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肖彦君

双月刊

1672-7533

dtqg@rails.cn;bjdtqg@126.com

010-51893693 51849570

100081

北京市西直门外大柳树路2号铁科院主楼610B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Journal Modern Urban Transit
查看更多>>本刊为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发展服务。面对中央部委和省市相关部门及决策者,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者、管理者和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师生等,全方位介绍国内外城轨建设和运营经验,及时报道相关技术和装备以及高新技术成果,不断扩大国际合作,多元化促进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与市域(郊)铁路融合发展思考

    石利群孙华强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城际铁路与市域(郊)铁路融合是应对城市群、都市圈内部交流日益紧密的重要举措.为此,文章首先明确城际铁路与市域(郊)铁路内涵及差异,并以江苏省沿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其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梳理江苏省城际铁路与市域(郊)铁路融合发展存在的诸如线网规模小、短板突出等问题;然后,以此为依据,提出江苏省城际铁路与市域(郊)铁路融合发展的需求与目标;最后,明确融合的核心内涵,从网络布局、运营管理、规范标准、政策推进、顶层设计、组织协调等方面阐述融合要点,以期为江苏省城际铁路与市域(郊)铁路的融合发展及后续线路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助力江苏省沿江城市群高质量、健康、可持续发展.

    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融合发展沿江城市群江苏省

    我国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林建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是指运能为0.5~1万人次/h的轨道交通系统,具有技术先进、制式多样、适应性强、布置灵活、建设快、投资小的优势,自2010年起在我国呈现稳定发展态势.但近年来,其出现前景不明朗、可持续发展乏力的状况.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在对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功能定位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然后结合国家政策指引,提出我国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建议,即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明确功能定位、细化建设标准,提高便捷性、注重交通一体化分析,以期为促进我国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良性、有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建议

    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探索与实践

    姚智胜杨志刚茹祥辉王蕊...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超大城市的北京市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新发展要求,其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也需要进行适应性转变.为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对于北京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服务和引领作用,文章针对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新发展要求,在分析和总结轨道交通线网在规划对象、手段和范畴方面转型特征的基础上,从服务首都、城市协同、多网融合、精细服务、创新实施 5方面探索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新理念,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实践建议,以期为进一步优化完善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工作、推动轨道交通与城市的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城市发展首都功能区域协同北京市

    市域快线轨道技术标准和设计方案探讨

    韩海燕陈鹏曲村赵青...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市域快线发展迅猛,但在轨道系统设计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文章通过分析市域快线轨道系统的特点,并与城际铁路和地铁进行差异对比,对影响线路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的关键技术标准进行研究,对市域快线轨道设计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进行综合论证,并提出设计建议如下:为保证线路的高平顺性,曲线超高、轨道铺设精度、土建沉降控制应尽量采用与城际铁路一致的技术标准;线路应优先采用长定尺钢轨;地下线和高架线宜优先选用无砟轨道;无缝线路宜采用全焊接方式;轨道减振措施应保证线路的稳定性和平顺性.此外,建议市域快线轨道设计还应重点关注不同速度区段车辆与线路条件的匹配,以避免轮轨异常磨耗等病害.

    市域快线轨道结构技术标准设计方案高平顺性无缝线路减振降噪

    运营新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客服体系的建设

    蒲晓斌张炳森李世君张毅...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模式与乘客服务形式均发生深刻变革,需建设新的客服体系进行匹配.文章通过对当前的运营新模式进行分析,如站区协同、乘客服务优化及移动化运作等,总结出目前车站管理趋于少人化、自助化和自动化.基于此背景,对乘客出行场景全过程进行分解,分析出不同场景下乘客的服务需求.为满足这些需求,创新性地提出自助服务、远程客服和现场应援 3级智慧客服体系,并设计智慧客服系统的总体架构和技术方案,重点关注语音服务后台、知识管理平台、音视频交互以及智能坐席系统的功能建设,以期为后续各城市的轨道交通智慧客服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运营新模式智慧客服

