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肖彦君

双月刊

1672-7533

dtqg@rails.cn;bjdtqg@126.com

010-51893693 51849570

100081

北京市西直门外大柳树路2号铁科院主楼610B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Journal Modern Urban Transit
查看更多>>本刊为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发展服务。面对中央部委和省市相关部门及决策者,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者、管理者和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师生等,全方位介绍国内外城轨建设和运营经验,及时报道相关技术和装备以及高新技术成果,不断扩大国际合作,多元化促进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铁盾构隧道磨桩掘进参数优化及最优加固圈厚度研究

    严飞李建旺阿尔曼·赛力克郭建伟...
    6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盾构隧道磨桩施工期间掘进和加固参数的确定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性问题,文章以苏州地铁 6号线区间隧道下穿既有车站时需磨除大直径桩基为工程背景,运用FLAC 3D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监测方法,研究并优化盾构隧道磨桩掘进参数以及MJS加固圈的厚度取值.研究结果表明:盾构隧道磨除既有桩基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土仓)压力和壁后注浆压力宜分别控制在0.2~0.3 MPa和0.5 MPa左右,注浆层厚度不得低于建筑间隙厚度,必须保证壁后填充率大于100%且宜控制在200%左右.采用MJS工法桩加固能够减少盾构施工对周围土层及既有桩的扰动,保证既有桩的固有承载性能,最优加固圈厚度宜控制在1.6D~1.8D之间.现场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可验证优化后的参数具有可行性,相关研究可为类似磨桩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地铁盾构隧道磨桩参数优化MJS加固FLAC3D模拟

    坑底加固对深厚软土狭长基坑变形影响研究

    蔡子勇
    7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坑底加固对基坑变形及周边环境的影响规律,以广州南沙港铁路明挖隧道深厚软土狭长基坑为例,选取典型基坑断面建立三维计算模型,通过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验证有限元计算的合理性,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探讨被动区土体加固参数及承载桩加固设计参数变化对基坑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坑底土体加固对基坑变形控制效果影响显著,加固宽度和加固深度影响效果相当,可控制墙体水平位移35%~40%,其中加固深度建议取0.15H~0.31H(H为基坑开挖深度),加固宽度建议取0.61H~0.92H,当超出有效范围,加固效果变得不显著;坑底承载桩加固对基坑变形控制效果差距不大,墙体水平位移与地表沉降随着桩长及桩径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桩间距的增加,墙体水平位移呈增大变化趋势,不利于基坑变形控制,但地表沉降近似线性减小,且变化速率较小,地表沉降最大沉降位置距基坑边缘约0.77H,主要影响范围约3.0H.研究成果可为软土地区基坑变形控制及类似工程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铁路隧道坑底加固基坑变形现场监测数值模拟

    地铁桩基钢套管施工对邻近铁路框架桥纵向变形影响分析

    尹超刘维正盛越黎欢...
    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桩基钢套管近距离施工会引起既有运营铁路框架桥的附加应力和变形,文章依托长沙地铁 1号线北延线高架桥桩基近接既有铁路框架桥工程,基于Mindlin应力解和Pasternak地基梁,建立钢套管施工引起框架桥纵向变形的计算方法.结合实测数据对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并分析桩径、地层弹性模量、相对净距及施工附加力对框架桥纵向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套管施工过程对周围土体的附加力主要包括土塞压力、套管侧径向压力和套管侧摩擦力,施工扰动主要源于钢套管的旋进过程;框架桥随钢套管施工深度的增加先隆起再逐渐沉降;套管侧摩擦力是框架桥变形的主要因素,径向压力对变形影响最小;纵向差异沉降与桩径成正比,与弹性模量和相对净距成反比;相对净距为框架桥变形的主要控制因素,在 4倍桩径范围外时变形逐渐趋于零.工程中可从增大弹性模量和相对净距,减小土塞压力、套管摩阻力和桩径的角度控制框架桥变形,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地铁桩基钢套管近接施工纵向变形计算方法

    地铁调线调坡工程治理实践研究

    张奔田苗盛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线调坡是地铁施工、运营阶段为解决平纵断面偏差的工程治理方法.文章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主动、被动2种调线调坡方法,总结提出调线调坡设计流程,对地铁施工中发生严重侵限时采用的线路调整方案做出方案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调线调坡设计时通过适当增加结构尺寸,留足100 mm施工误差,可以在轨道减振地段大幅度减少工程侵限风险;车站、运营区间发现大范围侵限或集中的侵限突变时,需对特殊断面以环宽为单位加密测量,避免侵限点遗漏;施工测量中如发现侵限过大,施工方应避免自行调整纠偏,以防造成洞体严重侵限突变;圆形盾构区间减振轨道铺设地段需严格保证轨道结构高度,同时考虑土建施工正误差影响,建议设计时对结构底板进行下沉预留,满足轨道铺设条件.通过研究,文章介绍的方法可在地铁工程建设、运营阶段发生类似问题时提供参考.

