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北药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北药学杂志
西北药学杂志

杨世民

双月刊

1004-2407

xbyxzz@xjtu.edu.cn

029-82655134

710061

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校区药学系

西北药学杂志/Journal Northwest Pharmaceut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药学学术刊物。1986年3月创刊。本刊连续数年被我国医药主要检索期刊《中国药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收录。本刊在陕西省科技期刊审评中多次获奖。本刊设有药物分析、中药及天然药物、药理、药剂、药物与临床、药事管理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度拉糖肽联合运动疗法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王磊张慧荣邱明宪
    190-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度拉糖肽联合运动疗法对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T2DM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用度拉糖肽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运动疗法。比较2组的糖脂代谢水平、胰岛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2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FPG)、餐后2 h血糖(2-hours post prandial glucos,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HOMA-IR)、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研究组的FPG、2 hPG、HbA1c、TC、TG和HOMA-IR较对照组更低(P<0。05);2组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β-cell insulin secretion,HOMA-β)较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度拉糖肽联合运动疗法能有效控制肥胖T2DM患者的血糖,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促进糖脂代谢,改善胰岛功能,疗效较好。

    度拉糖肽运动疗法2型糖尿病肥胖糖脂代谢胰岛功能

    胰岛素泵、静脉滴注胰岛素分别联合静脉补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

    熊晓静张峰杨盼盼王英...
    195-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胰岛素泵、静脉滴注胰岛素分别联合静脉补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方法 将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联合静脉补液治疗,研究组予以胰岛素泵皮下输注联合静脉补液治疗。比较2组血酮体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血浆pH恢复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血酮体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血浆pH恢复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SOD、GSH-PX水平均升高,MDA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SOD、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TNF-α、CRP、IL-6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50%vs。65。00%,P<0。05)。结论 与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相比,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联合静脉补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更显著,可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且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血糖、pH值,缩短血酮体、尿酮体转阴时间,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并减轻炎症反应。

    胰岛素胰岛素泵静脉滴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静脉补液治疗

    口服雷公藤片联合中药熏蒸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及外周血象的影响

    袁作武江小霞朱波滨李光耀...
    201-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口服雷公藤片联合中药熏蒸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及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 选取3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予以中药熏蒸治疗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雷公藤片。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外周血象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6。00%(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5。33%,低于对照组的12。00%(P<0。05)。结论 口服雷公藤片联合中药熏蒸有利于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外周血象,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雷公藤片中药熏蒸类风湿关节炎免疫功能外周血象

    甲泼尼龙联合艾拉莫德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疗效

    桂雅迪章雯包先国徐佳佳...
    207-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甲泼尼龙联合艾拉莫德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84例干燥综合征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甲泼尼龙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甲泼尼龙联合艾拉莫德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ULAR Sjögren's syndrome patient reported index,ESSPRI)、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ULAR Sjögren's syndrome disease activity index,ESSDAI)、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唾液流速、血清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治疗后,2组的ESSPRI、ESSDA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Schirmeri值、唾液流速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IL-17)、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艾拉莫德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淋巴细胞浸润,且安全性高。

    干燥综合征甲泼尼龙艾拉莫德血清白细胞介素-17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

    疏肝解郁安神汤辅助治疗帕金森病伴睡眠障碍及抑郁的疗效

    蒋二丽常征贾中兴李青...
    212-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疏肝解郁安神汤辅助治疗帕金森病伴睡眠障碍及抑郁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帕金森伴睡眠障碍及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疏肝解郁安神汤辅助治疗。比较 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睡眠障碍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抑郁情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神经细胞因子指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单胺类递质代谢指标[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的中医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PSQI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BDNF、NGF、5-HT和NE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安神汤辅助治疗帕金森伴睡眠障碍及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和抑郁情况,明显改善神经细胞因子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且安全性良好。