    城市轨道交通集成式客服中心研究及应用

    董晓婷裴练军李锋夏培新...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先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使用单程票和现金的情况,并选取部分车站对早晚高峰客流进行分析,根据乘车车票使用种类和比例,提出自动售检票系统关键模块的优化设计指标;然后针对客流和运营的实际情况及关键模块的优化考虑,提出新型一体化设备方案——集成式客服中心,以实现售票、现金处理、票务处理等功能的集中,并对工作人员的相应职责以及带来的客流变化进行探讨;最后针对目前自动售检票系统终端设备配置,指出应优化自动售票机数量配置,并对现行相关标准的适用性提出建议,以适应"互联网+"带来的乘客行为变化,一定程度上减少建设投资和日常运营费用,并减轻维护工作量,提升乘客的自助服务水平.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自动售票机单程票集成式客服中心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数据统分平台应用研究

    刘建委张国明李镇文陈省文...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地铁行业数字化的飞速发展,逐渐增加的海量数据使原有简单呈现方式无法满足运营管理需求.广州地铁18号、22号线采用综合监控系统数据统分平台进行数据管理,结合地铁业务需求,根据运营场景布局,凭借综合监控系统数据统分平台的大数据处理及运算能力,按照客流、行车、能耗、环控及电力设备5个维度,适用于行业统计分析的各项指标可视化展示.平台的应用可提高地铁数据体系建设中数据管理的基础能力,为制订更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全面提升管理和决策能力,不断促进地铁全面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加速智慧地铁建设.

    地铁综合监控数据可视化运营管理广州

    接触网禁停区域自动识别与监测技术研究

    周海涛赵小龙周斯琛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过接触网锚段绝缘关节处时,受电弓将从接触网工作支向非工作支过渡,此时会形成一个不宜停车的过渡区域.在列车动态行驶过程中,经过此区域对受电弓受流无影响,若列车在此区域停车,且受电弓的受流过程保持一段时间后,极可能引发弓网事故.为避免因列车在接触网过渡区域停留时间过长而引发的弓网损伤等恶性事故,文章引入无线射频技术和列车信号控制技术,提出一种列车正线运营在接触网绝缘锚段关节过渡区域停车时自动识别与监测方法,该方法利用车载监控装置实时监测列车速度和位置信息,一旦识别到列车在危险区域内停车,车载监控装置会立即触发预警系统,控制进入危险区域的受电弓自动落下,并向司机发出声光报警,从而有效预防弓网事故的发生,增强列车正线运营的安全性.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自动落弓无线射频锚段关节

    基于动态阈值分割法的接触轨图像关键特征点提取方法研究

    陈潇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地铁系统中,接触轨的状态对于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一旦接触轨几何参数超出正常范围,不仅会导致集电靴无法正常取流,进而影响运营车辆的顺畅运行,而且在极端情况下,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传统的接触轨几何参数测量方法在采集图像时通常面临背景复杂、干扰图像多等问题,以致检测数据量少、检测密度低,从而难以精确提取接触轨的关键特征信息.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即结合动态阈值分割法、直线拟合以及投影计算的方式,有效解决接触轨特征点提取的难点,实现几何参数的精确测量.该方法不仅能够准确捕捉到接触轨的细微变化,还能够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进一步提高测量的便捷性和实用性,研究过程中同步研制出一套接触轨几何参数的便携式测量装置,并在地铁线路上进行现场应用示范,为实际运营中的接触轨状态监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地铁接触轨几何参数视觉传感技术动态阈值分割法便携式测量装置集电靴供电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车载弓网监测系统软件方案研究

    曹熙程泽华张鹏飞盛婕...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接触网是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弓网关系是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安全有序运营的必要条件.文章针对刚性悬挂接触网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技术特点,研发出一款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移动装备运营场景的车载弓网监测系统软件.该软件可以实现对接触网参数进行多源数据采集、存储和定位,并能够进行故障实时识别、诊断和报警,还可对线路弓网关系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可为线路供电管理部门现场养护维修提供数据支撑.将该系统软件结合车载弓网监测硬件系统,搭载于某型城市轨道交通试验列车,并在国家环行铁道试验基地城市轨道交通试验线上开展软件动态调试和验证,结果显示软件的各项功能参数均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弓网监测的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刚性接触网车载弓网监测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