    地铁调线调坡线路设计工程治理

    不同位置火源引起圆形综合管廊结构损伤特性研究

    郑铭钧叶建国夏栋叶立...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管廊在运营过程中,电力管线及燃气管线容易引起火灾,不仅会产生重大经济损失,还会影响管廊服役性能与临近轨道交通等公共设施的平稳运行.为探究不同位置火源对综合管廊结构的影响,文章构建圆形综合管廊温度-应力耦合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位置火源作用下综合管廊的变形规律及结构损伤,结果表明:随着火源高度的增加,火源上方综合管廊结构变形增大,下方变形减小;火源到拱顶范围内火源处的压应力随火源高度增加而减小,而其余各处压应力增大;圆形管廊结构环向损伤区的范围为火源上方约10°;当管廊直径为 6 m左右时,建议电缆管线及燃气管线布置在3~4 m的高度范围内.

    轨道交通综合管廊火源位置温度-应力耦合结构损伤

    灰岩地层中地铁盾构区间隧道上浮整治措施研究

    张聪哲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地铁盾构区间隧道处于灰岩地层时面临较高的上浮风险.为保证地铁区间隧道结构稳定和行车安全,需在满足地铁安全运营的条件下,对隧道上浮问题进行有效治理.文章通过分析灰岩地层特性和该地层中区间上浮的原因,在确保既有隧道不出现二次扰动的前提下,对隧道上浮区段采取"泄水降压+管片固定桩+注浆止水环箍隔断+注浆填充"等措施对隧道空隙进行填充加固,同时采取"结构监测+壁后雷达探测+隧道病害监测"等辅助措施指导现场施工,确保整治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从而保证运营隧道安全,相关研究可为同类隧道上浮问题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地铁区间隧道灰岩地层上浮整治措施监测

    基于微观行为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行人步行速度影响分析

    陶俊臣马新露钱行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推动城市交通系统的完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随着客流量的日益增长,行人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的步行需求与站内引导行人流的设施设备之间产生矛盾,导致乘客步行时间增加.文章选取重庆市轨道交通3号线上的重庆交通大学站进行数据调研,将行人按年龄分为3个不同群体,并设定23组自变量.为探究自变量对行人步行速度的具体影响,建立基于行人微观行为的回归分析模型,将行人步行速度设为因变量.最后根据回归结果筛选出10组对站内行人步行速度影响显著的变量参数,以此帮助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站内行人通行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人行为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统计分析方法研究

    朱椰毅姜博文范骁林浩立...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乘客上下车人数实时统计是实现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大多基于光学的视频统计方法在复杂的高密度人流场景下存在一定缺陷.文章提出一种创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乘客上下车计数方案,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恒虚警率提取乘客的折射点距离、方位角和速度信息.为解决高密集人流条件中的遮挡问题,引入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可在拥挤环境中有效识别并区分不同的乘客群体.为实现乘客目标的连续动态跟踪,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智能跟踪技术,该技术可确保即使在人流快速变动的情况下,也能稳定地跟踪目标乘客.通过一系列算例验证,证明该方案的有效性.车站模拟测验证明,方案在密集人流条件下仍展现良好的跟踪准确性.

    城市轨道交通毫米波雷达乘客计数恒虚警率检测高维DBSCAN轨迹跟踪

    地铁调度指挥沟通效率提升方案

    汪洋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度部门负责指挥地铁运营突发事件处置,需协调各部门密切协作,保证运营的安全与高效.但由于调度人员并非直面故障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通过与站务、乘务以及各专业人员的有效沟通,详细了解故障的具体情况,期间的沟通效率和准确性对于事件处置的成败至关重要.因此,提升调度指挥的沟通效率,对于更加安全、高效地处理运营突发事件具有重大意义.通过研究近几年厦门地铁在应急处置中面临的沟通效率问题,发现除作业人员业务水平外,缺乏统一的信息沟通标准体系和智能化平台也是主要问题所在.文章针对后者进行系统性分析,提出构建信息沟通标准化体系、研究智能化沟通平台等解决方案,并在厦门地铁相关设备中进行应用,在提升调度指挥沟通效率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地铁调度指挥沟通效率

    城轨项目数智化造价管理应用研究

    彭慧琼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轨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其特点是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参建单位多,虽然经济效益低,但社会效益显著.住建部明确提出要加强工程造价数据积累,推行清单计量,建立工程造价数据库,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要求,在"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所以数字造价管理转型迫在眉睫.文章通过介绍城轨造价管理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分别从创建标准化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建立智能化投资测算模型,B I M模型与造价信息同步集成,形成标准化的工程量清单体系,搭建城轨造价数据库,构建造价管理共享平台等6大应用路径,实现数智化造价管理,从而提升造价管理体系,促进城轨行业高质量发展.

    城轨造价管理投资控制数智化