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医学
西部医学

李光明

月刊

1672-3511

xibu@chinajournal.net.cn

028-85570072

610041

成都市武候区浆洗街8号国嘉南苑10F-6号

西部医学/Journal Medical Journal of West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西部医学》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是全国《期刊出版形式规范》第一批合格期刊,是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51-1654/R;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2-3511;邮发代号为:62-243;月刊,大16开本,定价:15元/期•册。《西部医学》一直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精品化、规范化的办刊原则,贯彻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重在临床、重在实践、重在提高,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接轨国际,及时报道国内外先进的医学科技成果及动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积极推动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努力促进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医院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西部医学》的栏目设置科学,注重了专业属性,便于作者投稿与读者选阅;刊载论文的英文摘要标准、规范,医学统计科学准确,编辑规范,内容充实,刊发面广,可谓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与可读性为一体,已形成了期刊的风格与特色,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报刊订阅指南信息库及国内、外众多高校、公共图书馆、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医院、企业、军队等所收录、订阅、下载,已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丙氨酸转氨酶复常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龚红梅李世炼夏杰毛青...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255例HBeAg阳性CHB初治患者.根据实验室检测,ALT水平正常值上限(ULN)为42 IU/L;按照2016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的CHB指南推荐,男性和女性ALT ULN分别为30 IU/L和19 IU/L.以两种定义标准分别将患者分为ALT复常组和ALT未复常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1年时病毒学和血清学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随访5年发生肝细胞癌(HCC)的影响因素.结果 根据实验室标准,255例HBeAg阳性CHB初治患者治疗1年时ALT复常212例,未复常43例.ALT复常组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ALT未复常组(P<0.05).根据AASLD指南标准,治疗1年时ALT复常113例,未复常142例.ALT复常组HBV DNA转阴率显著高于ALT未复常组(P<0.05).5年随访发现14例发生HCC.根据实验室标准和AASLD指南标准,ALT复常组HCC发病率分别是3.8%和1.8%,显著低于ALT未复常组的14.0%和8.5%(P<0.05).将可能影响HCC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0岁、肝硬化、治疗1年时实验室标准和AASLD指南标准的ALT复常是HCC的风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硬化是HC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LT复常对CHB患者病情进展与临床愈后有预测价值,抗病毒治疗早期ALT复常可降低HCC发生风险.

    慢乙肝丙氨酸转氨酶复常抗病毒治疗肝细胞癌

    磁牵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与传统术式的临床疗效比较

    杨佳员张苗苗严小鹏李起...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牵引技术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安全性及其相较于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由同一主刀医师及固定助手行磁牵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21例患者及同期完成的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指标(血液学指标变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及住院时间等)和主观指标(患者疼痛等级、满意度和腹部外观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及住院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磁牵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的手术时长比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稍长(U=299.5,P<0.001);磁牵引辅助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U=157.5,P<0.001);同时,术后腹壁美观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U=147.0,P<0.001).结论 磁牵引技术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安全可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磁牵引技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安全性

    早期股骨头坏死采用陶瓷棒支架植入术及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应用研究

    党海峰杨超郝治龙樊俊俊...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采用陶瓷棒支架植入术、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0月本院就诊的30例早期ONFH患者,均行陶瓷棒支架植入术联合PRP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相关情况,对比治疗前、治疗后2月临床疗效[保髋评分(RHS)]、生存质量[SF-12生存质量量表(SF-12)]、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以及影像学复诊结果.结果 30例早期ONFH患者切口均为一期愈合,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92~3.33 h,平均(2.36±0.47)h,术中出血量50~267 mL,平均(68.57±10.25)mL;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发生感染、大转子滑囊炎、骨折等并发症.治疗后RHS评分优良率(83.33%)及评分等级明显优于治疗前(10.00%)(x2=32.411,Z=32.943,P<0.05).治疗后早期ONFH患者SF-12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t=7.937、11.119,P<0.05).患者术后经X线、MRI、CT等影像学技术显示陶瓷棒植入组织融合状况良好,髋关节表现较为稳定,且股骨头坏死未见进一步进展,病变区域有所减小.结论 陶瓷棒支架具有较理想的力学强度、较好亲水性能、可被人体降解吸收、较高提及孔隙率优势,PRP属于自体血小板浓缩物,内部含有大量生长因子;陶瓷棒支架植入术联合PRP应用于早期ONFH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保髋评分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早期股骨头坏死陶瓷棒支架植入术富血小板血浆髋关节功能疼痛愈合

    热射病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张萍杨莎张琳邓鹏...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热射病(HS)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等7家医院急诊科2022年7月1日-2022年9月30日收治的HS患者184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就诊时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HS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建立AKI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最终纳入HS患者160例,其中AKI组70例,非AKI组90例,AKI发生率为44%.与非AKI组相比,AKI组患者合并横纹肌溶解、DIC比例更高,死亡率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患者心率、收缩压、肌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是HS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指标构建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ROC)为0.848(95%CI:0.789~0.907,P<0.05),高于序贯器官衰竭评价(SOFA)评分(AUROC)为0.790(95%CI:0.718~0.861,P<0.05).结论 本组HS患者AKI发生率44%,就诊时心率、收缩压、肌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是HS患者中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指标构建的模型可用于评估HS患者AKI风险.

