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胡小鹏

双月刊

1001-9162

sdxbs@nwnu.edu.cn

0931-7971692

730070

甘肃兰州安宁东路967号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多年的办刊过程中,获得社会各界的较高评价,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是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1999年首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入选中国期刊方阵期刊,并被评为甘肃省一级名牌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被遗忘的律谱群落:论民国词谱的发展特征及其词学意义

    张文昌
    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词谱是从明清词谱到当代词谱这一学术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但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又是较为薄弱的一环.民国词谱的文本形态多样,按照各种衡量前代词谱的标准进行分类,都能找到相对应的著作,并且出现了断代型词谱、女性词谱、韵列型词谱等多种前所未见的类型.民国词谱的文献载体、出版地域、编纂方式以及编纂理念等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体现了传统词学向现代词学的转型.考察民国词谱,不仅有助于词谱发展史的完整呈现和民国词体学的建构,同时对于扩充词学文献资料库、深入研究民国词学批评史以及全面把握民国时期的词坛创作生态都具有积极意义.

    民国词谱转型词律词体学

    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的可视化计量分析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

    李晓华孔祥丹
    100-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经验总结法,借助CiteSpace软件,对近30年收录在CNKI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的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文献分析发现:研究时序上,可分为萌芽、高速发展、深入研究三个阶段;研究空间上,核心研究者以个别代表性学者为主,机构以师范院校为领军,密切的研究合作网络与群体尚未形成;研究视角与方法上,主观性单一视角研究为主,定量及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学科融合研究不足;研究内容上,由宏观概括的梳理渐转到微观深入的探究,集中于中国近代教科书编审出版、文本合理性、中国化历程三个方面,所涉科目类属逐渐增多但仍不均衡.今后,需强化教材专业研究机构的核心地位,搭建专业力量协作的研究群体;丰富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视角,建立有针对性的方法论体系;细化中国近代教科书的研究范围,深化教科书研究内容;强化教科书编审研究,拓展中国近代教科书审定制度研究.

    教科书研究中国近代CiteSpace知识图谱

    基于公共正义的数字教材伦理:意蕴、困境及出路

    廖婧茜
    10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教材是结合数字技术和电子出版技术的多模态教育性叙述文本,是技术与教材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在公共正义的视域下,在这个涉及教育、出版、技术等多领域的统一体中,既应表现出技术正义特性,又要表现教材的教学正义特性,还需表现出促进二者交融发展的管理正义.然而由于教师的劳动异化,学生的主体性隐没和管理的道德性困境等问题,可能导致数字教材建设中出现伦理风险.为有效规避风险,提升新时代数字教材建设的质量,应加强相关政策制定,构建数字教材全面评估机制;建立数字资源库,提供数字教材教学指导培训;探索教学融合方式,提高教师教学创新能力.

    数字教材伦理教学伦理技术

    百年双语与认知关系研究:从一般智力到执行功能

    高育松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双语与智力、双语与执行功能两个关系,双语与认知研究已历百年,先后形成"优势说""缺陷说"和"中性说"三种观点.文章对不同时期的学术背景、重要发现、理论观点、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未来研究应该跳出双语优势窠臼,探究双语在哪些方面、何种程度上影响人类心智活动,重点关注概念界定、理论整合及研究方法等问题,深化我们对双语与认知关系的理解.

    双语认知一般智力执行功能双语优势

    幼儿教师和学前教育师范生对幼教情怀的认知:基于词语联想测验的分析

    康廷虎左彩霞
    125-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情怀是教师的核心素养,了解幼儿教师和学前教育师范生对幼教情怀的认知,有助于教育者对幼教情怀的共同理解以及在幼教师资培养培训中科学地培育幼教情怀.借鉴心理词汇研究范式,对521名幼儿教师和529名学前教育师范生进行"与幼教情怀相关"和"与幼教情怀无关"的词语联想测验,获取相应的特征词;对两类特征词分别归类,构建网络关系图,直观呈现其中心节点和典型关联.经卡方检验,两类研究对象对幼教情怀的认知总体趋于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对象对幼教情怀的认知体现了幼教情怀的多维结构,以"关爱"为中心的情感支持是幼教情怀的核心心理成分,但研究对象对幼教情怀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和偏差,需通过培养培训强化幼儿教师和学前教育师范生对幼教情怀的理性认知,引导其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领悟幼教情怀的真谛,通过实践修习和交流反思涵养幼教情怀,在尊师重教的环境氛围中升华幼教情怀.

    幼教情怀词语联想测验幼儿教师学前教育师范生认知

    莫高窟北凉三窟建筑空间设计与功能探析

    李金娟
    137-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莫高窟北凉三窟是敦煌最早的一组石窟,其建筑空间设计与功能对于莫高窟千年的营造具有重要的样本意义.在内部空间设计上,无论是建筑结构还是象征性空间营造,北凉三窟都体现出对汉晋墓葬建筑及宇宙空间营造理念的吸收和挪用,不仅描绘出佛国世界的美好,也着力营造出实现来生安乐去处的理想空间.这种理念也体现于弥勒主题的选择和弥勒天宫空间的营造,反映出石窟营造除了虔诚礼佛外,祈求来世安乐的现实功利性目的.结合窟内供养人画像、相关文献记载及莫高窟物质条件,北凉三窟的营建可能是由北凉统治集团发起,营造活动包括第268窟的扩建和第275、272窟的新建,其中第268窟最初为禅窟,随着地方统治集团的重视,扩建后功能趋于复合,第275、272窟是在吸收汉晋墓葬建筑空间特点及流行的佛教思潮基础上创建的礼拜窟,以满足石窟实际营造者与使用者的佛教实践与现实功德需求.

    北凉三窟建筑空间图像程序供养人礼仪功能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总目录

    小舟
    后插1-后插4页

    人物介绍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