通过系统优化,采用补料分批发酵结合分段式共培养方式,利用2%的葡萄糖经过100 h发酵,在摇瓶中实现了 4。72 mg/L圣草酚的从头合成。本研究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微生物共培养合成奠定了基础,也为复杂天然产物在微生物中的从头合成提供了参考。

    共培养圣草酚L-酪氨酸大肠杆菌谷氨酸棒杆菌

    一株小菇属天麻萌发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和应用

    李宏敬李锡琴粟忠祥仇全雷...
    5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菇属真菌(Mycena spp。)遗传转化体系是研究其促进天麻种子萌发机制的重要基础,而其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是该体系构建的必要条件。以小菇菌株MY004为实验材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策略,探究其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因素,构建小菇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在含10 mM MES和0。7 M甘露醇的酶解缓冲液(pH=6)中,小菇MY004菌丝被10 mg/mL真菌溶壁酶在24 ℃条件下酶解3 h,其原生质体的释放率较高;经液体再生培养基(pH=5)培养3天,其原生质体再生效率可达2%。利用该体系,高效地完成了含报告基因eGFP转基因小菇的菌株纯化。小菇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体系可用于小菇遗传转化体系的快速构建,也将为小菇与天麻互作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平台。

    小菇原生质体制备原生质体再生转基因菌株纯化

    稀土钐-聚乙二醇高分子转光剂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郝丽芬李梅吴泽昆赵泽青...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三聚氯氰交联月桂醇、8-羟基喹啉和聚乙二醇制备高分子配体CHA(PEG),再与稀土 Sm3+中心离子配位合成了一种新型高分子转光剂Sm[CHA(PEG)]。采用FTIR、XPS、XRD、荧光光谱、UV和TGA等测试方法分析了 Sm[CHA(PEG)]的化学结构、荧光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等。结果表明,Sm[CHA(PEG)]在320~400 nm具有紫外宽吸收带,而荧光激发峰的最佳峰位在362 nm处,二者具有良好的吻合性;荧光发射峰在566 nm、614 nm和645 nm均出现了 Sm3+的特征发射峰,其中在645 nm处强度最大,与植物在红光区光合作用的吸收光谱具有较佳的匹配性。热失重曲线显示该转光剂的分解温度为281 ℃,热稳定性良好。本文合成的Sm[CHA(PEG)]具有优良的光学和热学性能,在农膜领域极具应用前景。

    稀土钐聚乙二醇高分子配体荧光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