    热射病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预测模型

    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的影响及相关性

    欧华静万首伟程丽王静...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肺栓塞(P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COPD患者200例,其中31例合并PE患者作为A组,169例单纯COPD患者作为B组,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100例作为对照组C组,受试者均进行血清维生素D水平测定及Padua评分、肺功能测定.结果 COPD合并PE组、单纯COPD组血清维生素D、FEV1、FEV1/FVC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且COPD合并PE组显著低于单纯COPD组;与对照组相比,COPD合并PE组、单纯COPD组Padua评分明显增高,且COPD合并PE组显著高于CO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维生素D与FEV1/FVC呈正相关(r=0.365,P<0.05),与Padua评分呈负相关(r=-0.254,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D水平、Padua评分、吸烟均是老年COPD患者合并PE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COPD患者维生素D水平越低,可能越容易发生PE;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FEV1、FEV1/FVC呈正相关,与入院后Padua评分呈负相关;低水平维生素D、Padua评分高、具有吸烟史均为老年COPD患者并发PE的独立危险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维生素D肺栓塞Padua评分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影响因素调查及血清IL-16、CD40、HMGB1变化及意义

    霍前文徐曼程义婷裴士杰...
    85-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PI)影响因素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6(IL-16)、CD40、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3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13例慢阻肺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PI分为感染组34例和非感染组79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16、CD40、HMGB1水平,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s回归分析慢阻肺患者发生PI的危险因素.结果 慢阻肺患者中PI发病率为30.09%(34/113);PI组IL-16、CD40、HMGB1水平均高于非PI组(均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糖尿病史、住院时间≥15 d、长期使用抗生素、机械通气、IL-16、CD40、HMGB1是慢阻肺发生P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吸烟史、糖尿病史、住院时间≥15 d、长期使用抗生素、机械通气IL-16、CD40、HMGB1是慢阻肺发生PI的独立危险因素.

    慢阻肺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白细胞介素-16高迁移率族蛋白B1CD40

    196例老年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调查

    郑辉才王远明王斌黎永华...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196例老年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196例老年内科住院患者,依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医院感染组与无医院感染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患者临床特征,构建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医院感染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96例患者中,41例(20.92%)发生医院感染,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41.46%)、泌尿系统(24.39%)以及消化系统(19.51%),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63.27%)为主;医院感染组合并基础疾病>2种、有侵入性操作、有意识障碍、营养不良、抗生素种类≥2种、抗生素使用时间≥10 d患者占比高于无医院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2种、有侵入性操作、有意识障碍、营养不良属于老年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内科住院患者具有较高医院感染发生率,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为常见感染部位,且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相关危险因素主要为合并基础疾病>2种、有侵入性操作、有意识障碍、营养不良等.

    老年患者内科医院感染影响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尿电解质水平及尿钠钾比与房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刘惠娟穆耶赛尔·麦麦提明冯艳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尿电解质水平及尿钠钾比与房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本院高血压中心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3例,根据入院后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分为非房性心律失常组474例及房性心律失常组229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及实验室结果进行比较,分析24 h尿电解质与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 房性心律失常组年龄、血钠水平高于非房性心律失常组,而LVEF及24 h尿钠、尿磷、尿镁低于非房性心律失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年龄呈正相关(ρ=0.389,P<0.001);与LVEF及24 h尿钠、尿磷、尿镁呈负相关(ρ=-0.127、-0.086、-0.143、-0.091,均P<0.05).将有可能影响的变量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左房内径增加与24 h尿钙增加,左室舒张期内径降低、LVEF降低、甘油三酯水平降低是房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OR 95%CI分别为(1.064~1.099),(1.005~1.113),(0.888~0.988),(0.873~0.961),(0.760~0.978),(1.027~1.229)].结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24 h尿钠、尿磷、尿镁及LVEF呈负相关,而年龄、左房内径和24 h尿钙的升高及左室舒张期内径降低、LVEF降低可能增加了发生房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原发性高血压24h尿电解质房性心律失常尿钠钾比

    术中三角襞联合半月襞预处理在OSAHS患者行扁桃体切除中的应用

    秦茂林刘朝军胡康军王琴...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中三角襞联合半月襞预处理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行扁桃体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3月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3例OSAH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处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扁桃体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术中实施三角襞联合半月襞预处理.统计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基本指标(手术时间、创面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白膜脱落时间),观察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氧减指数(ODI)]以及嗜睡程度[Epworth嗜睡量表(ESS)、斯坦福嗜睡量表(SSS)]变化,统计术后3个月内两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LSaO2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创面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白膜脱落时间、AHI、ODI、ESS、SS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中三角襞联合半月襞预处理在OSAHS患者行扁桃体切除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扁桃体切除术三角襞半月襞睡眠呼吸低通气指数

    血清VEGF与CEA检测在肺癌患者免疫联合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贺敏赵惠临杨晓斌郭佳...
    104-108,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水平作为肺癌免疫联合治疗疗效评价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确诊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免疫联合化疗或联合抗血管治疗)50例和对照组(放化疗治疗)50例.考察VEGF、CEA水平与免疫联合治疗两周期后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40%vs 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组分析发现,仅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患者疗效显著提升(56%vs22%).单因素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基线VEGF、CEA水平与近期疗效显著相关.而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CEA水平分析发现,与治疗前相比,治疗有效患者VEGF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但观察组中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有效患者CEA水平无显著变化.对血清学指标与免疫联合治疗近期疗效行多因素分析,发现仅VEGF下降率与疗效显著相关(HR=0.085,95%CI为0.009~0.857,P<0.05).治疗后VEGF水平下降>20%的免疫联合化疗患者中,44%显示治疗有效;VEGF水平下降>20%的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患者,80%显示治疗有效.结论 免疫联合治疗患者相较放化疗有更好的近期疗效,治疗有效患者VEGF水平显著降低.治疗两周期后VEGF下降率对患者免疫联合治疗,尤其是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的近期疗效具有潜在预测作用,有望作为此类药物临床策略开发的敏感指标,并指导药物的合理使用.

    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癌胚抗原免疫联合治疗疗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