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胡小鹏

双月刊

1001-9162

sdxbs@nwnu.edu.cn

0931-7971692

730070

甘肃兰州安宁东路967号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多年的办刊过程中,获得社会各界的较高评价,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是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1999年首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入选中国期刊方阵期刊,并被评为甘肃省一级名牌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ora冲击波后中美AI差距研判——新一轮智能浪潮中美"半场优势"分析模型与趋势

    方兴东钟祥铭黄浩宇
    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ChatGPT和Sora的全面爆红,中美AI差距究竟有多大,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这一轮全球智能浪潮是以AIGC主流化为主战场的竞争与博弈,作为典型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也遵循经典的创新扩散规律.中美AI博弈延续了过去美国的"上半场优势"和中国的"下半场优势"的惯性,但均势的时间点将有所前移.无论技术、产品、应用、服务、资本和营销等诸多因素的较量,最终都将汇聚到一个终极指标:用户规模的争夺.善于在全球市场博弈、立足自己的根技术、产业生态上下游的整体力量等全新的课题摆在中国AI企业的面前.2020年代中美AI博弈大致将是类似的三部曲:从第一第二阶段的被动,到3年之后第三阶段的追赶与胶着,再到2030年代第四阶段更长时间的逐步逆转.随着中美科技力量的优势转移,用户目标核心群体特性发生变化,中国AI的禀赋和特长得以更充分发挥,是我们后来居上成功的关键.随着中国在上半场前期实力提升,要跨越"上半场陷阱",赢得这一次AI博弈的胜利,必须立足长远,认清现实,走出过度悲观或者过度乐观的两极思维;我们的短板和弱点,必须加快弥补,而优势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提升前后两端夹击的能力,缩短追赶时间.中美走向全生命周期、全体系的全面竞争是大势所趋,也是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

    Sora创新扩散AIGC半场优势半场陷阱

    青年马克思政治批判的哲学叙事——《<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再考察

    涂良川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马克思对法哲学的批判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青年马克思的政治批判,直指作为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哲学之现实性、实践性与超越性,不仅为其解决物质利益的困惑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而且明确表达了对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之全新看法.青年马克思以"高卢雄鸡"来表征哲学与时代互动的方式,使哲学在"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中真正"为历史服务",并真实地"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

    青年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政治批判哲学时代

    青年马克思的国家治理批判与思想方法转换

    李洋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欧洲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的国家治理问题,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围绕相关议题进行了逐渐深入的批判.《莱茵报》时期主要批判普鲁士官僚制度的治理缺陷,开始了对理性国家观的怀疑.经过克罗茨纳赫时期研究视野的时空拓展,以及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中确立的立场和方法,到《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的批判由政治国家深入到市民社会领域,指出了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的根本症结.马克思在不断深化的国家治理批判中,实现了向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的转换,理解这一过程对于剖析当下推进国家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有重要启发意义.

    马克思早期著作国家治理历史唯物主义

    取向与广度:时间知觉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管健周梦菲
    3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也是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关键所在.通过操纵时间知觉取向和测量时间知觉广度探索时间知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即族际感知相似性、族际接触意愿、政策支持态度和助人行为等的影响.结果显示,启动过去和未来取向的时间知觉均能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中少数民族被试偏好过去时间取向,汉族被试偏好未来时间取向;自我连续性在时间知觉广度与族际接触意愿和助人行为中起到中介作用.由此揭示了时间知觉的民族差异及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心理机制和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间知觉取向时间知觉广度自我连续性