    疏肝解郁安神汤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抑郁

    右美托咪定硬膜外辅助间歇用药对初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

    张剑勇杨奇星郭晓婧
    218-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间歇用药对初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以收治的15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硬膜外麻醉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麻醉方案的基础上给予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硬膜外辅助间歇用药。分别记录实施镇痛前(t0)、镇痛30 min后(t1)及胎儿娩出后(t2)产妇的疼痛感受[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isual pain simulation score,VAS)]变化,对比2组临床基本指标(镇痛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和产后出血量)及各产程(第一、第二和第三产程)时间,观察2组产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镇痛效果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各项临床指标、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时长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2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及产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分娩过程中间歇采用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可有效提高镇痛效果,减少产妇麻醉药物依赖,促进产妇分娩的顺利进行。

    右美托咪定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初产妇分娩镇痛

    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连续收肌管阻滞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

    马光亮秦革萍薛华燕宋禹强...
    223-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连续收肌管阻滞(adductor canal block,ACB)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膝关节镜手术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合组(43例)与单一组(42例),均于全身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ACB,术毕开启ACB镇痛泵,单一组用罗哌卡因镇痛,复合组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镇痛。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术后6、12、24、48 h 2组患者静息与主动运动状态时的疼痛程度、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24、48 h血清疼痛因子[P物质(substance P,SP)和前列环素(prostaglandin I2,PGI2)]的水平,比较2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膝关节主动屈曲90°时间。结果 术后6、12、24、48 h静息与运动状态下复合组患者的VAS均低于单一组,且术后24、48 h复合组的血清SP、PGI2水平均低于单一组(P<0。05);术后6、12、24、48 h复合组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大于单一组,复合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膝关节主动屈曲90°时间均短于单一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ACB应用于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可降低疼痛因子的表达水平,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术后膝功能的恢复。

    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连续收肌管阻滞膝关节镜手术疼痛因子膝功能

    右美托咪定联合臂神经丛麻醉对老年肱骨干骨折的麻醉效果

    李光姜子衿刘红梅王古岩...
    229-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臂神经丛麻醉对老年肱骨干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老年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臂神经丛麻醉,试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臂神经丛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麻醉后2、4、6、8 h的镇痛程度,术后1、3、7 d的认知功能,术后血液生化指标8项[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 glycerol,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麻醉后2、4、6、8 h的VAS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3、7 d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82%)明显低于对照组(18。18%),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臂神经丛麻醉用于肱骨干骨折老年患者麻醉效果和镇痛镇静效果更好,对认知功能的损伤较小,且安全性更高。

    右美托咪定臂神经丛麻醉老年肱骨干骨折麻醉效果

    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静脉麻醉在输尿管镜碎石手术中的效果

    陈鑫王辉汪东学
    234-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静脉麻醉对输尿管镜碎石手术患者镇静深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行输尿管镜碎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A组(n=37)和B组(n=38),A组采用常规喉罩静脉麻醉,B组采用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静脉麻醉,比较2组的镇静深度、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麻醉诱导前(t0)、置入喉罩时(t1)、手术开始时(t2)、拔除喉罩后5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和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变化情况及术后(30 min、4 h和8 h)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和行机械通气前的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体动次数、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言语应答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P<0。05);与t0时刻比较,A组t1~t3时刻MAP、HR及t3时刻SpO2均显著降低(P<0。05),B组t1~t3时刻MAP、HR均显著降低(P<0。05),但B组t1~t3时刻MAP、HR明显高于同期A组(P<0。05);术后30 min、4 h和8 h,B组术后躁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输尿管镜碎石手术中应用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静脉麻醉可取得较好的镇静深度和麻醉效果,有助于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减少术后躁动发生,且安全性较高。

    瑞马唑仑瑞芬太尼喉罩静脉麻醉输尿管镜碎石手术镇静深度血流动力学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中的镇痛效果

    徐志成郑敏吴年生汪东学...
    239-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胸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镇痛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镇痛方案,观察组实施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方案。比较2组手术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补液量),观察麻醉前、切片前、切皮后10 min和术毕时 2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情况,比较 2组术后镇痛效果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苏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统计 2组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补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切片前、切皮后10 min及术毕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8 h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胸腔镜手术患者实施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具有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能加快患者术后恢复,且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

    舒芬太尼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胸科腔镜术后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