    共情与幼儿园教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伦理敏感性和民族交融态度的序列中介效应

    苏丽蓉
    4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强共情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为探讨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共情与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以及伦理敏感性和民族交融态度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共情量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量表、伦理敏感性量表、民族交融态度量表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923名幼儿园教师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1)幼儿园教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体向好.(2)共情、伦理敏感性、民族交融态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幼儿园类型、劳动关系、岗位、职称、学历、教龄、民族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私立幼儿园教师民族交融态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较弱;行政管理岗位教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伦理敏感性、民族交融态度表现最佳;未定级教师的共情、民族交融态度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较弱;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在共情、民族交融态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表现显著较优;经验型教师(3-9年教龄)的伦理敏感性最高;汉族教师在各变量上的表现优于其他民族教师.(3)共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伦理敏感性、民族交融态度两两显著正向相关;共情显著正向预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伦理敏感性和民族交融态度是共情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中介变量.具体而言,共情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幼儿园教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伦理敏感性的单独中介作用(相对中介效应为31.58%),二是民族交融态度的单独中介作用(相对中介效应为57.89%),三是伦理敏感性和民族交融态度的序列中介作用(相对中介效应为10.53%).

    共情伦理敏感性民族交融态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郑杭生先生的韦伯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建构

    奂平清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郑杭生先生是最早认识到韦伯研究的重要性并对韦伯社会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的中国大陆学者之一.他坚持借鉴国外、创造特色的理论自觉,对韦伯的社会学思想加以深入研究和借鉴应用.他在对韦伯"价值中立"思想的系统阐释中确立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正确方向,在建构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社会互构论等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过程中,不同程度上受到韦伯"理想类型"等思想的启发与影响.在与韦伯"传统—现代"分析框架对话的基础上,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期"社会共同性""新型现代性""新型社会主义"等概念和命题.郑杭生先生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对韦伯研究的重视和对韦伯思想的借鉴应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建设仍有重要启迪意义.

    郑杭生韦伯研究价值中立理想类型理论自觉

    郑杭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主要创立者

    王道勇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郑杭生先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主要创立者.他从两种类型论出发,明确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发展史,编写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典范教材,辨明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独特理论品格;他强调以人民性为根本的价值立场、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逻辑和基于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他提出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假设和重要命题,界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范畴.郑杭生先生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这对新时代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郑杭生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范畴

    郑杭生先生社区调查与社区建设思想研究

    黄家亮
    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2006年开始,郑杭生先生以极大的学术热情,带领学术团队在全国各地开展了持续而广泛的社区调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社区建设思想.他对我国社区建设的实践逻辑进行了系统总结,探讨了我国社区建设特有的历史背景、时代使命,社区建设的实质、目标和重点,以及独特路径与制度创新等.在此基础上,他还对社会资源配置模式、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和社会学的理论自觉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提出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理论观点.郑杭生社区调查背后有着强烈的学术使命感和理论自觉意识,那就是探寻社区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中国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这为构建中国社会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做出了贡献.

    郑杭生基层社会治理社区治理理论自觉

    全球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的主要进展与发展趋势

    陈时见刘雅琪
    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也是关涉全人类福祉的共同事业,已成为全球教育非常重要的研究主题.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法绘制全球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借以探究全球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的基本特征、重点主题及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全球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具有递增性、协作性、跨越性和广泛性等特征,重点主题聚焦于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内容体系与实践路径,并在研究取向的情感转向、研究视角的社会批判、研究内容的空间拓展以及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等方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

    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教育教育研究可持续发展

    近十年国外比较教育研究文献的知识图景——基于ProQuest Education Database 2013-2023年数据

    王兆璟屈婧
    91-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以ProQuest Education Database为数据源搜集样本,使用Python软件对2013-2023年国外比较教育研究文献进行知识图景分析.对研究文献高频关键词、核心发文机构、关键词网络中心性以及年度突现词频等采用知识图谱可视化的方法呈现,以此清晰、直观地识别英文研究论文中比较教育领域高频研究主题关键词,从而确定国外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在2013-2023年间的文献研究焦点与主题演变.通过分析发现,包含高等教育国际化、教师教育与国际大规模学业评价、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及后疫情时代教育复苏、教育数字化与教育公平相关的国际比较研究关注度日趋增长.未来我国比较教育学应紧跟时代发展,立足本国教育实情,加强微观教育实践领域的研究,同时也应增强教育理论研究并拓展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比较教育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